书城历史大明书生
3757700000001

第1章 县试(1)

上海县于元朝至元年间正式立县。从立县始至明朝嘉靖年间,该县一直没有修筑正式的县城。直到嘉靖后期,由于沿海屡遭倭寇侵袭,人员财物损失极为惨重。在当地士绅百姓的强烈要求下,时任松江府知府方廉才开始下令修筑上海县城。

嘉靖三十二年,上海县城终于修筑完成,结束了该县二百六十年有县无城的奇特历史。

从空中俯瞰,上海县城看起来就像一个椭圆形的大鸭蛋,它位于松江府城东北九十里,周回九里,高二丈四尺。县城共有六个城门:东门朝宗,南门跨龙,西门仪凤,北门晏海,小东门宝带,小南门朝阳。又因御敌防寇的需要,城墙四周还设有不少敌楼平台。

万历三十七年二月十八日,下半夜。天地间一片幽黑,伸手不见五指,房屋外天寒地冻,冷得人直打哆嗦。

若是在往常,上海县城内此时正是夜深人静、黑灯瞎火的时刻,辛苦劳作了一天的老百姓们肯定还在深深的睡梦之中。

然而,今天却有例外。

不知道从夜里几时起,上海县城的大街小巷里竟然渐渐出现了许多挑着灯笼赶路的人们。这些人三两成群,行色匆匆,丝毫不顾黑夜与寒冷,好像约好了一般纷纷向上海县衙方向赶去。

县城小南门下渔坊附近喇叭巷中部,有一座青砖绿瓦的四合院民房,这里是夏书信家现在居住的地方。

约莫寅正时分,夏书信和他的二哥夏书礼兄弟俩才在家人的催促下,各自挑着灯笼,提着长耳竹篮,走出家门,向县衙方向走去。

今天,夏氏兄弟和那些半夜三更早早出门的很多人一样,都是要到县衙考棚去参加松江府上海县本年度的童子试第一场考试——县试。

约莫一个月前,松江府治下各县接到了南直隶提学道下发的一纸公文。公文通知,今年松江府的童子试正常举行。届时,提学道大人将按临本府,监督检查。

在大明朝,士农工商,士为四民之首。平民百姓要想改变命运,出人头地,九成九的人都要走读书、科举、入仕的道路。

金榜题名,中状元,招驸马,钦差巡按,光耀门第......这是大明朝无数普通老百姓的人生最高理想。

自太祖皇帝建立科举取士、为国求才的制度以来,经过二百多年的演变和完善,大明朝的科举制度已经形成了一整套非常完善的规章制度。

简单的说,一个普通的读书人要想出人头地,必须要分别经过童子试、乡试、会试、殿试的考验,才能做到“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童子试又称院试,一共包括三场考试,分别是县试、府试和道试,三试都通过者,即可被授予生员身份,也就是俗称的秀才。

在所有正式科举考试中,县试是最低一级科考,是普通读书人梦想的起点,每一个想要出人头地的学子都不敢不万分重视。

在功名利禄的极致诱惑下,无数大明帝国的臣民们在刚刚懂事之后,就自觉或不自觉的走上了读书科举之路,千军万马涌上独木桥,奋不顾身向前冲。

就拿小小的松江府来说,据说仅仅今年就有数千名学子报名应考。单就上海一个县,到县衙礼房报名应考的儒童就有千余名。由此可见,大明的老百姓对科举功名的狂热向往。

按照惯例,童子试县试要在各县县城设点举行。这个考试地点的设置也是因地制宜各有不同。

富县一般设有专门的考棚,考生可以在考棚内安心考试,免受风吹日晒,寒气侵扰。穷县的考生可就倒了大霉了,他们要么在破旧的县衙大堂考试,要么在露天考试,风风雨雨的,一场考试下来,考生们可要糟好大的罪了!

上海县历来是江南膏腴之地,而且学风浓厚,文人才子辈出,各种教学设施齐备,设有专门的考棚。本次上海县试的地点就在县衙旁边专门用来考试的考棚内举行。

依照南直隶提学道的规定,县试开始时间约莫是在当日黎明卯正时分。

到了二月十八日这一天,为了能够一举得中,很多心急的考生和家长半夜三更就举家起床准备了,弄得整个县城早早就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夏书信他们居住的地方离县衙不算太远,又因为有夏书礼这个久经“考”验的老生镇场,所以兄弟俩并没有像其他新手考生那样慌慌张张,早早就到县衙那边受冷遭罪。

现在虽然已经是二月天了,但是松江府这里的天气依然冷的邪乎。

这么冷的天,一个个像个傻瓜一样在县衙门口干等,确实是一件十分考验人毅力的苦差事。

夏书信哥俩是算准了时间才走出家门的。

走在狭窄幽暗的古老巷弄之中,回想着半年来的离奇遭遇,夏书信不禁有一种时空错乱的感觉。

其实,夏书信并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准确的说,他是一个灵魂穿越到大明朝的现代人。

