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之昭烈再兴
37624200000019

第19章 文聘

宛城之战结束了,黄巾十万大军伤亡三万有余,五万多人被俘,另有一部四散奔逃,已然消失在深山老林中了。

黄巾贼首张曼成欲以声东击西之计,以近十万黄巾为诱饵,自己则带着亲信从西门撤退,但是被裨将军刘备麾下关羽陈到所部埋伏,将张曼成所部尽数歼灭,更是生擒张曼成,现已押往京城,由圣上亲自决断。

然而令人奇怪的是,张曼成在宛城搜刮的大量金银珠宝却是不翼而飞,朱隽将军在宛城搜了三天三夜没有找到,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然而大家显然没有被这件事情破坏了胜利的喜悦,宛城上下一片欢欣,家家张灯结彩,宛如过节一般。在宛城衙门的议事厅内,气氛显然也是十分的欢愉。

“玄德贤侄,我果然没有看错你,这一次歼灭宛城黄巾,你可是立了大功,圣上必然欢喜。如今大汉百废待新,正是需要像你一样有才能之士。等黄巾之祸平定之后,我定然亲自为你向圣上表功,哈哈哈……”朱隽坐在主位上对着刘备说道,心情大悦。

其实这也怪不得朱隽如此失态,对于朱隽来说,如今的大汉确实已经到了“人才凋敝”的时候。

(当然,后来的乱世可以说是群星璀璨,但是我现在说的是如今汉朝官场)

就比如这次的黄巾之乱,稍微年轻的将领可以说是毫无建树,竟然要他们三个老将出马。可见在如今的汉军军官中,确实是没有几个有能力的。

刘备听到朱隽的夸奖也是老脸一红,说实在的,他除了对陈到的计策有过一些完善之外,其他像行军打仗的事情他还真的做的不是很好,所以他对于朱隽的夸奖也是有一点点不好意思。

但是他却没有因此而羞愧,因为是他才将他麾下的所有人都安排到合适的位置上,说的简单一点就是,是因为他的识人之能,让所有人发挥出他们的特长,所以才能立下这么大的功劳。

比如说关羽没有遇到刘备,就只会在涿郡当一个小兵,好一点当个伍长,什长。哪里会像现在这样,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当上堂堂校尉。要知道,校尉可是一郡的最高军事长官,而且是掌握着实际的军权,是拥有真正的话语权的。

“备不敢领功,若不是先前秦太守和黄将军奋勇杀敌,将黄巾贼逼入宛城内,也不会有此大胜,所以备以为,秦太守和黄将军当领首功”刘备谦逊地说道。

朱隽和其他人听到刘备的话,心中都是点了点头,朱隽对眼前这个年轻人更是另眼相看。

然而帐下的陈到却是没有一点开心的心情,独自一人在那里喝闷“酒”。和周仓一战之后,他的身体留下了许多伤,虽然只是小伤,但也是足足养了三天。但是他却不是为了这个不开心,周仓的死更加坚定了结束乱世的决心,这几天他都在思考帮助刘备迅速增长实力的方法,但是思来想去,却没有一点头绪,如今只好在这里闷闷不乐。

然而在这时,他旁边的陌生年轻人却轻轻捅了捅他,对他说道:“喂,那个刘玄德是你的主上吧,人确实是不错,说话也是句句在理,要不是我等奋力拼杀,连败黄巾数阵,他哪有机会得此大功啊。而且我在三天前埋伏宛城黄巾的时候,恰巧看见了那个刘玄德,武艺平平,指挥兵马倒是略有一套,但和我师父比起来却是差远了。”

陈到疑惑地转过头,看着眼前这个突然冒出一大堆话而且口出狂言的年轻人说道:“请问我们认识吗”。

假若是其他人,一定会被陈到这种口气气的半死,但是眼前这个年轻人却只是略微笑笑,说道:“我叫文聘,字仲业,现在我师父手下做屯长。我可真羡慕你,比我年纪还小上两岁,就已经当上了校尉,不过我也听说了,就是你的计策击破了宛城黄巾,想不到你年纪不大,智谋却是不小”。

听到他的一番自我介绍再加上一些唠叨,陈到就意识到了眼前这个名叫文聘的人,可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将才。

在原先的历史上,文聘原本是跟随刘表,后来刘表病死,刘琮投降曹操。其他的荆州将领为了自己的权利纷纷向曹操示好,但是文聘却是故意不去,他为自己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没有守护好刘表的基业而自责,忠贞之心如此。而且他在曹操手下任命之后,多次立下战功,后来曹操更是赖之以为防守关羽和孙权的边关重将,更是数次在关羽手下获取战功。真当是一个良将。

想到这里,陈到对眼前之人也是十分看重。今后刘备争霸天下,缺的就是像他一样的良才,所以陈到决定要让刘备在他心中留下一个“明君”的印象,那么将来对他进行招揽就容易了。

陈到轻轻咳了一声说道:“仲业先前的话到,到也是赞同的,但是对于我家主公的评价,到却是不敢苟同”说完就拿起一杯“酒”,稍稍喝了一口。

文聘却是有点疑惑:“我哪里说错了,还请叔至直言”。

陈到微微一笑,放下杯子说道:“仲业以为我家主公能力不显,但在我心中我家主公的能力却是比谁都大”.。

看着眼前的文聘更加疑惑了,陈到继续说道:“仲业以为,英明的主上就一定要有过人的才能?我举个例子仲业就能懂了,就像我大汉高祖,本无什么过人之能,但却是善于识人善用,而能够击败勇武无敌的霸王项羽,仲业以为如何”。

文聘听到陈到这些话哪里还会不懂,讪讪一笑,避开先前的话题,开始和陈到交谈起来,但是刘备在他的心中却是已经有了一个“识人之能能比高祖”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