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孟子说:“造箭的人难道不如造铠甲的人仁爱吗?造箭的人唯恐箭不能伤人,制甲的人唯恐甲破人受伤,想法截然不同是由他们的职业决定的。专为人求福多寿的巫师和专为人制棺材望人早死的木匠也是如此。所以,一个人选择职业不可不持谨慎的态度。孔子说:‘住在仁德的地方才好。经过选择却不住在仁德的地方,哪能算聪明?’仁,是上天赐的最尊贵的爵位,是人们最安全的住宅。没有阻碍却不去行仁,这便是人们不聪明的地方。一个人不仁不智、无礼无义,那就只配当他人的仆役。当了仆役却又耻于为他人所役使,那就好比造弓的以造弓为耻,造箭的以造箭为耻一样。要是觉得可耻,不如去行仁。行仁的道理如同射艺一样,射箭的人先端正自己的姿势然后发箭,箭发而不中,不去埋怨胜过自己的人,只是返回来从自身寻找原因罢了。”
[延伸阅读]
本章最大的看点是孟子提出的“术不可不慎”的问题。
造铠甲的人怕自己所造的铠甲保护不了人,而造箭的人怕自己所造的箭不能够伤害人;医生怕自己的医术不高明救不了人,而棺材店的老板却怕没有人死,棺材卖不出去。这并不是因为造箭的人和棺材店的老板不如造铠甲的人和医生仁慈,而是职业使他们各自产生不同的心理状态,或者说是职业心理在作怪。
所以,选择职业一定要谨慎。正如孟子得出结论说:“术不可不慎。”
从另一方面来说,假如大家都把孟子的话听进去了,谁还愿意去开棺材店或殡仪馆呢?谁还造军火的呢?
因此,社会分工和职业选择同时存在着。
尽管有“干一行,爱一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说法,有“职业无高低贵贱之分”的教育和宣传,但是,教育和宣传的事实本身就说明了职业之间确实有差异存在。强调无高低贵贱之分,正说明有高低贵贱,只不过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个人有不同的衡量标准罢了。比如说,孟子所提出来的造弓箭的人和卖棺材的人的问题,你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造弓箭的人是为了让你去射杀如桀纣那样的不仁之人,卖棺材的人是为了让你死后尸首有安放之处,不也是仁吗?所以,造军火、开棺材店也都是可以选择的职业。
那么,不可以选择的职业到底有没有呢?
当然也是有的,比如说走私贩毒、开妓院****、行窃聚赌、杀人越货!
归根到底,还是孟老夫子的那句话:“故术不可不慎也。”说得实在高明。
八
[原文]
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①。大舜有大焉②,善与人同③,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④,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⑤。”
[注释]
①禹:相传上古时代治水有功的贤君,他接受舜的让位建立夏朝。拜:即拜首。后来便沿用为行礼的通称。
②有大焉:有,同“又”。焉,语助词,此在句末作兼语,等于介词“于”加代词“是”。
③善与人同:即与人同善。
④耕、稼、陶、渔: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舜为帝前曾经从事过种地、烧制陶器和捕鱼等各种劳动。
⑤与人为善:与字有两说,一是偕同,和别人一起;一是赞许、帮助。朱熹《集注》云:“与,犹许也、助也。”两解都可通。
[译文]
孟子说:“子路听到别人指出他的过错,便表示高兴;夏禹听到有益的话,便向人拜谢。伟大的舜帝在这方面更伟大,他愿意和别人一起行善,抛弃自己的缺点,吸取别人的优点,并乐于用来行善。从他当百姓时种田、制陶、打鱼一直到当上天子帝王,没有哪个时候不向别人学习的。吸取别人的优点来行善,就是赞许、帮助别人行善的好作风。君子的所作所为没有比和别人一起行善更伟大的了。”
[延伸阅读]
通常,我们主张与人为善,意思是善意地帮助他人。这与本章的大意虽密切相关却有着些许的区别。
孟子的与人为善就是与别人一起行善,而这种与人一起行善的前提是吸取别人的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子路正是闻过则喜的典范,听到别人给自己指出过错就高兴。此外,夏禹也是这方面的模范,他只要一听到别人对他说有教益的话,不仅高兴,而且还要行上一个大礼。当然,比起子路和夏禹来,大舜的“与人为善”就更为高明了,不但高兴、下拜,还要切实吸取并付诸行动,这就等于同别人一起行善了。
从闻过则善,闻善言则拜,到与人为善,尽管程度有所不同,其实质是一样的,这就是善于吸取别人的优点而改正自己的缺点。
