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之昭烈再兴
37624200000038

第38章 人选

但是细心的关羽,却从陈到的眼中,看出了一丝端倪。

在关羽的印象中,陈到为人沉稳谨慎,就算面对难题,也很少变脸色,但是在听到刘备即将进京的时候,善于控制情绪的他,居然有些微微色变,这就让关羽心中有些疑心,难道事情真的像陈到说的那么简单吗?

不过关羽也不是那种追根究底的人,既然陈到不愿多说,关羽也不想强求。即使真的有问题在里面,陈到也会想出应对的办法的。

陈到没有看到关羽异样的眼神,心中对刘备进京之行,充满了担忧。

其实陈到担心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宦官。黄巾之乱中,十常侍之中的封胥,徐奉数次与黄巾勾结,若不是唐周告密,之后马元义被车裂,京畿黄巾被迅速消灭,还真不知道洛阳是否会被攻陷。

因为这件事,汉灵帝大怒,曾一度想要惩治十常侍,但是在张让和赵忠等人的苦苦哀求之下,才打消了这个念头。

虽然十常侍逃过一难,但是汉灵帝对他们的宠幸,明显不如以前。这让赖皇帝宠幸而生存下去的十常侍吃尽了苦头,所以他们不得不在这段时间隐藏自己的锋芒。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黄巾之乱已经平定,十常侍已经有一丝丝想要冒头的迹象,而刘备又与卢植,皇甫嵩等人交好,这让刘备已经站在了宦官的对立面。

所以陈到担心,刘备的进京之行,恐怕不会那么顺利。

虽然陈到心中有些担忧,但是没有过多的去考虑,因为根据陈到的猜测,刘备在外地任官的可能性十分大,只要离开十常侍的影响范围,对于刘备以后的发展,是没有多大的影响的。

再说了,刘备身后也不是没有人,卢植,皇甫嵩和朱隽在黄巾起义之后,声望大增,相信不久之后职位也定然有所升迁,有他们在刘备的身后支持,想必刘备不会吃什么亏。

再再说了,刘备可是汉室宗亲,算下来还是灵帝的弟弟,有这层关系在,想必十常侍不会在这个敏感的时候,选择对刘备“下手”。

想通了这一点,陈到心中的忧虑也就放下,然后微微自嘲一笑,嘀咕道:“十常侍也是聪明人,不然怎么会爬到这么高的位置呢。不过那个左丰就有点脑残了,居然在这时候陷害卢植,他是没死过呢,还是没死过呢,还是没死过呢?”

就在陈到在一旁嘀咕的时候,刘备刚好过来巡视,正好经过陈到的旁边,看着陈到表情不断变化,从刚开始的凝重道后来的轻松,又想起刚才陈到的异常,精明的刘备立马感觉到陈到有所隐瞒和担忧。

想起陈到那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刘备只怪自己无能,看不透眼前所要面临的困难,都要靠陈到来思虑解决的办法。

轻轻叹了一口气,关怀地对陈到说道:“叔至,是不是有什么难事?”

“啊?”陈到被下了一大跳,待看见是刘备之后,才支支吾吾地说道:“主公,没……没什么事”。

刘备越看越不对劲,有点生气又有点担忧地说道:“叔至,你总是将忧虑藏在心中,不想让备忧心,但备虽然才德不足,却也不是那种好逸恶劳之辈。如今大战刚过,叔至身先士卒,身体必然疲累至极,如今还要为备的事情忧心,备心中实在不忍”。

陈到也从刚刚的惊讶中回过神来,听着刘备关心的话,看着刘备真挚的脸庞,心中扬起一丝温暖:“主公不必多说,为主公排忧解难,乃是到的职责所在,而且到……到也没想什么难事,只……只是在想,向徐州购粮的事情,该派谁去。到思来想去没有合适的人选,所以才有些忧虑”。

刘备狐疑地看了看他:“真的只是这样?”

“主公多虑,真的只是这样。”

看着陈到的一脸“坦诚”,刘备这才松开紧皱的没有,微笑着说道:“叔至,以后有什么事情一定要跟备或者云长翼德等人商量,备才能虽然不及叔至,对于这购粮之人,心中早已有合适的人选”。

“哦?主公说的是谁?”

“呵呵,叔至定然不认识,此人乃是备旧时好友,其实他也是参加义军的,不过他不曾学武,所以没有跟随部队一起来战场,此时应该还在涿郡。”刘备笑吟吟地说道。

听到刘备这样说,精通历史的陈到心中早已有数了,不过还是假装疑惑地说道:“哦?此人是谁,为何从不曾主公和云长翼德提起过。”

“此人姓简名雍自宪和,在义军刚刚组建,还在涿郡与黄巾对峙的时候,我们这支义军所有的日常事务都是由宪和主持的,宪和的能力比备强上不少,尤其善于与人交流,所以备觉得,这谈生意的事情交给他,绝对错不了。”刘备说道。

不过此时的陈到却没有在听刘备的话,而是在心中浮起了对简雍的所有资料。

简雍字宪和,涿郡人,从小就和刘备有旧,在黄巾起义之后就跟随刘备,为刘备四处奔走,在刘备帐下担任类似说客的官职,能力与待遇和孙乾,糜竺差不多。

据说简雍为人放浪形骸,疯疯癫癫没个正经,行事常常率性而为,对所谓的规矩礼法并不十分在意,也不注重自己的个人形象,但求过得悠闲自在而已。

说到简雍的这种性格,不得不说一个有名的例子:在蜀汉时期,在诸葛亮当丞相的时候,对于官员的要求很严,因此诸葛亮在席之时,简雍就规规矩矩地坐着,不敢做出什么太大的动作。然而等诸葛亮离席之后,简雍顿时顾虑全无,干脆连坐也不坐了,高卧席间,头枕软枕,变坐谈为卧谈,姿势怎么舒服,他就怎么坐。

想到这里,陈到不自觉得笑了笑,这可把旁边的刘备弄得有点糊涂,疑声说道:“叔至,难道有什么问题吗?”

陈到马上意识到自己的失常,急忙说道:“回主公,没……没问题,到只是在想,购粮之事交给简宪和,定然不会出差错。”

听到陈到的话,刘备也是与有荣焉地笑了笑。

就在这时,一位汉军的军官快步走到刘备旁边,躬身说道:“参见刘将军。”

“请问,阁下是?”

“回将军,卑职是主管后勤的军需官,奉皇甫将军之命,特将皇甫将军交予将军之物,送到将军营地。”军需官兢兢业业地说道。

“哦,那就有劳了,劳烦回禀皇甫将军,将军于备之恩,备没齿难忘。”刘备微带感慨地说道。

“卑职一定带到,卑职告退。”

陈到在一旁听得疑惑,却又不敢随意插嘴,等到军需官走远之后,才敢出声问道:“主公,刚刚皇甫将军送来的是什么东西?”

“也没什么,只是皇甫将军知我军中粮少,本想分一些军粮予我,只是备不愿因一己之私,拖累大军,所以拒绝了皇甫将军的好意。于是皇甫将军就将一些黄巾的财务赠一些予我,备盛情难却之下就只好接受了。可是备岂不知,皇甫将军这样做,乃是触犯了我大汉律法。若是平常,以皇甫将军这等洁身自好,严于律己之人,怎么会做出这等事情,可是如今为了备的事情,却……哎,叔至你说,皇甫将军这份恩情,这让备怎么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