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公孙丑说:“《诗经》中说:‘不能白吃饭啊!’看现在的君子却不种田同样也吃饭,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君子住在这个国家,如果这国君主用他做官,就能使国家安定富有、尊贵荣耀;如果少年子弟跟着他学习,就能懂得孝敬父母,尊重兄长,忠诚事君,讲究信用。‘不能白吃饭啊!’还有比这功劳更大的吗?”
[延伸阅读]
孔子所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和孟子自己所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食于人”的意思是一样的。三者都强调了社会分工和脑力劳动对社会的重要贡献。
在今天,不会有多少人会提公孙丑所提的这类问题了。但二十年前,我们时常可以听到送公粮进城的公社社员骂街的声音:“俺农民伯伯不种出来,你们城里人吃啥?”理直气壮,字正腔圆。二十年前如此,那两千年前呢?
想一想吧,我们也许就可以理解孔子、孟子为什么要反复讲这个道理,尽管在今天看来这个道理是再简单不过。
三十三
[原文]
王子垫问曰①:“士何事?”
孟子曰:“尚志。”
曰:“何谓尚志?”
曰:“仁义而已矣。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
[注释]
①王子垫:齐王的儿子,名垫。
[译文]
王子垫问道:“士该做什么事?”
孟子说:“使自己志向高尚。”
王子垫问:“什么叫使自己志向高尚?”
孟子说:“遵行仁义罢了。杀一个无罪的人,是不仁的;不该是自己的东西而取来,是不义的。该住的地方在哪里?仁就是;该行的路在哪里?义就是。能居住在仁上,行走在义上,(那就连)君子该做的事都齐全了。”
[延伸阅读]
所谓“大人之事备”实际上是指大人已经很有修养了。这里的“大人”指一般意义上的君子,也就是士人的意思。
“士尚志”,士人的修养就在于提高自己的志行,使自己高尚。而高尚的标准就是“居仁由义”。这一段其实并没有提出什么新的东西,还是强调士人作为一个特殊阶层的修身精神,也就是孔、孟所一贯呼吁的“仁义”。
不过,“士尚志”言简意赅地概括了对士人的要求,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是士人的“工作”就是“尚志”然后施行仁义,如果失去了这一点,士人就好像不能称其为士人了一样。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世的读书人,以至于他们一直把“尚志”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把“仁”、“义”作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因此“尚志”成为儒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也为人们所熟知,甚至有很多人把它作为名字所采用。
三十四
[原文]
孟子曰:“仲子①,不义与之齐国而弗受,人皆信之,是舍草食、豆羹之义也。人莫大焉亡亲戚君臣上下,以其小者信其大者,奚可哉?”
[注释]
①仲子:即本书《滕文公下》中所提及的放陵陈仲子。
[译文]
孟子说,“陈仲子这个人,不合乎道义地把齐国给予他是不会接受的,人们都相信这一点,这是舍弃一筐饭食、一碗羹汤的义。人没有比亡失亲属、君臣、尊卑更重大的事了,因为他的小节而相信他的大节,怎么行呢?”
[延伸阅读]
看人要看其根本的大节,不要为小节所迷惑。
韩非子说:“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刘向说:“取人之术也,观其言而察其行”;傅玄说:“听言必审其本,观事必校其实,观行必考其迹。”识人不仅要观察他的行为,也要倾听他的言谈,因为语言是鉴别人的重要依据。
人的思想及情感会通过语言流露出来。一个人的品格是粗鲁还是优雅,会在粗鲁或优雅的措辞中自然而然地流露。生活中多数人谈吐漫无边际,说话不得体,不管别人愿不愿意听,他都一味空谈,最后必然是言多必失。试看那些善于言谈的人,把生活弄得随时随地都很快乐。他们在业余的时间里,可以和他们的朋友或他们的家快快活活地过一个晚上,使大家得到更多的乐趣。这些人在需要说几句话的场合,往往能说得十分得体,恰到好处。因此,善于运用口才的人,在生活、工作中都有很大的成功。
识人,我们不能执著在一点上而失去主要的方面。孔子对识人很有一套,他说:“起初我对于人,是听了他说的话便相信了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听了他讲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这句话对我们识人很有借鉴意义。
三十五
[原文]
桃应问曰①:“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
孟子曰:“执之而已矣。”
“然则舜不禁与?”
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
“然则舜如之何?”