但是,现实中要真正做到“与人为善”也是非常不容易的,究其原因,最根本的一点是没有宽广的胸襟和肚量来处理人与我之间的关系,莫说与人为善,就是闻过则喜也是难以做到的。就算能做到的,也只是徒有其表罢了。
九
[原文]
孟子曰:“伯夷,非其君不事,非其友不友;不立于恶人之朝,不与恶人言;立于恶人之朝,与恶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①。推恶恶之心②,思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③,若将浼焉④。是故诸侯虽有善其辞命而至者,不受也。不受也者,是亦不屑就已。”
“柳下惠不羞污君⑤,不卑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厄穷而不悯。故曰:‘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⑥,尔焉能浼我哉?’故由由然与之偕而不自失焉⑦,援而止之而止。援而止之而止者,是亦不屑去已。”
孟子曰:“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隘与不恭,君子不由也。”
[注释]
①涂炭:比喻污秽不堪的地方。涂,污泥。炭,炭灰。
②恶恶:前一个恶(wù),厌恶。后一个恶(è),恶人。
③望望然:抛下不顾的样子。
④浼(měi):污秽。
⑤柳下惠:鲁国的大夫。本名展获,字禽,因他的食邑在柳下,谥号为惠,所以人们称他为柳下惠。在儒家著作中,曾多次将他与伯夷等贤人并列,誉为有德行的人。
⑥袒裼(xī):露臂。裸裎(chénɡ):露身。
⑦由由:自得的样子。
[译文]
孟子说:“伯夷不侍奉不够格的君主,不交往不够格的朋友,不在恶人的朝廷里做官,不和恶人谈话。他觉得在恶人的朝廷里做官,和恶人谈话,就好比穿戴着上朝的衣帽坐在污泥和炭灰之中一样。把这种厌恶坏人的心思推广开去,他和乡里平民在一起,如果那人的帽子没有戴正,他便会愤愤然离开,好像将会被玷污一样。因此,各国的诸侯尽管用好言好语来聘请他去做官,他却不会见。他之所以不会见,是不屑于去俯就他们。”
“柳下惠不以侍奉恶滥的君主为羞辱,不以自己的官职卑微为低下;进身任职不隐瞒自己的才干,必定按照自己的原则办事;不被上面任用也毫无怨言,处境极端困难也不忧伤。他说:‘你是你,我是我,纵然赤身露体地站在我旁边,你又怎么能玷污我呢?’所以他能自然地与他人共处而不失常态,别人挽留他留下,他便留下。他之所以被挽留便留下,是不屑于离开而已。”
孟子说:“伯夷的心胸过于狭隘,柳下惠的态度又太不恭敬。狭隘和不恭敬,贤德的君子是不会这样做的。”
[延伸阅读]
尽管伯夷、柳下惠德行高尚,但秉性还有缺陷,正如孟子所言,一个真正的君子,应该按中庸之道来行事处世。
行事处世的道理,孔子也很有心得。为了加深弟子们对“贪欲”与“刚正”的理解,孔子故意提出了一个明确的观点。
孔子说:“我没见过刚正不屈的人。”
郑邦说:“我们同学中的申枨是刚正之人。”
孔子说:“申枨贪欲,怎么可能刚正呢?”
冉季问:“如此说来,应怎样理解‘贪欲’与‘刚正’之间的关系呢?”
“如上所说,‘贪欲’则不‘刚正’,‘无欲’则‘刚正’。换言之,无欲则刚,贪欲不刚。”孔子说完,接着问:“在现实生活中,有无欲则刚、贪欲不刚之人吗?”
石作蜀说:“我是秦国人,秦国有一个叫荣玉的邑宰,他****极强,时常****美女。几年前,他刚到一地赴任不久,便有三位女子联合起来,和持刀携剑的丈夫一起冲进衙署找荣玉算账。荣玉吓得魂飞魄散,不敢露面,只好委托差头代他向三对夫妇道歉,并分别付100两银子作为谢罪礼,此事才勉强作罢。这说明荣玉是贪欲美色而不刚毅之人。”
任不齐说:“我家居楚。在楚国叶地,有一个富豪叫公冶产,喝醉酒之后,恶性发作,一连杀死两个仆人。二位仆人的父兄皆去衙署,向沈诸梁(即叶公)告状,强烈要求叶公为民做主,报仇雪恨。公冶产一看事情闹大了,立即派大管家送给叶公一名貌若天仙的仆女和1000两银子。叶公却没有理会,而是立即派差役将公冶产捉拿归案,并于当天的集市上公审。叶公怒问公冶产:‘你无辜杀害两个仆人,又用一名美女和千两纹银贿赂本官,你可知罪?’面对威严的叶公和极度愤恨的黎民百姓,公冶产只好认罪画供。叶公说:‘对杀人犯公冶产行贿的千两纹银,补偿两位死者家属各450两,其余100两银子补偿惨遭伤害的仆女回家谋生。’说完,当众宣判:‘依条律判处杀害两名仆人的公冶产死刑,立即执行!’公冶产被就地砍头示众。黎民百姓无不称颂叶公是个清官。像叶公这样的官吏不就是无欲则刚的好官吗!”孔子说:“任不齐,石作蜀从正反两个方面举例说明了‘无欲则刚’、‘贪欲不刚’的道理。要做一个好人、君子、仁人、清官,必须节制贪欲。否则,一旦陷入无度的贪欲之中,不仅无刚正可言,还会身败名裂、自取灭亡!”
孔子还说:“我和你们都应加强自我修养,努力做到无欲则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