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民族主义
37788800000029

第29章 俄罗斯政府对民族主义的调控(5)

国家和政府的态度部分地决定了当代俄罗斯民族主义的命运。在上个世纪90年代,民族主义成为俄罗斯最有影响的政治和社会思潮,但在新世纪中它已不可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纯粹的民族主义政治力量,特别是极端民族主义力量对俄罗斯的政治和生活都不可能产生决定性的上述学者的观点参见颠覆作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不断增强,说明了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填补社会转型所形成的意识形态“真空”。因为民族主义是全体国民都可以共同分享的一种精神财产,是蕴藏在国民心灵深处、某种程度上来说超越了其他意识形态分歧的思想情感,因此它在特定时期可以成为整合多种族、多元化社会的黏合剂。在俄罗斯没有形成稳定的国家意识形态,政治发展仍处于错综复杂的局面之时,民族主义思想可以发挥凝聚全民族,使整个民族保持精神上的大体一致,防止国家进一步解体的作用。不过,俄罗斯的民族主义团体在理论上并没有实质上的创新和建树。而且俄罗斯境内虽然总共有将近200个民族主义性质的政党和团体,但人数并不多,总数在13万人左右,对社会构不成重大影响。此外,俄罗斯最近十多年的社会发展历史使得俄罗斯的民众对于民族主义,尤其是极端民族主义的危害性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因此,民族主义政治力量始终不能在俄罗斯获得巨大发展,也因此在俄罗斯出现纳粹式政党上台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俄罗斯民族团结党的发展历程,包括后来的解散和分化的事实,也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民族主义中的某些思想,尤其是极端民族主义的思想对于俄罗斯的社会极具危害,历史经验表明,民族主义的思想观念如果贯彻到政策中,那么如果不是表现为“残酷血腥的法西斯独裁,就是表现为****体制”。极端民族主义者宣称要消除民主制,恢复****,回归民族自闭,挑唆同非俄罗斯族人的民族争端,反对俄罗斯加入世界市场。

这些原则都与现代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发展轨道背道而驰。尽管全球化确实给像俄罗斯这样的晚发型国家带来了许多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但问题的解决需要各方面的努力,绝不是依靠闭关锁国的方式就可以一劳永逸。俄罗斯政府也看到了这一点,对于俄罗斯的民族主义政党及社会生活中的民族主义、极端民族主义团体等开始了有步骤地系统化整治。

第三节 国家的适度调控对民族主义的影响

任何一个民族国家都不可能彻底摆脱民族主义的影响,“如果民族主义是不可能的,那么民族也就不会存在了”。但是国家和政府的相关政策可以对民族主义的发展方向起到一定的引导和限制作用。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民族主义在俄罗斯社会大规模地爆发出来,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内发挥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在我们可以预见的长时期内,民族主义还将在俄罗斯社会中继续存在并发挥影响。既然民族主义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现象,那么国家和政府的任务就是要正确地认识其作用,对其进行适度地调整和控制,尽量趋利避害。以****为首的俄罗斯政府显然对此的认识是比较清醒的,因而对俄罗斯民族主义采取了理智而适度的措施加以引导和控制。而实践也证明了俄罗斯政府的措施切实有效,确实起到了缓和社会矛盾、加强社会团结、促进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

****政府以维护民族利益为根本宗旨,集中主要精力发展国民经济,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的大部分家底,但苏联后期的经济已经处在全面滑坡的过程中,而且俄罗斯也继承了10 000亿卢布的内债和1 200亿美元的外债。就像****总统所说:“(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几乎下降50%……大概这是俄罗斯近二三百年来首次真正面临沦为世界二流国家,抑或三流国家的危险”。俄罗斯成立之初实行的“休克疗法”使国家长期衰退,经济出现了负增长。1989年俄罗斯的GDP还是中国的两倍多,可到了1998年已经变成了中国的1/3。1998年初世界人均年收入大约为5 000美元,俄罗斯的人均年收入只有2 200美元,相差一倍多。但在****总统上台之后,经过了全面系统地整体调整后,俄罗斯经济基本进入了一个稳定的发展阶段。从1999年到2005年,俄罗斯GDP分别增长6.4%、10.0%、5.1%、4.7%、7.3%、6.8%和6.4%。从2000年到2005年,按不变价格计算(即扣除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等因素),俄每年的经济增长率都在4%以上。根据世界银行2006年公布的数据,2005年俄罗斯的GDP(国内生产总值)更是达到了7 700多亿美元,在世界上排名第13位,其人均GDP也超过了5 300美元。西方有些媒体在评论俄罗斯经济的快速发展时,提到俄罗斯经济的巨大推动力主要来自国内能源出口,特别是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给俄罗斯带来了巨大收益。中国的部分学者也认为,对俄罗斯来说,“仅石油、天然气出口占全部出口收入的70%,占国民收入的66%”。每桶石油价格上涨或下降1美元,俄罗斯的预算收入就会增加或减少10亿美元。根据这一论断,俄罗斯官方指出:经过近几年的调整,俄罗斯经济结构已经发生质的变化,石油对俄罗斯经济的拉动占到了1/3左右,而内需的强劲增长才是俄罗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其中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例证就是现今俄罗斯人的手机拥有量总人口仅1.4亿多的俄罗斯目前拥有的手机总量是1.2亿。根据全俄民意调查中心统计的数据结果显示,与1998年相比,感到“难以生活”的人由45%降至21%,觉得生活“还算不错”的人由5%增加到25%,对生活泰然处之的人由24%上升至44%。根据2006年的最新GDP统计数据显示,俄罗斯国内生产水平已经恢复到苏联时期的70%,多年来第一次可以“松一口气了”。经济增长的最显著的成效是大大提升了俄罗斯民族的自信心,从而使俄罗斯民族主义在进入新世纪后开始逐步朝着正常和理性的方向发展。要知道,极端民族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俄罗斯社会产生并有不断发展的趋势,除了我们在之前的两章中分析的几点原因之外,俄罗斯社会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导致俄罗斯民族自尊心受损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在这里,我们还需要进行探讨的一个问题是俄罗斯政府对于极端民族主义的治理是否有效的问题。俄罗斯国内的部分学者在谈到俄罗斯政府对极端民族主义的治理措施时持批判态度,认为政府的态度不够鲜明,过于软弱。对此,笔者有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俄罗斯政府对于极端民族主义的措施是切实有效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成功的。其一,国家确认了极端民族主义的危害性。极端民族主义具有极端和非理性的特点,不仅会对公民的合法权利造成伤害,更加会影响和危害正常的社会机制,最终对国家的政治经济造成破坏。对于这一点,国家和政府一再强调,政府的任何官方文件和宣传资料上对极端民族主义都是持批判和否定的态度的,这就在全社会范围内对实施极端行为的组织和个人起到了警告和防范的效用。其二,从治理的方式上来说,国家对于极端民族主义的治理,以《反极端行为法》为代表,其打击对象是极端组织和极端行为,并不针对个人。其目标并不是要彻底消灭极端民族主义,而是要将极端民族主义基本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不使矛盾进一步激化。事实证明****政府的这一举措是明智的,政府对极端民族主义态度明确,但在方式方法上讲究策略,其治理结果是极端民族主义的组织和行为被基本控制住了,并没有在全社会范围内爆发出来,也没有对整个社会造成破坏性的威胁。从这一点上来说,俄罗斯国家和政府的调控措施是成功和卓有成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