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屣也②。窃负而逃,通海滨而处,终身忻然③,乐而忘天下。”
[注释]
①桃应:孟子的学生。
②敝屣(xǐ):破鞋子。
③忻(xīn):同“欣”。
[译文]
桃应问道:“舜是天子,皋陶是法官,(如果)瞽瞍杀了人,那该怎么办?”
孟子说:“把他捉起来罢了。”
(桃应问:)“那么,舜不阻止吗?”
孟子说:“舜哪能去阻止呢?(皋陶的权力)是有所承受的。”
(桃应问:)“那么舜该怎么办?”
孟子说:“舜把抛弃天下看得如同丢弃破草鞋一样。(因此他会)偷偷地背着父亲逃跑,沿海边住下来,一辈子高高兴兴的,快乐得忘了天下。”
[延伸阅读]
就像我们今天有人问:“母亲和妻子同时掉进水里,你先救哪一个?”或者问:“妻子难产,母亲和孩子只能保住一个,你保哪一个?”一样,上文也是一个典型的道德两难的问题。
一方面,“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皇亲国戚犯法也应与老百姓一样受罚。
所以才有孟子的回答:“执之而已矣。”
但另一方面,如果坐视不管出事的父亲,这又不符合孝道。对一般人来说,这就叫做“忠孝不能两全”,对舜来说,这个道德难题叫做“公和孝不能两全”。我们该怎么办呢?
孟子的解决方法就夸张了,“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屣”,连天子之位都不要做了,弃官救父,隐居海滨。他也因此而改变了自己一生的道路。
在孟子看来,为了做到公孝两全,也的确只有这样做:一方面,作为天子,在天子之位上,只能下令让司法官去逮捕作为罪犯的父亲;另一方面,抛弃了天子之位,他便只作为儿子,故而铤而走险,冒死救出父亲,隐居海滨,奉养父亲,不会因失去天子之位而感到遗憾。
在今天,我们对这个两难问题的回答可就不一样了。因为,我们今天在很大程度上已把个体行为的“孝”归结为私人问题了。所以,“公孝不能两全”就成了“公私不能两全”。如果是这样,那就不难解决了,至少在理论上不难,虽然在情感上还不忍。
更何况,在今天,会有几个人为了父亲而“弃天下”呢?莫说“弃天下”,就是放弃一个局长、处长的官位也舍不得,多半是为了自己的前程而选择放弃父亲。更何况,即便不是为了前程,仅仅因为父亲低微,父亲穷酸而放弃他们的,也大有人在。在这种情况下,这个问题对这种人根本就没有什么“两难”。
三十六
[原文]
孟子自范之齐①,望见齐王之子,喟然叹曰:“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夫非尽人之子与?”
孟子曰:“王子宫室、车马、衣服多与人同,而王子若彼者,其居使之然也;况居天下之广居者乎②?鲁君之宋,呼于垤泽之门③。守者曰:‘此非吾君也,何其声之似我君也?’此无他,居相似也。”
[注释]
①范:地名,故城在今山东范县东南二十里,是魏国与齐国之间的要道。
②广居:孟子的“广居”指仁。如《滕文公下》所说:“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
③垤(dié)泽之门:宋国城门。
[译文]
孟子从范邑到齐国去,远远地看见了齐王的儿子,很感慨地说:“居住环境改变人的气质,奉养改变人的体质,所处的环境真是关系大极了!他和别人不都一样是做儿子的吗?”
