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书生
3757700000007

第7章 有地

前世,夏书信不过是一个胸无大志的平淡之人。

当时,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好好完成学业,然后找个不错的工作,再娶妻生子,之后,再安安稳稳的过完一生。这些就是他的全部人生规划了。

他只想做一个平凡的人,一个普通的人,一个不必整天把做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为己任的人。

然而,老天爷似乎要故意捉弄他,最终,夏书信连这个非常普通的人生愿望也没有实现。

他魂穿了,来到了大明朝!

穿越的时间点非常尴尬!

万历三十六年!

对夏书信来说,这是一个令他万分纠结的年份!一个常常让他辗转反侧、惴惴不安的年份!

即使他还想象前世那样无欲无求,只求度过一个平凡普通的人生,那他最多也只能享受三十多年。

到了四十多岁,也许更早,不管他同不同意,他必将要承受一场生死轮回的大抉择!

一场场大起义,一队队野猪皮,一批批匪徒乱兵......

一张明末乱世的画卷将血淋淋的展现在他的面前。

他也必将是画卷中那挣扎求生的人之一!

没得选择!

尼玛,万恶的老天爷啊,你为啥子不让俺重生早几十年呢?

坑爹啊!

自从了解到自己所处的年代后,夏书信就知道,如果不想英年挂掉,不想后半生过着暗无天日的悲剧人生,那么他曾经拥有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必须要彻底转变了!

明朝后期,那可不是一个平淡之人能够安稳生活下去的年代。

刀光剑影、你死我活的争斗将是未来几十年里的主题。凡是不遵守这个主题的人必将被残酷的历史淘汰出局。

既然历史这个无厘头的家伙已经把他推上了大舞台,那他就是一个过了河的小卒子,开弓没有回头箭,除了勇往直前,别无选择!

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为了应对未来即将出现的种种可怕的挑战,夏书信知道,他必须要未雨绸缪、早作打算了。

想法一:起义造反,学李自成,自己当皇帝。

这个想法很丰满,然而现实很骨感!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太渺茫了!也许等到自己的血都流尽了,也走不到北京城的城墙下。

历史是不会让每个人都像李自成那样幸运的!

想法二:发愤图强,进入官场,历练精兵,先灭起义军,再屠野猪皮,做一个大明中兴的中流砥柱。

哎,还是算了吧!自古以来,名臣良将都没有好下场!张居正老爷子可是前车之鉴啊!

弄不好大明朝还没有中兴,自己到是中途衰掉了!

老朱家的各位大爷一个个的可不是好伺候的主!

这个想法确实有点二!

想法三:明哲保身,伺机而动。

老子才不管尼玛的什么起义军、野猪皮、明王朝,老子只顾自己这一帮子人了!

你们拼死拼活俺不管,就是不能来招惹俺,不然俺就跟你死磕,要你狗命,掘你祖坟!

够犀利!

还是这个想法比较务实,有发展前途!

经过反复思考之后,夏书信觉得那些大而空的想法还是赶紧丢掉,千方百计保住自己身边人的身家性命和平稳的生活才是最实际的。

可以预见,在未来,兵荒马乱将是社会的常态。各种不可预知的危险随时都可能威胁到自己和身边人的生命安全。

为了对付这种威胁,最好的方法就是培养控制一支拥有过硬实力的武装力量。

另外,为了防止局势一旦失控,大陆上没有自己人的立足之地,还必须要在海外寻找一个可靠的落脚之地,以备随时跑路。

建立自己的武装和寻找一个海外落脚之地,这两样事情,哪一样实现起来都非常艰难。不但需要海量的钱财支持,还要有巨大的权力协助。

这样分析下来,夏书信觉得自己目前的人生短期目标就变成了两个:赚钱和攫取权力。

用权力捞取更多的钱财,再用钱财攫取更大的权力。这两个目标倒是相辅相成,可以相互促进加速发展。

随着童子试的开始,夏书信攫取权力的征程已经开始上路了。

拥有了《科举观止》这个作弊神器,他相信自己想进入官场应该不难。至于如何在大明官场攫取更大的权力,那则需要慢慢斟酌了。

至于如何赚取海量钱财的问题,夏书信在脑海里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计划。一旦机会来了,他肯定会立刻抓住进行实施。

他很清醒,欲速则不达,海量的钱财可不是一朝一夕能能够获得的,必须有计划有步骤的慢慢实现。

经过这次头脑风暴的洗礼,夏书信发现自己的思想已经发生了彻底的转变。

清晰的人生目标令他斗志昂然,一往无前!

