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之昭烈再兴
37624200000086

第86章 袁绍

袁隗将刘备的要求降低的原因,一方面是他早就看穿了刘备的小把戏,而另一方面,也是顾及到袁术的颜面。

毕竟在袁隗的心里,与袁家将来最合适的家主是非袁术莫属,虽然袁绍本身也不差,但是袁绍毕竟出身比较“低贱”,如果由袁绍出任袁家的家主,只怕说出去不怎么好听。

而且袁术自小就十分要强,如果袁绍当上了家主,那么袁术心中必然不服,只怕到时让他仍旧执着于家主之位,和袁绍争权夺利,到时非得把袁家搞得四分五裂不可。

袁隗的哥哥袁逢,也是顾虑到这一点,所以在世之时就将袁绍过继到了袁成一家,以便将来袁术能够更加顺利地当上家主之位。

座下的袁绍和袁术哪里不知道袁隗这样做的原因,当然了,袁术心中自然是欣喜异常,虽然说这次只是一次平常的族议,但是对于已经是把自己当成“准家主”的袁术来说,这可是一次难得的确立自己的威信的机会,所以在族议一开始的时候,袁术就表现地十分强势。

虽然后来袁绍的发言让他微微有些丧失颜面,但是袁术心中明白的很,对于一个上位者来说,一般都有强势和包容的两面,对于敌人,要强势,对于自己人,则是要包容。

虽然他和袁绍不怎么对的上眼,而且袁绍还在众人面前拆他的台,抢他的风头,但是袁术却是没有丝毫的生气,心中反而有些窃喜。因为袁绍这样做,确是给了他一个难得的机会,来让他表现自己的包容一面的机会。

而且更重要的是,之后袁隗为了更加扩大他此次在众人心中确立的威信,还故意帮了他袁术一把,如此锦上添花的一举,怎么会不让袁术欣喜若狂。

……

再反观袁绍的那一边,如果按道理来说,此时的袁绍应该是有些抓狂才是,但是出人意料的是,袁绍心中却是没有丝毫的不快,心中反而是有些窃喜。

其实,袁绍天资聪颖,在他尚且年轻的时候(历史上没有精确地写出袁绍生于几几年,但是袁绍是跟曹操同一个时代的,所以我就参考了一下曹操的年纪,就当袁绍比曹操大上两岁,就是公元一五三年生,如今三十二岁好了,若有不当之处,多多担待了),就已经知道父亲根本就没有将他立为下代家主的打算。

但是,袁绍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但是他心里十分清楚,如果要靠在袁氏族内的影响力来与袁术争夺家主之位的话,那时怎么也做不到的,毕竟他的出身摆在那里,而且像袁氏这样的大家族,对于身份是极为重视的。

如果再加上袁逢和袁隗的偏袒,他袁绍根本就没有一点胜算,所以,袁绍就想出了另一个办法,那就是“自立门户”。

当然了,此“自立门户”非彼“自立门户”。

其实就是袁绍想用自己在外界的影响力,来左右家族的决议。恰巧的是,那时候正是东汉统治最为黑暗的年代,宦官专权愈演愈烈,残酷迫害以官僚士大夫和太学生为代表的党人。

袁绍当时因为母亲去世,自称在家中隐居,表面上装的不同宾客,其实却是在暗中结交党人和侠义之士,比如大名鼎鼎的“八厨”之一张邈,还有许攸等等,还与党人领袖陈番,许膺过往极密,经常帮助党人避难。

但是袁绍的动作的确是有点太大了,使得宦官得到了风声,但是袁家毕竟是天下豪门,势力极大,宦官也是不好直接对袁绍下手,只好放点风声恐吓了一下袁绍,但是袁绍仍旧不为所动,继续支持党人。

然而袁绍的十余年的苦心果然是没有白费,就在年前,黄巾起义爆发之后,朝廷被迫取消的党禁,大赦天下党人,那些侥幸活下来的党人,当然不会忘记袁绍当年的救命之恩,所以现如今,袁绍的名声已经渐渐成型了……

所以袁绍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将他自己的声名扩散到家族之内,但是令他失望的是,他的一系列的行动根本就没有起到丝毫的作用,然而就在他愁眉莫展的时候,袁术提议要对付刘备的事情,却是传进了他的耳朵里。

精明的他,立马就感觉到了这是一个机会,一个增大自己声势的机会。

袁绍对于刘备,可以说是了解的十分清楚,就在刘备刚刚在战场上扬名的时候,自小就喜欢结交豪杰的袁绍,立马就盯上了刘备。

所以,袁绍靠着自己独特的人际关系,从各个方面得到了刘备的第一手资料,在他仔细地解读了刘备的资料之后,袁绍就看出了刘备身后所隐藏的巨大潜力,因为无论是军方,官场都有人帮刘备撑腰,而且更重要的是,当今陛下似乎也是对刘备稍稍有些“情有独钟”。

而且如今大汉的许多高级将领都已经十分年迈了,但是年轻的将领基本都没有什么能力,大汉的军方高层已经到了一个青黄不接的地步了。但是刘备却是一个异数,仅仅只有二十三岁的他,在黄巾之战中立下了巨大的功劳,被许多大汉高层将领所看重。袁绍一眼就看出来,这刘备将来必定是大汉军方的顶梁柱。他若是能够得到刘备的鼎力支持,将来这袁家家主之位还真不一定是谁的。

但是袁绍虽然是十分想要结交刘备,但是刘备却是因为各地军务而行踪无定,所以袁绍也只是对刘备“神交已久”罢了。

但是这次刘备和袁氏的提议,却是给袁绍提供了机会。

刘备虽然拥有一条锦绣的前途,但是如今的他尚且羽翼未丰,怎么可能承受地了袁家这样的庞然大物的冲击,所以说,此时的刘备已然是陷入了绝境。

如果自己在这个时候伸手帮了他一把,帮助刘备度过这个艰难的时刻,那么以刘备的为人,这种雪中送炭的恩情,是绝对不会忘记了。那么在将来,刘备就将是他最为厚重的后盾。

因为这样,袁绍才会力排众议,帮助刘备达成和袁氏的谈判。

走出正厅,抬头看着由院墙围城的那一片天空,袁绍仿佛已经看到自己在上面翱翔的身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