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之昭烈再兴
37624200000057

第57章 朝堂之上

就在陈到和关张二人在客栈喝酒畅谈的时候,而刘备则已经站在皇宫大殿之外了,看着近在咫尺的德阳殿,刘备心中即是紧张,又是兴奋。

刘备虽然是被汉灵帝亲自召见的,但是这不代表他能像其他朝廷大员一样能进入德阳殿,只有等到汉灵帝要召见他的时候,他才能进入德阳殿。

因为从本质上来讲,刘备只是一个裨将军,相当于九品中正制的从七品,如果不是陛下要召见,他连站在德阳殿门外的资格也没有。

就在刘备偷偷地观望着皇宫四周的建筑和景观的时候,一声公鸭嗓的声音从德阳殿中慢慢传来:“陛下有令,召裨将军刘备觐见。”

听到这个声音,刘备立马收起正在乱飘的眼神,赶紧整了整自己的衣服,大踏步向德阳殿中走去。

“微臣刘备,参见陛下,”刘备紧闭着呼吸,走到德阳正殿中央说道,一边作礼一边说道。

今天的刘宏显然心情不错,大笑着说道:“来来来,玄德平身,让朕好好看看。”

“谢陛下。”说完便丝毫不显慌张的起身了,但是眼神却是仍旧朝下看着,因为直视皇帝,是不合规矩的,否则就是犯了欺君之罪。

看着眼前丰神俊朗的刘备,第一次来朝仪却能做到如此沉稳平和,刘宏心中对刘备更是满意了,大笑道:“好,好一个刘玄德,真不愧是我大汉宗亲,崔炎,速速将玄德纳入皇室族谱之中!”

“臣遵旨!”宗正崔炎立即出列躬身说道。

说完,崔炎立即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皇室族谱,一边写一边朗声说道:“涿郡刘备,父刘弘,祖刘雄,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

听到这里,刘宏笑着对崔炎挥了挥手,示意让他下去,崔炎见状,立即收起手中的皇室族谱,回到属于自己的站位。

“好!从今日起,刘备玄德便是真正地认祖归宗了,算起来还是朕的族弟啊,哈哈,好,从今日起,刘备便是朕的皇弟,哈哈哈……”刘宏大笑着说道。

刘宏的这句话,可是把下面的文武百官吓了一大跳,刘备虽然也算是宗亲,但与刘宏的血缘关系已经很远了,最多也就能算个疏亲而已,但是如今刘宏却认刘备为皇弟,那可是变相让刘备成为了皇室的近亲。

“臣等恭贺陛下,”文武百官虽然心中震惊非常,但是久居高位的他们,心理素质显然非常人可比,而且如今刘宏正高兴着,谁在这个时候敢去触他的霉头。于是立即跪拜着说道,刘备可是不知道这个规矩,但是看到百官都下跪了,自己也不好一直杵在那里,所以就学着百官的样子,装模作样地跪下了。

但是心情极度愉快的刘宏显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面带笑容地说道:“众卿家平身,皇弟你也平身。”

“多谢陛下!”

“好了,皇弟认祖归宗的事情就此告一段落,咱们也该讨论讨论给玄德的封赏了吧,这古有毛遂自己的典故,来,皇弟,向朕说说,你要什么样的封赏,”刘宏丝毫不在意地说道。

但是这用不在意的语气说出来的话,可是又着实把文武百官吓了一大跳,这刚刚把刘备纳入皇族也就算了,这毕竟是刘氏宗亲的事情,他们这些外姓之人,还真管不上。但是如今要封官了,这可是关系到他们切身的利益了。不过现在也不好意思开口,毕竟刘宏还没决定封了什么官呢,所以只好把眼神放在刘备的身上,看看当事人怎么说,再做结论。

刘备也是被这个突如其来的馅饼砸了个七荤八素,心神差点失守,但是极善于控制情绪的他立即从震惊的状态中走了出来,躬身缓声说道:“全由陛下做主。”

看到刘备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做的如此不卑不亢,百官中的卢植不禁笑着点了点头,而刘宏对于刘备的赞赏就更加浓重了一分。

刘宏看向旁边的张让,问道:“让父可有什么建议啊。”

张让装出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急忙出列说道:“刘将军为我大汉征战四方,为我大汉社稷的安危立下赫赫战功,所以卑职以为,应当要大赏!”

“嗯,玄德为我大汉出力良多,却是要大赏,让父觉得应该赏什么好呢?”

张让略微思考了一下,说道:“卑职觉得,可封刘将军为领军将军,率领五校,中垒,武卫三营禁军,另可封为亭侯,不知陛下觉得如何。”

听到张让的话,刘宏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众卿家可还有什么建议?”

老实说,张让对刘备的封赏确实是不小了,就说刘备本来的裨将军吧,虽说好歹也是个将军,但是只是将军中职位最低的。再说这个领军将军,乃是一个实打实的高级将领,虽然也只是相当于正六品,但是最关键是地率领着禁军三营。

现在的禁军可还没有被分为后来的八营,如今的禁军只有五营,所以这个领军将军足足率领的大半的禁军。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禁军可不是那些郡城兵,而是大汉真正的精锐,所以说如果刘备了这个领军将军,就可以直接统领数万的大汉的精锐之士。

在说另外的那个亭侯的爵位,虽然爵位不高,但是却也是实打实地,是拥有封地,能够让子孙后代世袭的。

但是在这个封赏之中,张让却是耍了一个小小的阴谋,那就是,只要刘备被封为领军将军,那么就要呆在京畿之地,说实话,在京畿之地,一个六品官确实是算不上大,张让完全可以把刘备掌握在五指之间。

所以说,张让的这一招,让刘备给他们带来的影响,降到了最低。

刘宏满意地点了点头,然而就在他打算要正式封赏的时候,冀州牧,车骑将军皇甫嵩却是出列了。

“回陛下,臣有异议,”

刘宏疑惑地看了皇甫嵩一眼,疑声说道:“皇甫爱卿,那你有什么建议?”

皇甫嵩躬身说道:“陛下,如今黄巾之祸虽然已经平定,但是在一些地方,仍旧有黄巾肆虐,残害百姓,危害我大汉社稷。”

刘宏也是凝重地点了点头,稍显严肃地说道:“那皇甫爱卿,你可有什么办法啊?”

“陛下,何不将黄巾之祸中有功的义军将领,封为一方县令或者太守,这样既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剿灭黄巾余孽,又可以治理地方,安顿百姓,岂不是两全其美?”皇甫嵩说道。

此时的刘宏哪里还不知道皇甫嵩的意思,笑着说道:“皇甫爱卿,你可是想让玄德担此重任?”

“陛下英明,刘将军本就是义军出身,如今手中恰好有一支劲旅,正可为朝廷扫平余孽,倘若让刘将军在京畿为官,岂不是浪费?”皇甫嵩笑道。

仔细地想了想,刘宏大笑着说道:“嗯,皇甫爱卿果然聪慧绝顶,好,就从爱卿的提议,但不知要派玄德去何地呢?”

皇甫嵩早就已经考虑过这个问题,胸有成竹地说道:“陛下,如今汝南的黄巾十分猖狂,陛下觉得若何?”

“嗯,汝南乃国中之郡,确实十分合适,”刘宏微微点头说道。

“刘备听封!”

“微臣在!”

“今封裨将军刘备为讨寇将军,汝南太守,都亭候,助朕扫平汝南黄巾,还我大汉一个清平盛世。”

刘备激动地说道:“臣遵旨!”

……

但是没有人注意到的是,文官队列中,太傅袁隗的身躯微微颤了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