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汉语文化语用学
37981200000048

第48章 语用的体现关系(2)

第四,“复指”的语用理据

与复指有关的句式(宋玉柱,1987)的形成与选用,也说明贯彻说话人意图的作用。

例(7)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例(8)这本书,我非常喜欢它。宋玉柱说,“复指成分”(“这”、“它”)之所以会出现,是有它的修辞上的原因的。

我们的话从这儿说开去:为什么这样修辞呢?宋没有往深处说。其实,这正是说话人的意图导致了复指句式的形成。一看长句子就会更清楚:

例(9)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

宋说,上一例句子本来可以不要“这”,让前面三个偏正词组组成的联合词组作主语,“是……保证”作谓语。现在为了突出这个主语,用“这”指代一下。“这”无论从意义上看还是从语法地位上看,都是与其指代的成分相一致的。在这里,我要问的是:为什么重复回指一下呢?说话人怕自己说了三个词组之后听话人有所淡忘———前面说的词组越是多,听话人越是有淡忘的危险———给听的人来一个重复指代,帮助听话人总结一下前面的主语部分。说话人的意图就这样得到了强调。

第五,语用否定句更有语用理据

否定句式的选择也可能有语用理据:不用语义否定,而选“语用否定”,往往是说话人企图否定对方的隐含意图。

语用否定的结构是:第一部分是说话人否定对方的命题(语义上的操作),这仅是说话人次要的、过渡的手段,第二部分是说话人提出自己的纠正命题,在这个纠正命题里,否定对方的隐含意图(语用上的操作),这才是说话人否定的重点,真正的落脚点。也就是说,采取这样的语用否定并非真的在对方提出的命题的真值上表明自己的否定,而是针对着对方的隐含意图或言外之意发出否定。这是语用介入句法的很典型的一个例子。

例(10)

语境:两人在辩论。

甲:看来你刚才说的就是你的全部论据了。

乙:不是全部,而是论据的一部分。

乙并非对“你刚才说的是论据”提出否认,而是否认甲那种推理方式———以一概全。我们知道,(部分,全部)形成荷恩级差(形成荷恩级差的条件请见本书第一章第四节的第一部分),当甲说“全部”(论据)的时候,是想将乙的部分论据当成乙的全部论据,以便在辩论中占上风,也就是说,甲的隐含意图是将乙的另外一些很有分量的论据抹杀不顾,乙不能忍受的就是这个。于是,乙用纠正命题“而是论据的一部分”来否定甲的隐含意图。

上面提出的这个语用否定的结构是受了沈家煊有关语用否定分析的启发的。按沈家煊的考察(1993),“‘语义否定’是否定句子表达的命题的真实性,即否定句子的真值条件。……‘语用否定’不是否定句子的真值条件,而是否定句子表达命题的方式的适合性,即否定语句的适宜条件(felicity conditions)。……否定语句的适宜条件往往就是(但不全是)否定语句的隐含意义或言外之意,即非真值条件的意义。”

他将语用否定分为五种:

一是否定由“适量准则”得出的隐含义,例子之一是:不是基本属实,是完全属实。

二是否定“有序准则”得出的隐含义,例子之一是:中国的足球健儿没有屡战屡败———他们是屡败屡战。

三是否定风格、色彩等隐含义,例子之一是:他不是什么“非正常死亡”———他是自杀!

四是否定“预设”意义,例子之一是:张三才不后悔搞语言学呢———他搞的是文学。

五是否定语音或语法上的适宜条件,例子之一是:

———哦,你有便秘(mi)。

———我没有便秘(mi),我有便秘(bi)。

其实,“语用否定”仍须在第一部分里在形式上否定对方命题的真值条件:

不是基本属实。

中国的足球健儿没有屡战屡败。

他不是什么“非正常死亡”。

张三才不后悔搞语言学呢。

我没有便秘(mi)。

只是在第二部分里说话人必须提出自己的纠正命题。否则,那就真成了语义否定了。

2.说话焦点改变是句式变化的语用理据

说话的焦点,就是说话人在话中强调的主题。

第一种情况,一般主谓句变为主谓谓语句。

例(11)知道这件事的人不多。(主谓句)

例(12)这件事知道的人不多。(主谓谓语句)

例(11)说话的焦点放在“知道这件事的人”上,因而用了主谓句。例(12)把话题变成“这件事”,“这件事”成了说话的焦点,因而变成了主谓谓语句。可见是语用的需要(改变说话焦点)带动了句式的改变。换一个方式提出问题:为什么同样的意思要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呢?回答是:强调的主题不同。

第二种情况,常式句与倒装句的形成与选用,也可能受说话焦点改变的控制。

例(13)你真棒!(主语在前,谓语在后)

例(14)真棒啊,你!(倒装)

主谓倒置往往是为了强调谓语(“真棒啊”),或者急于说出对听话人的评价(谓语)。这种情形下,评价是压倒一切的,急于说出来的,至于是谁(主语)能得到这个评价,那以后再补充。这显然是在贯彻语用目的:说话人的注意焦点变了。

3.语境干涉是句式和句式变体选择的语用理据

语境干涉,是指语言性环境或非语言性环境对语言符号的使用(说与写)上的制约与限制(但并不因此有什么消极后果),理解(听与读)上的帮助与推动。语境干涉大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语境对语言符号的使用(说与写)有强制、制约作用;

第二,语境对语言符号的理解(听与读)有帮助、推动的作用,语用推理就是在语境上展开的;

第三,语言符号的信息量和意义(语面的或隐含的)就是在语境中得以澄清的;

第四,语境对说话人有特殊要求与限制。

语境可以化为非语言环境与语言环境。篇章、上下语(文)是语言环境。

廖秋忠(1994)指出,“篇章对句式和句式变体选用有制约作用。一个极为明显的例子是发问的句式对回答的句式的制约,特别是对正面回答的句式的制约。”

例(15)

语境:一次长途电话。

———是《现代外语》编辑部吗?

