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之昭烈再兴
37624200000024

第24章 抵达广宗

其实大家可能会很疑惑,陈到这么提醒孙策,将来不是会给刘备树立一个劲敌?但是“奸诈”的陈到怎么会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原本孙坚会在讨董之战之后死于刘表的手下,那是年仅十九岁的孙策将孙坚的遗体葬于江东之后就带着孙坚的旧部投靠了袁术。

但是孙策之所以投靠袁术,是因为孙坚在名义上原本是受袁术管辖的,而且那时候的孙策根本没有任何的“友好外交”,所以可以说是只有袁术一个选择。

但是如果陈到能够跟孙策关系打好,在加上后来讨董之战刘备与孙坚的盟友关系,将来刘备成为了一方诸侯,那么孙策的选择,就不一定是袁术了,如果再加上陈到各种各样的“招式”,那么孙策选择刘备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想到孙策和孙坚的旧部,陈到居然在那里偷偷笑了起来,看得旁边的廖化一阵无语:“不就甩开了那个烦人的小鬼嘛,有必要高兴成这样吗?”

“陈校尉,主公有要事相商。”这时,刘备的一个亲卫突然来到陈到的身旁躬身说道。

陈到也立马从刚才的幻想中走了出来,心中想到:“看来广宗的最新战况已经到了”。

果然不出陈到的所料,一走进刘备的简易帐篷,就看见刘备手中拿着最新的战报,连日来一直盘踞在脸上的忧虑也稍稍消退。

陈到走上前去,躬身说道:“参见主公,主公相召是否是广宗战报到了”。

刘备的心情明显不错,声音中略微带着点激动和兴奋:“不错,叔至你来看看。”伸手就把战报递给陈到,然后继续说道:“河东太守董卓作战不利,已经被陛下调回,陛下已经任命皇甫将军为北路军统帅,皇甫将军念在广宗军情紧急,已经率麾下骑军率先赶往广宗。听闻我先朱隽将军一步出发,便发了这封战报,催促我尽快赶到广宗战场,与皇甫将军汇合,以求尽快击破黄巾”。

陈到一边听着刘备的话,一边快速浏览战报中有用的信息。陈到大致看了看,信中没有太多提到广宗战况的情报,只是依稀提到广宗黄巾在“人公将军”张梁的率领下数次击破董卓后,士气大振什么的,却是没有提到广宗城内的黄巾兵力与汉军兵力的具体情况与分布。

所以陈到也是微微有些失望,不过如今大军汇聚,相信破黄巾之日指日可待。不过陈到还是看出了一点有用的信息,“天公将军”张角已然十数日没有露头,广宗黄巾这几日一直是张梁在指挥。“张角大概已经死了,为了不影响士气,所以才秘不发丧的吧”陈到心中想到。

不过刘备显然没有注意到这点信息,开始着手准备,加快前往广宗的速度,另外又派了人去通知孙坚,是否愿意一同前往。

原本历史上因为要讨伐南阳黄巾,朱隽曾上奏让孙坚担任佐军司马,但是如今朱隽跟皇甫嵩要来了刘备,所以孙坚现在没有正式的军职再身,他的部队也是属于义军范围,所以官军的战报一般是不会发给孙坚的。

一直想要建功立业的孙坚当然不会放弃这次机会,丝毫没有考虑就答应了刘备。在稍微整理了一下之后,刘备和孙坚的联军就快速往广宗战场赶去。

就这样赶了大概七天之后,刘备与孙坚的联军终于抵达了广宗城下的汉军大营。在这七天的时间内,皇甫嵩接过了汉军的指挥权之后,立即与广宗黄巾进行了多次的战斗,虽然挽救了前几天的败势,但是结果仍旧不是十分理想,原本卢植的军队经过了多次的战斗,又在董卓指挥时经历了几次失败,精力和士气方面已经降的很低了。

在这几次与黄巾的野战中,皇甫嵩率领的骑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挽救了整个广宗战场,但是结果仍旧不是非常理想。

狡猾的张梁看待官军的骑军如此犀利,立马放弃了广宗城外的阵地,缩入广宗城中,使得皇甫嵩的骑军发挥不出丝毫的作用。如今的皇甫嵩,迫切地需要一支生力军,来挽回广宗战场的局势。

所以当他听到刘备孙坚带着五千余兵马赶到广宗的时候,心中大喜,连手上的军务也直接放下,亲自出辕门迎接刘备和孙坚等人。

见到皇甫嵩亲自迎接自己,刘备脸上写满了激动与惶恐,急忙跳下马来拱手躬身对皇甫嵩说道:“备何德何能,劳皇甫将军亲自迎接,备惶恐”。

“唉,什么惶恐不惶恐的,如今广宗城中贼焰滔天,军情如此紧急,玄德能以国家大义为先,不辞辛苦,而老夫只是稍稍迎接一下,有什么惶恐的。”皇甫嵩不以为意地说道。

“下邳县丞孙坚,拜见皇甫将军。”孙坚来到皇甫嵩跟前,躬身说道。

对于孙坚的到来,刘备在前几日发给皇甫嵩的战报里就已经写的很清楚了,所以皇甫嵩一点也没有意外,温声说道:“文台之名老夫可是‘如雷贯耳’啊,来来来,别再外面站着了,快随我进营帐。”皇甫嵩小小地开了个玩笑,然后满脸笑容地将他们带入大帐之中。孙坚对此也是难得地脸红了一下。

其实皇甫嵩会知道孙坚也不是奇怪的事,毕竟孙坚十七岁时就因为抓贼有功,内任命为吴郡代理校尉。之后会稽郡许昌率数万人公然造反,孙坚招募数千轻壮,连同州郡官兵,击破了反贼,可以称的上是年少有为,名声确实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