在二十一世纪,夏书信是一名刚刚毕业的普通大学生。一次大地震才让他莫名其妙的魂穿到大明朝一个同名同姓的少年郎身上。

他重生的这个家庭是大明朝一个普通的农耕之家。家居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川沙堡附近一个叫二砂场的小村庄。

新家中,父母俱在,父亲叫夏大海,母亲叫徐三凤。一共有七个兄弟姐妹,夏书信排行第六。

大姐叫夏香梅,十多年前就已经出嫁,夫家王氏在松江府青浦县青龙镇。二哥夏书礼,已婚。三哥夏书义,几年前在巡检司当弓兵时被海盗掠去,至今杳无音信。四姐夏香兰,已经出嫁,夫家是南京的孙氏。五哥夏书智,因为早产,自小体质羸弱,几年前被一个游方道士忽悠到武当山去习武了。夏书信和夏香竹两个就是夏家的老六和老七了,他们是龙凤胎,哥哥只比妹妹大几分钟而已,今年都是十三岁。

说到夏书信重生的事情,就不得不提去年那场恐怖的天灾人祸。

去年,也就是万历三十六年正月开始,大明帝国的江南地区爆发了两百年不遇的特大水灾。

在连续数月的时间里,整个江南淫雨连绵,江河泛滥,堤坝溃决,无数城池变为泽国水乡,街衢市肆尽成长河,舟航行于陆地,鱼鳖游于人家。

此次大水灾导致南直隶诸府竟皆受灾,无数房舍倾颓,财物损毁,人员死伤无数。天灾无情,人祸尤为暴虐。由于朝廷的无能和地方官员的贪腐漠视,救灾不力,导致整个江南地区数千万受灾百姓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无数苍生因此蒙难,饿殍遍野。

一些不甘活活饿死的受灾百姓更是掀起了数十起轰轰烈烈的杀官夺粮的起义,一度使大明帝国在江南的统治受到了极大的威胁。

听说,就连那位躲在皇宫大内二十年没有露头的皇帝大老爷也震惊了,特意从皇宫里递出了一张小纸条给内阁首辅叶向高,把这个在内阁里唱独角戏的叶首辅狠狠的训斥了一番。

上海县濒临大海,即使是往年,这里也常常发生海水倒灌的水灾。当地人基本都有防患水灾的经验。但是,这次水灾是二百年不遇之大洪灾,来的又急又猛,很多人家根本来不及采取救灾措施,就不得不背井离乡,躲避洪灾。

夏家就是这样,匆忙之中,也只能优先保证人员生命的安全,其他的东西不得不忍痛舍弃。

洪灾过后,夏家的房子和很多财物都被汹涌的洪水冲洗的一干二净,家里一下子变得一贫如洗,一家人连一日三餐都难以为继。

为了吃饱肚子,全家人只好一起上阵,自力更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寻找可以充饥的食物。

原本一心在家苦读圣贤书的夏书信,也不得不到海边捕鱼捞虾,补贴家用。

某天,也许是因为过于饥饿劳累的缘故,正在海边下网捕鱼的夏书信忽然一阵头晕目眩,一头栽到了海边的沙滩上。

当他再次醒来时,却已经是物是人非,一个来自四百年后的灵魂附身了。

重生的夏书信怎么也没有想到,他附身的这位主此刻的处境竟如此凄惨!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无法保证!

卖糕的!坑爹啊!

郁过,闷过,日子还得过!

如今木已成舟,人已穿越,事情估计是无法改变了!

夏书信只能强迫自己面对现实,尽快适应目前的新身份。

重生后第二天,夏书信就没有时间去多愁善感了,为了拯救饥肠辘辘的肚皮,他不得不积极开动脑筋,想方设法赚钱。

在环境陌生又缺乏本钱的情况下,想要搞到银子,确实是一个考验人智商的高难度动作!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在扯断无数根头发之后,夏书信终于从父母操持的纺纱机上找到了赚钱的灵感。

夏书信父母使用的纺纱机和他曾经看过的《天工开物》上描述的纺纱机十分相似,都是单个纺锤水平放置、手摇的纺纱机。在十八世纪初的英国,类似这样的纺纱机曾被人改造成为一种非常著名的纺纱机——珍妮纺纱机。

珍妮纺纱机的大概原理,就是把这个水平放置的纺锤竖起来,这样就可以腾出很大的空间,一次多放几个竖直的纺锤。如此一来,操作时,在相同的时间内,纺纱的劳动效率就会提高数倍甚至数十倍。