.........

第二天,上午。

夏家西厢房夏书信的书房内。

夏书信正在提笔书写着一些自己最近的想法。

忽然,他听到院子外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紧接着,又听到有人不停的呼喊他的名字。

“信哥儿,信哥儿.......”

是丁有地!

他来找我有什么事?

昨天县试的时候,丁有地也是放了头牌的,当时夏书信邀请他到家里来玩,被他婉拒了,说是要直接回二砂场。

昨天刚回去,今天怎么又回来了?

难道他在在二砂场惹祸了,跑我们家来躲躲?

不对啊,丁有地可是二砂场社学“十八小罗汉”中最有名的老实人,怎么会惹是生非呢?

“是大生家那孩子吧?信儿,喊你呢,赶快出来看看是怎么回事?”

一听出是老邻居家孩子的声音,徐三凤便立刻放下纺车,从东边厢房里走了出来,准备去开门。

夏书信放下毛笔,快步走出了书房。

来到了前院,夏书信看到从打开的大门外走进来一个衣衫不整、披头散发的少年。

徐三凤和夏书信仔细的瞧了瞧,这可不就是丁有地那孩子嘛!

“孩子,你这是怎么了,怎么弄成这样了?快跟姨娘说说......”一见丁有地如此落魄的样子,徐三凤的心不由咯噔一下沉了下去。

“姨娘,信哥儿......呜呜呜......”丁有地双膝一曲,噗通一下跪倒在夏家娘俩面前,大声哭道:“求你们救救二妹吧.......”

“孩子,不要这样,地上冷,快起来,告诉姨娘到底是怎么回事?二妹她出什么事了?”

徐三凤被吓了一跳,赶紧伸手去扶丁有地。

夏书信见状,也赶紧凑上去搭手。

这个昨天还和自己一起考试的少年怎么一夜之间就变成这幅凄惨摸样了?夏书信满脸疑惑的望着丁有地。

只见他破旧地棉袍上依稀可见各种乱七八糟的脚印,脸上、脖子上还有一道道惊人的青紫色印痕。

这小子被人打了!

夏书信不由怒火中烧!

在二砂场的时候,丁家和夏家是门靠门的邻居。

丁有地和夏书信是从小一起玩到大的好兄弟,两人的交情非常深厚。

在社学里,尽管丁有地的学习天分不是很好,但是他学习非常刻苦,一门心思钻研四书五经。

他知道自己的理解力不行,就头悬梁锥刺股拼了老命的死记硬背,是二砂场社学为数不多的几个能熟记四书五经的儒童。

正是这种不要命的学习劲儿,造就了丁有地平时老实巴交的性格,是个典型的书呆子。

这次童子试中,夏书信还是比较看好丁有地的。他认为,如果说社学里能有几个人考中的话,丁有地必定占其一。

这样一个人,你想让他主动惹是生非都很困难。

然而,现在他却被人打成这样了!

先不用问原因,夏书信就敢肯定,这一定不是丁有地的错!

“书呆子,二妹怎么了?谁把你打成这样的?快说!”

紧随着老娘的问话,夏书信也咬牙切齿的大声吼起来。

“书呆子”是夏书信给丁有地起的绰号。

“二妹”是丁有地的妹妹丁幽兰。丁幽兰原来叫丁有兰,名字还是徐三凤给改的,认为这样叫比较典雅一些。因为她在家里排行老二,“二妹”就这样叫开了。

二妹比夏书信小一岁,也是和他一起从小玩到大的,彼此非常熟悉。

“是....是徐信仁那个老货,老王八蛋,他要强拉二妹回去给他当小妾.......呜呜呜......”

