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之昭烈再兴
37624200000102

第102章 陈到的谋算

对于李儒所说的“名正言顺”的问题,董卓也是深觉有理,但是心中仍旧有点犹豫,略显疑惑地说道:“文优所言深得我心,我与朝廷的关系的确不怎么样,尤其是那些恃才傲物的豪门世家官员,对我董卓可以说是嫉恨已久。

但是我听说,此次大将军召外兵进京,并不是只有我河东一路,并州刺史丁原,好像也得到了大将军的诏令。

如果我等还要向朝廷上表,这一来一回之间,会拖延许多时间,而且豪门世家向来看不惯我,必然会对此事加以阻拦,到时只怕会拖延更多的时间。

万一被丁原捷足先登,到时只怕会后悔莫及啊!”

听得董卓的担心,李儒轻轻一笑,说道:“主公不必担心,这丁原虽然身为边关重将,统领着赫赫有名的并州狼骑,但是这数量……呵呵,实在无法跟我军相比。

而且,丁原此人素来谨慎胆小,就算是出兵,也不可能立即赶往京城,以他的性子,一定会一边行军,一边观察京城的局势,以求万无一失。

况且,主公向朝廷上表的时候,我等也可以做点其他的事情啊……”

“文优的意思,难道是?”董卓将信将疑地说道。

看到董卓明白自己的意思,李儒笑着点了点头,说道:“没错,主公向朝廷上表之后,就可以立即率领少数精锐,立即赶往京城,然后命徐荣将军总领河东军务,只要等朝廷的诏令一到,便让徐荣将军率大军进京。

这样既可以保证主公能够先人一步,也可以解决声名的问题,不知主公以为如何?”

听完李儒的陈述,董卓心中疑惑尽去,哈哈大笑道:“我有文优,诸事无忧矣。”

……

随后,董卓立即召集军中诸将,安排好各项事务,然后便带领三千精锐骑兵,飞速赶往京城。

而在另一边,刘备一行人经过两天的跋涉之后,终于再次来到了京城洛阳……

看着眼前仍旧雄壮威武的洛阳城墙,陈到心中感慨万分,想到:“不知这一份雄壮,还能存在多少时间呢?”

就在前几日,陈到等人就得到了大将军召外兵的消息,这个消息是京城的卢植传来的,所以其真实性,丝毫用不着怀疑。

在陈到想来,既然何进已经开始召集董卓丁原等人,那么不出三天,董卓的先头部队,就会到达京城。

因为在原先的历史中,董卓为了先丁原一步,率领数千骑兵,脱离河东大军,迅速赶到京城,当时何进已经和宦官势力同归于尽,董卓为了震慑朝廷,便依李儒之计,将手下军队循环出城入城,营造假象,让京城之人都认为董卓的十数万大军已然入城,对董卓的决策丝毫不敢质疑,等到河东大军真正到来的时候,董卓已然把持了朝政。

既然董卓就要来了,那么讨董之战也不远了,讨董之战不远了,那么洛阳的末日,也就快到了……

不过陈到知道,现在可不是悲伤感慨的时候,此次的京城之乱,无可非议,董卓就是最大的赢家,如果以刘备现在的实力,想要跟董卓去争抢利益,真的是以卵击石。

但是这并不代表其中就没有利益可以获取,相反,对刘备来说,剩下的利益真的是大的惊人,如果真的能够将这些利益纳入囊中,几乎可以抵得上刘备这几年的苦心发展。

那么,陈到到底盯上了什么利益呢?

第一,就是名声。

说实话,刘备现在的名声不大,毕竟黄巾之乱已经过去了近五年,这五年相对安定的生活,使得大汉的百姓差不多都淡忘了那段生离死别的人生,所以,以战功树立自己名望的刘备,也在被人们渐渐地淡忘。

但有人也许会说,刘备还有大汉皇叔的身份呢。

可是大家仔细想想,天下的汉室宗亲何其多,如果硬是要跟皇帝攀关系,这皇叔的身份,还真是想要几个有几个。

而且更重要的是,这皇叔的身份并没有什么实权,说到底,只是一个虚名而已。说出去的时候,别人可能会跟你客套几句,但也仅仅是客套而已,如果真的要说别人会多重视刘备,还真谈不上。

但是这次就不一样了,董卓是什么人,大家心里都清楚,等到将来董卓为祸的时候,讨董就成了天下最重要的话题,可以这么说,不管是士族阶层还是平民阶层,都将董卓恨之入骨。

如果刘备这个时候能够采取适当的行动,保持适当的态度,就可以获得超出以往的名望。就像原本历史中的曹操,就因为他刺董一事,曹操就获得了极大的名望,为他早期势力的发展,奠定的坚实的基础。

乐进、于禁、李典等等等等的良臣名将,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投入了曹操的帐下。

所以,如果刘备能够占得先机,这些名臣良将,只怕就不会再属于曹****。

除去名声这一点,还有就是增强刘备的军队实力。

哎?这是哪跟哪?刘备如果现在跟董卓对着干,不损耗军队就已经大吉大利了,还增强军队实力?别胡说八道好不好。

如果按照常理来说,的确实不怎么可能,但是陈到却不打算按常理出牌。

他的目光,已经盯上了丁原的并州狼骑。

照陈到想来,如果历史不出现拍偏差的话,在董卓入京的同时,并州刺史丁原也会率领近五万并州军队赶到京城。

那时董卓的大军还没有赶到,所以那时候的丁原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但是丁原死也想不到的是,董卓在这个时候居然策反了吕布,使得他一夜丧命。

原本群龙无首的并州军队虽然逃散了一部分,但是大多数还是被吕布纳入帐下,投靠董卓了。

但是大家都知道,这个时代的人都是十分信奉忠义的,就算是一个小小的步卒,在没有面临绝境的情况下,一般都会选择为自己的主公效忠心的。

但是吕布的做法,却是完全违背了这个基本原则,这就是为什么后来他会被世人所唾弃的原因。

如果刘备能够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完全可以先吕布一步,收编并州军队。

再加上吕布虽然在并州军中很有威望,但是那时的吕布只是丁原帐下的主簿,手下没有一点兵权,并州军队会被如此轻易的收编,只是迫于压力而已。

所以刘备只要示大义于并州士卒,再加上刘备皇叔的虚名,击败吕布,收编并州军队,完全不在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