孟子说:“王子的住房、车马、衣服多半跟别人的相同,而王子却是那样(与众不同),是因为他居住的环境使他变得这样的;何况居住在(‘仁’这个)天下最宽广的住所中的人呢?(有一次)鲁君到宋国去,在宋国的垤泽城门下吆喝,守门人议论说:‘这个人不是我们的君主,为什么他的声音像我们的国君呢?’这没有别的原因,所居住的环境相似罢了。”
[延伸阅读]
意识由存在决定,而地位则会影响气度。不仅气度,就是一般的气质、思想观念等,也都会影响地位。
所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莫说王子的气度与一般人本来就不一样,就是原本为平民老百姓,甚至出身苦寒低贱如替人看牛放羊的朱元璋,一旦地位改变,做了天子,那气度与精神风貌也会从地下到天上,这就叫做“居移气”。
当然,有所影响,有所改变并不意味着主体自身完全不起作用,像“环境决定论”者所认为的那样,人也会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事实上,我们也看到,有不少的人后来做了皇帝,贵为天子,但怎么也改不了早年做平民、做农民时的习性和脾气,甚至一些特殊的喜好,这就是主体自身的能动性在起作用。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叫做“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所以,一方面,我们不能只看到环境地位对人的气质、气度的重要影响,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忽视主体自身的作用。
就文章来说,孟子之所以喟然而叹“大哉居乎!”,强调“其居使之然也”,其实是为了引出“况居天下之广居者乎”这一句话,是要求大家“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处在“仁”的地位上。而要做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选择“仁”的地位,就不能离开主体自身的作用。这正如孔子所说:“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一方面,居住在有仁厚风气的地方才好,但另一方面,“择不处仁,焉得知?”就是说这种地方离不开人自身的选择。
在这里,我们再一次看到孟子是“祖述仲尼之意”,虽然与孔子“里仁为美”一章的表达方式完全不同,但其思想却是一脉相承而贯通的。“孔家店”的大小老板前后相隔百年,其配合却是非常默契,后世之所以用“孔孟之道”合称二人的学说,正是体现了这种默契配合。当然,所谓配合默契,所谓相互合拍,其主动的方面只可能在于其后的孟子了。在孔子自己,可不知道在他的身后还会有这样一个深得他的意旨甚至超过颜回的“私淑弟子”。而如果他真的有什么“圣灵”,那还不知道有多么欣慰哩。起码可以抵消他“累累如丧家之犬”的劳顿和遗憾,抵消他奔走列国的艰辛。
三十七
[原文]
孟子曰:“食而弗爱①,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恭敬者,币之未将者也②。恭敬而无实,君子不可虚拘。”
[注释]
①食:动词,使之食,引申为奉养。
②币:指礼物;将:送。
[译文]
孟子说:“只给吃而不爱抚,那就像对待猪一样;爱抚而不恭敬,那就像畜养牲口一样。恭敬之心是礼物送上之前就该具有的。只有恭敬的形式,却没有诚心实意,君子就不能徒然地受它的约束。”
[延伸阅读]
孟子对我们提出一个对待父母的态度问题,也就是“孝”的问题。在一般认为“孝道”已淡漠的今天,这个问题在社会生活中当然已没有孟子时代那样举足轻重。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在对老人的奉养漏洞百出的时候,而且,在世人对这方面的问题日益关注的时候,孟子的论述不是警醒了我们吗?
“养而不爱如养猪,爱而不敬如养狗。”这句话具有特别的警醒作用,尤其适用于我们在奉养老人时。
一方面,我们常常看到、听到新闻媒介报道的各种各样对老人大不敬的行为,有时不仅是不敬,甚至都不愿意赡养他们。在孟子看来,我们不仅应该赡养,而且应该满怀爱心,恭敬有礼地赡养他们。如果不是这样,那你赡养老父老母和养猪养狗有什么区别呢?如果你的老父老母如猪狗,那你自己不也是猪狗一样没有人性了吗?何况,如此下去,你自己恐怕也免不了会被下一代当猪狗养。
另一方面,我们也知道,现在很流行饲养宠物,一条爱犬动不动就上万元人民币,甚至有的翻上十倍、几十倍的。所以,有了今天养狗成风、“炒狗”成“疯”的现象。有的人,把狗当做心肝宝贝一般,不仅“养而有爱”,而且还同桌吃“饭”,同床睡觉,恭敬有加;甚至,有的狗吃得比主人自己好,睡的地方也比主人自己睡的地方还要舒服。可见,这已超出了孟子的想象范围,不是“爱而不敬,兽畜之也”,而是“兽畜之也,爱而有敬”了。养狗尚且能够“爱而有敬”,何况奉养自己的父母呢,这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了吧?但遗憾的是,从报道中我们看到,奉养父母“爱而不敬”的人还的确不少。对这些人来说,他们已不是“爱而不敬,兽畜之也”,而是“爱而不敬,不如兽畜”了。换句话说也就是他们待自己的父母连狗都不如。依照我们前面的推论,那他们实际上是把自己也看如猪狗了,或者,干脆说,他们的行为连狗都不如了!
说到这里,必须郑重声明,我们在这里只是理解发挥孟子所说“养而不爱如养猪,爱而不敬如养狗”的意思,绝不是专门针对饲养宠物和“炒狗”的人。我们在此特此声明,以免引起误会。
三十八
[原文]
孟子曰:“形色,天性也①,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②。”
[注释]
①天性:犹言天生。又,朱熹《集注》云,“人之有形有色,无不各有自然之理,所谓天性也。”
②践:与实践之践意同。
[译文]
孟子说:“身体容貌是天生的,只有成了圣人才能无愧于(他的)形体容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