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书生
3757700000024

第24章 疯了,死了

拜后世伟大天朝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恩赐,夏书信这一代人基本都有幸在十来岁的时候就从课本上认识了一个古代科场上的著名人物—范进同志。

“范进中举”这个故事想必很多人都耳熟能详。

范进同志是个好同志啊,在科场蹉跎了大半辈子,虽屡战屡败,却一直矢志不移!绝对算是古代版的范坚强!

可怜如此一个人生目标专一的好同志,直到人到中年,才在宗师的怜悯下,勉强中了一个举人。

更可怜的是,中了举人的范进同志,居然大喜之下迷了心窍,疯了!

尼玛,天下还有比这更悲催的惨剧吗?

幸亏范进同志一直有一个刻薄凶恶的岳父胡屠夫,而范进同志又对这位岳父同志敬畏有加。

在凶残岳父胡屠夫的一番暴力恐吓下,我们的范进同志终于从疯子状态清醒了过来。

如此一来,范进同志才得以有机会在后来的人生里过上风光无限的官府老爷生活。

范进同志中举的故事听起来简直令人嗔目结舌,估计不少看了这个故事的同志们都要忍不住吐槽一番:“这吴敬梓老爷子讲故事的水平就是高超啊,你看他把范进同志的事迹演义的,简直是跌宕起伏,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啊,若是这位老爷子活在后世,指不定能获得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啥的!”

一直以来,夏书信也是把“范进中举”当做一个讽刺小说来看的。

然而,当这天夏大海从二砂场村带来一个令他极度愕然的消息时,夏书信不得不改变自己以往的认知。

尼玛,原来“范进中举”的事情真的不止存在于小说中,现实中也在赤果果的发生着啊!

武高中疯了!

是的,老爹夏大海从村里带来的消息就是:

原名武三郎,改名武高中,人过中年,却历经二十余次童子试屡试不第,今年终于祖坟冒烟、不,祖坟喷火,人品大爆发,老天开了眼,诸神齐护佑,勉强中了上海县本年度县试榜单最后一名的老儒童——武高中,疯了!

据说,他是看了榜单回家,当天祭拜祖宗的时候,感怀过往,情绪激动过度,便疯了!

一夜之间,二砂场便多了一个满村子乱窜、满口子胡言、披头散发、衣衫褴褛、一副癫狂相的大疯子!

他那句“我中了”的疯语开始像幽灵一样在村子上空不停回荡着。

“武三郎太可怜了,读了一辈子圣贤书,到头来却如此结局......真是没有享福的命啊!”徐三凤如是感怀道。

“人生来的福祸都是老天爷定好了的,该什么人享福,该什么人受罪,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强求不来的!”夏大海如是说。

“幸亏俺有六弟帮忙,这次中了,要是再几次没有成绩,俺会不会也像武三郎那样下场......”夏书礼禁不住一阵不寒而栗。

“哎,不过又是一个科举的牺牲品罢了......”夏书信把这个令他极度震惊的消息消化、思索一番后,心情反倒平静下来。

在这种堪称一念天堂一念地狱的残酷科举淘汰赛中,这种悲剧总是难免的。悲剧人物不是“你”,就会是“他”!夏书信最要紧的是要保证悲剧人物中不要出现“我”!

就在夏家一家人为武高中疯了这件事情而感叹不已的时候,时间仅仅过去了一天,二砂场村又传来了一个令夏家极度震惊的消息。

武高中死了!

据说,被人发现时,武高中的尸体正飘在村口的那个池塘边上。

第一个发现武高中死亡的是二砂场村的村民杜三义,即是夏书信同窗好友杜二虎的老爹。

杜三义历来有早起背着背篓捡动物粪便的习惯。

这天早晨,当杜三义经过村口池塘边的时候,突然发现有一具尸体飘在池塘边的枯草里。

他稍一辨认,便认出死者是村里昨天疯掉的书生武高中。

于是,吓得半死的杜三义赶紧把此事报告给了本甲的甲首,甲首又带着他一起把此事报告给了村正。

村正一听村里出了人命案,顿时也慌了手脚,来不及多做思考,连忙派人骑马报告到县衙。

最近,忙完县试后,一直和县衙三班六房一帮衙役小鬼斗智斗勇的县太爷叶浩秋忽听治下出了人命案,死者的身份还是今年县试取中的儒童,不由大感震惊。

自己才接手上海县几天啊,这祸事是接二连三的发生。先是发生强人入城攻击税监杨公公的府邸,再有海寇袭击沿海村庄,如今竟又死了一个中了功名的儒童。

尼玛,这年头当官也不容易啊!风险太大了!