这个原理说穿了十分简单,但是数百上千年来,人们已经形成了思维惯性,竟然无人想到这一点。直到十八世纪一个英国人不小心一脚踢翻了自己的纺车才发现了这个秘密。

大明中后期,由于海上私人通番贸易的盛行,江南工商业发展极为迅猛,尤其是纺织业,更是遍地开花,南直隶各府,几乎家家都有织机。像苏州府松江府这样的棉纺中心地带,有的工坊拥有的织机甚至达到了数千张,规模极为宏大。这些也从侧面证明了市场对纺纱机尤其是高效率纺纱机的需求非常旺盛。

通过初步的市场调查,夏书信认为,只要能制作出这种新式的纺纱机,根本就不用愁销路。

听到儿子竟然不声不响的发明了比现在生产效率高多倍的新式纺纱机,夏书信父母震惊了。

在弄明白新式纺纱机的基本原理之后,精通木匠活的夏大海几天功夫就把一辆新式纺纱机制作了出来。

由于材料的限制,第一台新式纺纱机一共只有六个竖立的纺锤,也就是说,他的纺纱效率是普通纺纱机的六倍。如果继续增加纺锤,纺纱效率还会成倍增加。这样,一天纺纱的收入就是原来的数倍。简直就是一个赚钱的大杀器!

新式纺纱机虽然制作出来了,但是一个新的问题又摆在了夏书信的面前。大明这个时代可是没有什么知识产权保护的,像这种很简单的革新,一旦被他人知晓,夏书信敢肯定,过不了几天,山寨机必定到处都是。

为了狠狠的捞一把,夏书信不得不再次开动脑筋,进行了一次非常周密的策划,使了好几个见不得光的小手段,才暗地里把这个新式纺纱机推销给了松江府最大的纺纱机制作商黄家,一次性换来了五百两白银的补偿。

当时的消费水平,一个成年人一个月的消费大概在一两银子左右。有了几百两白银垫底,夏家的日子终于好过起来。

家里的日子渐渐好了起来,夏书信的苦日子却开始了。

众所周知,大明朝是科举社会,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科举入仕金榜题名才是人生之正途。

身为夏家最小的儿子,也是最聪明的一个儿子,夏书信从小就被当成读书种子来培养。父母殷切期盼他将来某一天能够高中状元,光耀门楣。

因为这个全家的期盼,夏书信从小到大一直都是双手不沾阳春水,一心只读圣贤书。他八岁入社学,数年下来,早已熟读四书五经,谙熟各种制义文章,只等着鱼跃龙门的那一刻。

如今家境转好,夏大海和徐三凤夫妇二人自然不会再让夏书信继续“不务正业”,一致要求他把家里的头等大事抓起来,赶紧钻到书山学海中,为将来的功名之路刻苦奋斗,不得有丝毫懈怠!

前世刚刚大学毕业,今生又要经受“考”验,人生真是无聊又无奈啊!夏书信心中禁不住无限感慨!

然而,感慨之后,他依然不得不顺应时代潮流,开始明朝版的读书人生活!

好在夏书信前世是一名文史类的大学毕业生,平时比较爱好钻研故纸堆,对于“之乎者也”之类的古文倒也不排斥。而且前任小郎君是个典型的高智商书呆子,一脑子四书五经儒家经典都被重生后的他继承了下来。有了这些基础,他的读书科举之路也不算是白手起家。

在备考过程中,夏书信还偶然发现了一个让他惊喜莫名的秘密。

前世,他的父母都是大学文史类的教授,那段时间他们夫妻俩正在合编一本囊括中国古代科举所有知识的大全类图书——《科举观止》。发生大地震时,夏书信正在电脑旁帮父母校对这本书的二版草稿。没想到魂穿之后,这本《科举观止》也像一张光盘一样存在他的脑海里跟着穿越了。

现在,只要他心有所思,中国古代的各种科举知识,像四书五经全文、各种经典八股文、古代考生的作弊手段、古代秘而不宣的考场潜规则......随时都可以在他的脑海里显现出来,端的是诡异莫测。

激动啊!

............

时间如白驹过隙,大半年时间很快过去了。

逐渐学会了做一名大明朝读书人的夏书信,在举行县试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回想着自己大半年来的奇特经历,心情显得格外复杂,各种情绪像野火一样在他的脑海里翻滚,挥之不去......

“六弟,不要再磨磨蹭蹭的,快点走啊!”夏书礼忍不住催了一声。

这已经是他第三次回头看夏书信了。他心中颇为纳闷,平时自信大方的六弟,现在怎么看起来跟梦游似的,不会是临场怯考吧?他心中不由泛起了一丝担忧!

“哦,哦,这就来了.......”夏书信下意识的应了一声,用力甩了甩头,把脑海里乱七八糟的思绪甩掉,快步赶了上去。

在哥俩前方不远处,灯火闪耀的上海县衙已经在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