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春秋逐鹿
3757800000009

第9章 出使徐国

胜羽仔细观察钟吾翼为他选的侍卫长,不由得皱起眉来。心说这就是剑术绝伦的高人?只见此人看年纪也就30岁左右,身高大概一米七五,在当时只能算中等身材。身高虽不高,体重却是不轻,胜羽目测这人至少有二百斤,长的肚大腰圆,腰中的革带不时的往下出溜。再看此人一张大圆脸,长的白白胖胖,眼睛不大只有长度没有宽度,大鼻子塌鼻梁,一张大嘴嘴角上翘,平常看着都是似笑非笑。胜羽心说这哪是武艺高强的侍卫呀!活脱的一弥勒佛祖,要说他是厨子还差不多。然而这些还不是最叫人惊异的,当胜羽看到这人腰间挂着的青铜剑,不免的大吃一惊,春秋时期的青铜剑一般也就50到60厘米左右,最长的不过70厘米,而他这把剑足有一米长、宽度更是不凡,剑匣的最宽处有15厘米左右。晕死!真是奇人奇剑!

“专壮士平身吧。”

专信略显吃力的站起身。

胜羽为了给“二弟”一个面子,很不情愿的说道:“专壮士,既然我二弟极力推荐,你必有惊人的手段。好,由今天起你就做我公子府的侍卫长。”

“多谢大公子!”专信又跪倒施礼。

“好的大哥,有专信在你身边我就放心了!”

胜羽暗道:你放心了,我可不放心!要是真遇到楚国的刺客什么的,他怎么救我?难道去把人压死呀!我不救他就不错了。

心里虽然这么想,脸上却不能带出来,“二弟放心,有彭大人和专侍卫长在,绝不会有事。为兄要走了,二弟你请回吧。”

“兄长一路平安!”

很快迎亲车队就出了沭城,一直往南,直奔徐国都城泗洪。

迎亲车队由八辆车组成,其中走在最前面的是两辆四马斗车,车上站着威武的甲士,郎中令彭彰就站在第二辆斗车的左侧。第三辆车乃是胜羽的专车,六匹枣红色高头大马牵引,车厢足有三米宽,四米长,两米高,全部封闭,只有两侧各有一个边长40厘米左右的正方形窗户。整辆车都是巨木制成,做工精巧,气势磅礴。车顶上和车两侧还挂着红色的绸带。胜羽心说真是一辆豪华的婚车,若是新娘子是阿玲就好了。婚车后面也是两辆斗车,每车各三名身着犀牛甲的甲士;三辆货车走在最后。车的两侧还各有一队腰挂宝剑的侍卫,每队二十人,相必都是百里挑一的高手,曹凯、邢博、沈奎、项宜也混在其中。新任侍卫长专信怀抱长剑坐在驾驭婚车的驭者左侧,低头不语,似乎在思考什么,然而若仔细观察会发现,其实是这位大哥睡着了,还不时顺着口角流口水。曹凯、邢博、沈奎、项宜现在看到他就来气,心说这个胖子能有什么本事,刚来就做了我们的顶头上司,找个机会定然叫他出丑。驭者右侧坐的是公子府司官申魏;而车内只有胜羽和若雪。本来若雪是不肯的,觉得自己是下人,应该坐在车外,是胜羽苦口相劝,最后甚至下了命令,她才勉强答应坐在车厢内。胜羽偷眼看着若雪美丽的面庞,心说我在怎么混蛋,也舍不得“校花”在车外风吹日晒。

经过几天的朝夕相处,胜羽发现若雪是个难得的好姑娘,若是放到2010年可说是绝版的好姑娘。她集中了东方女性所有的优点,美丽善良、勤劳聪慧。若雪其实已经在胜羽心里挤出了一块本属于阿玲的地方,只是胜羽未发觉或是不愿意承认。

钟吾和徐国虽然是邻国,都城却相距甚远,按现在来说钟吾的国都沭城是位于江苏省宿迁市北面的新沂市附近,而徐国首都泗洪,是位于宿迁市南面的泗洪县,相距100多公里。在春秋时期道路并不好走加上有步徒相随,行进很慢,一天也就走40多公里,至少三天才能到达。