叶浩秋感慨之余,还是要立刻打起精神,开始履行自己作为一县父母官的职责。

毕竟此事不是什么小偷小摸的小案子,而是人命关天的大案子,他必须要把案情的来龙去脉彻查清楚,弄个真相大白。也向世人证明一下,他叶浩秋绝不是一个尸位素餐之辈!当一天知县,他就要尽一天自己的责任。

按照大明律,但凡州县发生命案,州县长官必须要在当天动身亲自到场勘验,不得找人替代。否则,照溺职例议处!

于是,叶浩秋即刻召集随从、刑名师爷、仵作、刑房司吏、以及一帮捕快、皂隶、帮役等四五十人,浩浩荡荡的向二砂场村出发,亲临案发现场勘察案情。

勘察的一般做法,其实就是县太爷命令仵作现场检查尸体死亡原因,确定是自杀还是他杀。同时,再令捕快搜索现场,盘问四邻,尽力搜寻与死者有关的信息,并画出现场勘验图,最后写出一份简单的勘验报告,以备上报。

按理说,如此简单的现场勘验,根本不需要劳师动众出动四五十人之多。知县带上四五个人就足以完成任务了。

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庞大的勘察队伍,并不是这些官吏们一心为民、热心奉献,而是官吏们把每次命案勘察都看做是一次发横财的机会。

能发笔横财,大家自然会争先恐后前往。

这是大明官场历来形成的陋规常例,圈内人都心知肚明,即使有的知县作风清廉,一般也不好明目张胆的阻止想要趁机发财的官吏们前往。

命案勘验的陋规常例有很多。

大头的要属于知县长官的出场费,名目为“常例钱”。按照惯例,知县的常例钱是八贯,要用鲜红的红头绳穿起来交由刑房司吏,再由刑房司吏一分不少的交给知县大人。

另外,知县的随从、轿夫、杠夫、皂隶,要给酒饭钱,仵作要给开手钱、洗手钱,刑名师爷要给笔墨钱,捕快要给跑腿钱,即使那些傍着官身狐假虎威的帮役也要给喝茶钱,等等,名目极为繁多。

这些钱都要由命案的事主来出。如果没有明确的事主,知县就会以命案发生地为中心画个圈,凡是在圈内的人家都要一起出钱分摊。

嗨,你还别说这不公平!在大明朝就没有公平,只有规矩。

长官定了规矩,平民百姓只能老老实实的遵守!不遵守,不给钱,那好,随便整你个作奸犯科的名目,把你扔到衙门大牢里去反省吧!

这一次,经过仵作的初步勘察,得出了武高中是被人掐晕后再推到池塘里淹死,属于他杀的结论。

一听到是他杀,叶浩秋便知道此事恐怕要麻烦了。

为了尽早查清事情的真相,找到凶手,他只好把压力向下转移,命令捕班班头牛太岁带领一班捕快务必要尽心用事,限期破案。否则,他必将严惩不贷。

听到县太爷如此蛮横无理的命令,牛太岁顿时傻眼了。

爷爷的,这不是要人命吗?

这命案到现在还没有一点头绪,叫俺老牛上哪去捉拿真凶啊?

看来,这一次估计又要用冒名顶替的老办法了!

由于武高中这个命案中还没有明确的事主。在下属的明说暗示下,知县叶浩秋只好随便画了一个圈,让这个圈内的人家按照规矩分摊此次勘察的各种陋规常例。

非常不幸的是,杜三义家正好在知县大人这随手一划的圈内。

一辈子没经历过这种荒唐事的杜三义,哪知道世界上还有这种无耻的规矩?

发现命案后及时上报,不但没有得到奖赏,反而要倒贴一笔银子,这还有天理王法吗?杜三义一肚子的郁闷。

不要说他做了一辈子急递铺的穷铺司,家里基本没有什么积蓄,就是真的有钱,他也不愿意出啊!

杜三义带头不愿出份子钱的恶劣表现,顿时让正在着急忙慌寻找破案线索的牛太岁灵机一动,他心中暗想:“这老家伙如此作梗,不如就把他抓起来应应急!嘿嘿,就这么办!”

牛太岁和几个手下简单商量了一下,便立刻凶神恶煞的给杜三义安了个杀人嫌疑犯的名目,收监听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