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之昭烈再兴
37624200000067

第67章 收降黄巾

刘辟投降之后,那么一切的事情就变得简单了,稍微跟刘辟嘘寒问暖了一阵之后,刘辟就被关羽派去招降上蔡城中的龚都了。

而且关羽为了体现出对刘辟的信任,只是让刘辟带了自己的几个贴身亲卫之后,就让他赶往上蔡了。

对于关羽的这种做法,张飞显得非常不放心,毕竟刘辟只是刚刚投降,根本不能判断出他是否忠心,现在就草草地放他离开,只怕是会一去不复返。

但是关羽只是轻轻一笑,说道:“此人虽能力不显,但是为人忠义、刚正,绝不是那种朝三暮四的小人,所以三弟不必担心。”

然而刘辟果然也没有辜负关羽对他的信任,就在傍晚时分,刘辟就带着龚都,来到了刘备军的大营,接受关羽的招降,就此,汝南黄巾就被了刘备顺利接收了。

次日上午,陈到等人就率领军队进入了上蔡,开始收编黄巾降卒,过程中虽然有些困难,不少黄巾士卒都有点不配合,但是在刘辟和龚都的耐心劝导之下,收编事宜也是比较顺利地完成了,而在就在这时,接到喜讯的刘备,已经从平舆感到上蔡了。

……

“大哥!”

“大哥!”

“到参见主公!”

上蔡城外,关羽等人正站在城门外迎接刘备刘备的到来,刘备笑着点了点头,欣喜地的说道:“这两日真是辛苦各位了,外面寒冷,还是快些进城吧,备想去看看百姓现在如何了。”

就在这时,“躲”在关羽身后的刘辟和龚都鼓足了勇气,站出来对着刘备躬身说道:“罪民刘辟(龚都),拜见刘太守!”

刘备连忙扶起二人,温言说道:“子初,子允快快请起,俗话说得好,浪子回头金不换,如今子初子允能够痛改前非,弃暗投明,实在是一件可喜的事情,而且备看得出来,子初和子允乃是纯良之人,虽然投身黄巾,但却能保持自己善良的本性,实在难得。”

刘辟龚都感动非常,朝着刘备深深一拜,刘备扶起他们,半开玩笑地说道:“子初子允不必多礼,哎呀,这旅途实在劳累,子初子允难道还要让我一直站在这里吹着寒风?”

陈到等人哈哈大笑,刘辟龚都也是尴尬地笑着,连忙说道:“都是我等的不是,来,太守大人请快快入城。”

……

收降了黄巾纵然可喜可贺,但是这善后的事宜也是十分繁杂,为了让大家过一个轻松地年,刘备便顾不上庆祝一番,就连忙在上蔡的府衙召开了一个临时会议。

“子初,这如今上蔡已然被我军接收了,不知其他四城的情况如何了?”

刘辟起身拱手说道:“请太守放心,其余四城头领都是卑职的亲信,今日一早卑职就派出亲卫,传令各城头目来拜见太守,相信再过几日就能达到上蔡城了。”

刘备满意地点点头,说道:“恩,如此甚好,不过接下来的收编事宜可是不能马虎,叔至,说说你是怎么打算的。”

“回禀主公,如今上蔡城中大约有三万余黄巾降卒,另外四城也有将近两万左右,虽然大部分都是青壮,但是大多数都没有受过训练,而且,如果这么多的士卒一下子编入我军,只怕我军也是负担不起,所以到觉得,只要挑选其中的年轻力壮者编入军队,其余遣散务农比较适合。”陈到说道。

刘备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对着刘辟和龚都说道:“子初,子允,你们觉得如何。”

刘辟和龚都本以为自己根本没有资格来商讨如此军政要务,如今刘备突然提问,明显有点手足无措,但是刘辟细想了一下之后,起身说道:“陈校尉所言甚是,那些士卒原本就只是一些务农的百姓,只是家乡闹了饥荒,才自愿跟随卑职的,如今能够重新获得安定的生活,自然遣散为好。”

听到刘辟这样说,陈到满意地点了点头,对于黄巾降卒的事情,问题还是有很多的,毕竟刘备手中的军队,是以关羽,张飞,陈到率领的三个营作为主干,如果黄巾的编制保留,那么刘备军队的主干就会倾斜,那么就会不利于刘备今后更好地掌控军队。

刘备没有征得刘辟龚都的同意,就把黄巾的编制打散,虽然以刘辟和龚都的性格来说,他们虽然不会有什么怨言,但心里难免会有点不舒服,从而影响到刘备军队内部的和谐。

但是如今刘辟亲口说出了要遣散黄巾军的话,那么以上的一切问题都轻而易举地解决了,所以对于刘辟的这种做法,陈到心中十分地满意,就连坐在陈到边上的张飞,都难得的点了点头。

刘备也显然是意识到过这种问题,所以在听到刘辟的话后,脸上喜悦的神色不由地又增加了一分,笑说道:“好,既然这样,那就从黄巾降卒中挑选两万青壮扩充军队编制,叔至,云长,翼德分别挑选两千人,子初和子允则率领余下的一万四千人,领校尉一职,如何?”

刘备这一席话可是把刘辟和龚都吓了一大跳,连忙起身说道:“刘辟(龚都)戴罪之身,怎敢继续带兵,请太守收回成命。”

刘备甩了甩手,半开玩笑地说道:“子初子允说的哪里话,你们二人都是军中良材,如果备弃之不用,那岂不是浪费?而且,备交予你们的这一万两千人,乃是作为分守各城的郡城兵之用,只怕将来还少不得子初子允要东奔西跑往来汝南各城,子初子允到时可不要怪备才好啊!”

刘辟龚都听完刘备这一席略带玩笑地话语,心中全然没有一丝笑意,只剩下感动,他们二人本是戴罪之身,如今刘备却全然不计前嫌,还将汝南全郡的治安防卫的要务交到他们手中,这如何不让二人感动非常。

看着主位上仍旧满带笑颜的刘备,刘辟和龚都再次深深一躬,说道:“刘辟(龚都),谢过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