被夏家娘俩拉起来的丁有地一边哭泣着,一边无比悲愤的诉说着事情的来龙去脉。

在明朝,官僚士绅有不纳税的特权。即使他们偶尔缴税,也只是意思意思,缴纳的税额不过是九牛一毛,不值一提。

这样一来,整个明帝国的庞大开支压力就完全转移到了普通老百姓的身上,尤其是农民的身上。

万历后期,由于之前的万历三大征导致国库极为空虚,明帝国的统治阶层为了维持统治以及他们那骄奢淫逸的生活,不断层层加重老百姓的税赋。

与此同时,天下各地的土地兼并日益严重。作为纳税主体的农民拥有的土地变得越来越少,大部分土地变成了不用纳税的官僚士绅的私产。

这样一来,在税源不断减少的情况下,赋税反而不停的增加,农民的负担有多沉重就可想而知了。

松江府从元朝开始就是有名的鱼米之乡,在明朝初期、中期,松江府以小小的三县之地,缴纳的米粮税赋几乎年年都是南直隶之冠。

可是,到了万历朝,历来是鱼米之乡的松江府治下的农民们却宁愿去做士绅地主家的佃户,也不愿种植自家的土地了。

由于赋税太重,种植自家土地几乎年年亏本,收成的粮食全部卖掉也不够缴税的,老百姓实在是已经承受不起了。

农民们租住士绅地主家的田地,虽然要交七成以上租子,一年下来也剩不下多少粮食,但是至少他们不用因为年年欠着朝廷的赋税而被凶残的催税衙役和乡正逼得无家可归,四处流浪。

以前,二砂场村很多普通人家都有一些自己的田地。

后来,因为种自家田实在负担不起沉重的税赋,他们才逼不得已把宝贵的土地逐渐卖给了大户人家。而他们为了生存,只好做大户人家的佃户,靠租种田地度日。

丁家出现这次祸事,就与他们家租种了本县大户士绅徐信仁徐举人家的田地有关。

在正常年景里,以松江府这里的肥田沃土,丁家足额交清徐举人家的田租是没有问题的。

可是,坏就坏在老天爷不睁眼,去年发生了那场二百年不遇的大洪灾。

在那场恐怖的大洪灾面前,丁家人辛勤呵护了半年的三十多亩农田被全部摧毁,颗粒无收。同时,丁家的房屋财产也在洪水中损失殆尽。

洪水过去,丁家和其他很多受灾的家庭一样变得一贫如洗,食不果腹。

如今大半年时间过去了,丁家不但没有缓过气来,反而愈发显得贫困了。

这一次,丁有地参加童子试所用的盘缠还是从夏家借的五两银子。

丁家落入如此凄惨的境地,自然是无法按时足额交清徐举人家的租子了。

于是,悲剧就这样发生了。

屡次派狗腿子来丁家催租不成的徐信仁,偶然一次心血来潮,竟然亲自到丁家来威逼催租。

就在这一次,已经五十多岁的徐信仁看上了刚刚才十二岁的丁幽兰。

徐信仁威逼丁有地的父亲丁大生说,只要把丁幽兰嫁给他做小妾,不但可以免掉丁家的租子,而且以后丁家的租子也只收现在的一半。

让十二岁的女儿去给一个半截入土的老家伙当小妾,丁大生怎么肯答应?他一口就拒绝了。

然而,丁家并不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

从那天开始,为了争夺丁幽兰,徐信仁隔三差五就派人来丁家骚扰威逼一番,一直持续了两个多月。

这期间,要不是丁有地坚决反对把二妹送给徐信仁当小妾,一直顶在对抗徐府的第一线,向来重男轻女的丁大生说不定已经顶不住压力答应了。

昨天,徐信仁听说那个不怕死的犟种丁有地去参加县试了,便以为有机可乘,立刻就派了家丁到丁家去抢人,准备把生米煮成熟饭,逼迫丁家就范。

只是徐信仁万万没想到,丁幽兰这个妮子看起来柔柔弱弱的,实际上是一朵带刺的玫瑰,好看不好采。

丁幽兰看到徐家狗腿子公然来抢她,立刻就用随身携带的剪子指着自己的脖子以死相逼,一直拖延到她哥哥丁有地考试回来。

为了保住二妹,丁有地和徐信仁派来的两个狗腿子进行了一场殊死搏斗,最后做出一副要同归于尽的架势,才堪堪把他们吓跑了。

然而,事情到这里还没有完。

徐家的狗腿子临走时已经放言,如果丁家明天不老老实实把丁幽兰送到徐府上,徐府就要动用官府的力量解决了。

徐家狗腿子还说什么自家老爷和现任知县交情莫逆,一旦打了官司,不但丁幽兰会被判给徐信仁当小妾,丁家全家都会去坐牢,家破人亡,后悔莫及。

这一番恐吓之言确实把老实巴交的丁家人吓坏了。一时间,全慌了神,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为了不给家里招来灭家之祸,丁幽兰甚至已经绝望的准备妥协认命了。

就在这时,丁有地忽然想到了他的好兄弟夏书信。

一个模糊的灵感从他的脑海中闪过,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