———是,您哪位?

———我是湖南的×××。

在这里一般不可能用“湖南的×××是我”这样的句式来回答,因为前面的问题是“您哪位?”。如果前面的问话是“湖南的×××是谁?”,答话可以用“湖南的×××是我”或者“是我”。

再谈篇章对句式变体选用的制约。廖秋忠说,“所谓句式变体是指一对或一组能表达同样命题内容或具有相同的真值条件的句子,例如汉语里的主动句与被动句和(或)‘把’字句可以认为是同一命题的不同句式变体。”可以举出的一组句式变体的例子是:“我弄破了那本书”、“那本书被我弄破了”和“我把那本书弄破了”。虽然它们表达的命题内容相同,但在具体运用中却受到篇章因素的制约。

现在我们看看篇章如何制约被动句的选用,也就是说,被动句有什么样的语用理据。我们回头看看例(6),即廖的原例子,就会发现,这一段话有个话题,便是“杨献珍”(如何如何)。从此开始,整篇的句式就受了这个话题的牵制,受事(从语义关系上说)“杨献珍”总是处在话题位置(语用理据),也即处于被动句的主语位置(句法现状)。

4.隐含意图也是形成和选择某些句式的语用理据

按理说,说话人的隐含意图和上一个项目“贯彻说话人意图”是形成和选择句式的同一个理据。但是,隐含意图对于语用学来说是个核心概念,为了强调,便专辟一个项目来讨论。

第一类情形,某一些句式的当初形成和后来的选用,是有隐含意图的。这样的句式便有语用理据了。如“……才……呢”,便是这样的句式。

例(16)

语境:甲向乙打听电脑的售价。

甲:没有一万拿不到手,对吧?

乙:486才8000多一点呢。

乙说的话的真实含义是“你估价高了”或者“根本用不了一万”。在广州,满天飞的广告上,常常看到这样一句:“……才……元”。那藏着的意思是说,我用这个价钱卖给你,是太便宜了,是最低价钱了。

第二类情形,“只……”等等句式

广州各家电视台的商业广告里经常出现这样的非主谓句:“只卖5000元”。那背后的意思是:5000元是便宜价。

5.表述重心影响句式的形成与选用“表述重心”与“说话焦点”是不同的两个概念。说话焦点是放在句子话题的位置上,总是在句首,而表述重心虽然也是说话人注意的重点,也具有焦点意义,但其位置却不一定在话题的位置上,即不一定在句首。显然,表述重心是说话人对自己意图的强调与安排,因此这是语用性质的。宋玉柱认为有如下一类的连谓式(1988),它们由主谓词组充当第二个谓语成分,表述重心就在主谓词组上。

先看这类连谓式:

例(17)小王搞技术革新信心不足。

例(18)我干这件事顾虑重重。

上面这样的连动句型里,第一个动词短语可以放入介词框架内(在……上或方面),处在从属的地位;而另一个动词短语,即第二个主谓词组,则处在主要的地位,作了谓语,构成主谓谓语句,于是构成连谓式的一个组成部分。上面的两个句子成了:

小王在搞技术革新方面信心不足。

我在干这件事上顾虑重重。

上述句子中的主谓词组(“信心不足”等)并非陈述前面的主谓词组(“小王搞技术革新”等),而是陈述句首的主体词(“小王”等)。现在我们可以发现,这些例句的表述重心都是在主谓词组(如“信心不足”等)上,前面的动词词组是说明在哪一方面是如此。正因为这样,如果去掉动词词组,句子在结构上站得住;但是如果去掉谓语词组,句子就不能成立了。例如:

小王信心不足。?小王搞技术革新

我顾虑重重。?我干这件事

也就是说,在“小王搞技术革新信心不足”这类连谓式中,说话人心目中,表述重心是在第二个主谓词组(如“信心不足”)上。表述重心就是这类连谓式的语用理据。

6.语气和口气是句型的形成与选择的语用理据

口气是不是语用问题?当然是。我们在本书第三章第五节中讨论过口气,对它的概括是:有词语因素,有合适的语调和声、气、息,有隐含意义,也是一种言语行为,更是一种情绪、态度与评价。所以,如果口气参与了句型选择,便是语用问题。

猜度疑问句就是语气与口气参与了问句的句式。

按黄伯荣、廖序东的意见(1988),采用猜度疑问句时(如“屋里还有人吧?”),“说话对事情已有初步看法,但是还不能十分确定。如果用陈述句说出来,怕失之武断;如果用一般疑问句说出来,又嫌不能表达略有所知的口气。因此就宜于用猜想的语气说出来,希望对方证实一下自己的看法。”这一段话便是地地道道的语用分析:说话人的心理、意图明显地干预了句法。

综上述,某种句型的语用理据可能是:贯彻说话人意图,说话焦点的改变,语境干涉,隐含意图,表述重心,语气和口气,等等。很可能这些理据并没有罗列完全。

三、语用介入句法的另一种形式:消除歧义

汉语界对于这个问题讨论得比较充分,高见连篇,本书就不必在此耗用篇幅了。关于这个方面,大家的一致意见是:消除歧义的方法是依靠句内语境、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和社会语境;语用分析对歧义的消除也最为有效,它可以消除语义和句法消除不掉的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