然而大兵压境,留给钟吾的时间已不多,车队日夜兼程,每天只休息三个时辰。第三天一早队伍就赶到了泗洪城。泗洪作为徐国的都城可是比沭城宏伟的多,毕竟徐国建国已经1000多年,国君乃是嬴姓,与秦国算是同宗,西周初立被封为侯爵,然而不久自立为王,在西周中期时一度达到鼎盛,徐国的第31代王徐驹王起兵直接攻周,一直打到黄河边上,“先君驹王西讨济于河”一直徐国后人津津乐道。鲁侯伯禽(周公旦的儿子)开始与徐国有磨擦,《尚书·费誓》载:鲁国被淮夷徐国打得不敢开国都的东门。徐国到第33代王徐偃王时,史载:“徐偃王处江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他趁周穆王一上任就到处巡游访仙、逗留在昆仑山西王母处乐而忘还之际,义率36国兵力西征周国,也打到了黄河边(山西和陕西交界处)。周穆王措手不及,只得先承认了徐偃王东方霸主的地位。可以说,徐国是周王朝时期第一个名正言顺的霸主,且比“春秋五霸”的兴起要早得多。

强盛的徐国引起西周担心,公元前963年(周穆王十三年)周穆王命令荆蛮(就是现在的楚国),攻打徐国。这时徐偃王“义不忍斗”,弃国而去。但数万百姓自愿追随他。他便带百姓“北走彭城武原县东山下”。这是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次百姓随君王而行的大撤退。徐偃王所到的东山,因此改名为徐山(今邳州西北徐山)。因徐山也有了徐州。这是《禹贡》所记载的。徐偃王弃国,但楚军还是不放过他,一路追杀。徐偃王率领部分徐国人最后经海路南下,到达浙江宁波一带。最终,他怀抱美玉投海而死。

徐偃王虽死,但他的仁义深得人心,周穆王在徐偃王投海后,又封徐偃王的次子宝宗为子爵,都彭城(徐州),继续治理徐国。然而到了东周,邻国楚国吴国日渐强大,而徐国夹在吴楚中间饱受欺凌,国土面积小了不少,国都也被迫迁到了泗洪,但仍然是钟吾比不了的。国都面积起码是沭城的3倍,城墙也不像沭城那样破旧不堪。

只见泗洪城门前,已经站了许多官兵和身穿官服的官员,想必是徐子知道了消息,派来迎接使团的。只见为首站着两个人,每人都身着深褐色丝制的官服,头上戴着官帽,手里握着玉圭,两个人都是中等身材,面色红润,三缕墨髯。年纪应该都不到五十岁,不同的地方是左侧的人看起来岁数大些,右面的小些。

转眼间迎亲的队伍已经到了近前。只见左侧之人轻咳几声,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臣徐国大司徒巫尹,少司徒贾杰,以及徐国百官,受国君之命前来迎接钟吾国使团,迎接公子羽殿下。”

说罢全体官员、官兵都跪倒施礼。

“众位平身吧!”胜羽此时已经站在了马车外的横板上。

“谢公子!”众人一口同声。

胜羽暗道:看来徐国和钟吾的关系果然不错,迎接的礼仪可说是诸侯之间最高的。派出了六卿中的两位,其中大司徒巫尹还是百官之首。胜羽来之前向钟吾翼打听了一些徐国的情况,原来徐国的官职里是没有左右师的,只有三司即大司徒、大司马、大司徒,加上他们的副手少司徒、少司马、少司空,就组成了除国君外最高的统治阶层六卿。

只见彭彰已经走到了二人面前,“巫大人、贾大人,在下乃是使团的大使钟吾国郎中令彭彰,车上之人就是我国公子羽殿下。”

大司徒巫尹满脸堆笑,“原来是郎中令大人,失敬失敬!”

接着又转向胜羽的方向,“公子羽殿下,徐国国君已等候多日了,由老臣和贾大人引路,您和使团先到驿馆休息。明日国君会在启事殿召集百官与公子会见。”

“一切全听国君安排!”

“请公子回到车内,郎中令大人,请率领车队随我们前往驿站!”

走进城门,胜羽出于好奇,半掀起车左侧的窗帘,向外观看,只见泗洪城内建筑多为木结构,与沭城多为土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道路两旁虽然有官军维持秩序,却仍然有众多百姓围观,百姓中有一半穿的都是细布深衣,还有少部分穿的是丝制的,看来徐国的百姓也比钟吾富庶。

大概行进两里路,车队停下了,驿馆已在眼前。竟然比钟吾的皇宫还有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