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之昭烈再兴
37624200000097

第97章 再入京城

看着手中的圣旨,刘备的脸上再一次露出了疑惑的神色,这封圣旨并不是刘备原先所期盼的刘宏的遗诏,竟然是少帝下的诏书,而且诏书的内容,竟然是让刘备进京听封,而且封赏原因,还是去年征伐颍川黄巾一事。

对于这道圣旨,陈到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刘备是有功没错,但那也是去年的事情了,去年的功绩为什么要等到今年才封赏呢?而且,去年刘备之所以没有得到封赏的原因,大部分都是因为朝中各大家族的阻挠,毕竟刘备的迁升,的确是妨碍了他们的利益。

但是现在少帝刘辩刚刚登基,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安抚好朝中的大臣和各大家族,来稳定朝局才对,可是在这个非常敏感的时期,少帝为什么要做封赏刘备,让各大家族心中不爽快的事情来呢。

就算少帝如今年幼,做事还不能考虑地十分完满,但是他身后的何进可是混迹官场多年,他可不会不知道其中的利害吧。

而且,如今的朝政应该都是在何进的掌控之中了,此时的圣旨,应该是包含了何进的阴谋。

但是不管这道圣旨其中暗含了什么关系,刘备此次的进京之行,是一定要去的,封赏不封赏倒是在其次,在圣旨之中,还提到了让刘备参加灵帝下葬文陵的仪式。

不过陈到担心的却不是圣旨之中暗含着的阴谋,而是之后的董卓进京。

没错,如果按照原本的历史,在灵帝驾崩的不久之后,代表外戚势力的何进和司隶校尉袁绍等人就密谋除掉宦官势力,但是却没有得到何太后的允许。

于是,何进便诱董卓以好处,以圣旨的名义召董卓立即进京讨伐张让,并以此来胁迫何太后。

但是之后的事情却是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外戚势力与宦官势力同归于尽,董卓率兵进京之后废除少帝,拥立年仅九岁的刘协为帝,排除异己,崩坏朝政,独揽大权。

如果刘备碰巧赶上,那么以刘备的脾气,看到董卓如此破坏大汉的根基,不跟董卓拼个你死我活才怪呢。但是如果靠刘备现在实力要跟董卓硬碰硬,实在是有点困难。

所以在这一些列事情发生之前,陈到必须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能让刘备全身而退,也能让刘备保全实力,不然今后的群雄逐鹿当中,实在是占不到一丝的先机,特别他首先要面临的,就是汉末前期实力,除董卓以外最大的袁术的威胁。

然而就在陈到苦思冥想的时候,坐在主位上的刘备带着一脸的坚定地说道:“云长叔至翼德,回去准备一下,明日我们便启程进京……”

还没等刘备说完,座下的关羽就凝着脸说道:“大哥不可,若是事情真的是照叔至所说的那样,那么整个京城都基本是在何进的掌控之中了,虽然大哥与何进之间并没有多少利益上的冲突,但是此次圣旨其中疑点颇多,若是何进真的要对付大哥,那么此次进京之行,大哥真的要慎重对待啊。”

而旁边的张飞,终于是忍不住了,大声说道:“真是气死俺了,我大哥身为皇室宗亲,如今更是大汉的皇叔,那何进匹夫算个什么东西,竟敢算计我大哥,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大哥,只要你一声令下,俺就带着麾下四千骑军杀进京城,看那何进匹夫还敢不敢耍这些阴谋诡计!”

“翼德,休要胡说!大将军乃是当朝重臣,对我大汉忠心耿耿,怎么可能是那种小人。再说了,当年备刚刚到汝南上任的时候,大将军在朝中也是频频为备说话,怎么可能会无缘无故算计于我呢?”刘备说道。

“大哥,你不要被他那副道貌岸然的样子给骗了,向他们那样的大家族的人物,哪个不是表面上一套暗地里一套。而且,就在先帝和大哥密谋的计划之中,就有把外戚消灭的目的,所以何进完全有理由对付大哥啊。”张飞说道。

听的张飞的话,刘备轻轻一笑,说道:“我与先帝之事,除了我们之外,根本不可能会有其他人知晓。”

“话虽如此,但还是小心为好,叔至,你以为如何。”关羽仍旧皱着眉头,看着陈到说道。

看到众人的目光都聚集到自己的身上,陈到轻轻说道:“前番有先帝遗命在先,所以我等早已做好了带兵入京的准备。但是,不知何故,先帝已然放弃了原先的计划,所以到以为,我等也应该果断放弃原定的计划。

但是此去京城,前程未卜,我等已无害人之意,但是却不能无防人之心,所以到觉得,我等可与主公轻装入京,然后让可靠之刃带领一部军队,暗中保护,若是京城有变,也好接应我等。”

听的陈到如此说道,关羽和张飞都是同意地点了点头,但是刘备,却是显得有点犹豫不决,说道:“可是叔至,无故调动军队乃是大,虽然如今汝南防务都在备的掌控之中,但是如此大规模的军队调动,绝对是瞒不过汝南袁氏的。虽然我等汝南袁氏的合作还算愉快,但是我等与之的关系本就有点僵硬,若是他们利用这件事情大做文章,只怕我等不是还没走进京城,就已经被判罪了吧。”

面对刘备的担忧,陈到摇头一笑,说道:“主公无需担心,此次少帝继位,外戚的实力大增,如果今后在无人压制外戚,不难想象何进的势力会发展到什么地步。这点东西,主公知道,那些大家族心中也是明白的很。

虽然那些大家族联合起来的政治力量的确实可以和何进有的一拼,但是最关键的是,何进掌握着京畿之地所有禁军的指挥权利。

正是由于这股强大的军事实力的压迫,那些朝中的大家族根本不敢和何进正面硬抗,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外戚的势力一点点的壮大。

所以在这个时候,那些大家族定然是迫切需要一股军事势力来制衡外戚的禁军,而主公手中的两万精锐,绝对是那些大家族的首选。

所以在这个时候,袁氏之人怎么会做那些,将我们推向外戚势力的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