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中国儒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38230700000005

第5章 宣先王教化,弘人道文明(2)

孔子曾把其教育内容分为德行、政事、言语和文学四科,而德行居首,德行的中心就是仁。所以,仁学既是孔子儒学思想的核心,也是孔子教育内容的核心。把德行排在政事的前面,表明孔子已有内圣重于外王、德行重于政事的思想。德行在政事活动中主要表现为对礼的遵从和践履,所以仁德的修养成了践礼和政事的基础。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可见仁德的培养是贯穿于诗书礼乐四教之中的灵魂和根本。

孔子的教育思想,主张学而知之。他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三人行,必有吾师焉。”“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对于学生,他也以好学来要求。他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他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智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不耻下问。敏而好学,是以谓之文也。”同时,他还主张学习的态度要求实、要学思结合。

他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言其余,则寡悔。”“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知、求实、慎思、明辨,是孔子对为学的基本要求。

在教学方法上,孔子极强调启发式教学和因材施教。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所谓“悱”,是思考问题而没有想通的状态;所谓“愤”,是想说而说不出来的状态。只有到这个时候,孔子才加以启发,让学生的思想得以通达顺畅。所谓启发与灌输的区别,不仅是一个方法问题,而且是一个对受教育者主体性和人格的尊重问题。帮助受教育者畅发其主体性、尊重受教育者人格独立的教育只能是启发式教育。而灌输式教育则必然带有教育者的主观性和强制性,实际上是一种强加的不平等教育,是一种****。

有一次,子贡思考出一个做人的道理,便问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说:“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既有肯定,又有提升。经这么一启发,子贡马上引《诗》来表明:“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欤?”孔子见学生能举一反三,便马上表彰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在此,首先是子贡经过深入思考之后主动提出问题,其次是孔子给予引导,尤显其“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之意。

孔子教学方法的另一特色是因材施教,绝不用一个固定的模子铸人。

正因为这样,孔门弟子人才辈出,各色各样,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桃李满天下。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而不同的弟子问仁,孔子的回答便不同,皆有针对性。勇敢进取的子路问孔子:“闻斯行诸!”孔子说:“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诸?”而行为退缩的冉有问同样的话,孔子便说:“闻斯行诸!”他的指导思想是:“冉有退,故进之;子路兼人,故退之。”务必使弟子都能补偏救蔽,向健全的方向发展。

孔子儒学思想的核心是仁学。仁学的内容非常丰富,仁为天地之道,圣人之德,君子之性,庶民之归,其核心是爱人。孔子生活在奴隶解放的春秋末年,他把“仁”作为核心范畴,建立其儒学体系,是对人自身的觉醒和伟大发现。

仁字从二从人,表示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一男一女,二人相爱而结合,则产生了社会的细胞——家庭。由家庭而有父母和子女,进而产生慈孝友悌等伦理关系,推而广之则有君臣上下等政治关系,这就是社会。孔子正是从这一点看到了“仁”对于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地位。更进一步,孔子看到,天虽然不像人一样有言语,却能“四时行焉,百物生焉”,仿佛有感情一样。天地合气,阴阳感应以相与,而万物化生,仿佛也是一种仁爱。与老子以“天地不仁”相反,孔子把天道之健生也看作是一种仁德的体现,从而确定了“与命与仁”的理想。

孔子常把爱好仁德与爱好美色联系起来,希望人们能像爱好美色一样爱好仁德,这种联系不是偶然的。人之爱色,是秉受白天的自然本性,是天地阴阳之气的感应力量,往往沛然莫之能御,是人类最纯真的一种感情冲动,绝不容半点虚伪。天地之道,因阴阳相摩而生生不已仁德流行;男女之间,亦因异性相感而产生爱情,以至于子孙繁衍。孔子把这看作是天地间最美好的事情,希望人们能从这一点上推广开去,泛爱所有的人,以期天下归仁。当然,孔子所说的仁爱,绝不是一种短暂的冲动,而是一种持久、深沉的内在修养,是君子知天命之后的一种自觉修为。人伦之爱起源于男女夫妇,进而扩展到家庭、社会的各个方面,需要主观的自觉和努力。颜回能够三月其心不违仁,是遵从孔子教化,长期修持的结果。

孔子自己“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要求弟子要“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在他看来,仁虽为一种内心修养,却必须与实际行动结合起来,于人事上磨练和体现。他认为,为仁的根本是孝悌,只有先对自己的父母孝顺,尊敬自己的兄长,才能谈其他的礼节。父母与兄长有生育抚养之恩,由于他们的仁爱才有了我,所以对他们报以仁爱是自然的事情,也是为仁的第一步。把家庭中的仁爱推开去,泛爱一切人,是孔子仁学思想的基本思路。他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子贡问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去践履,孔子说:“那就是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要求君子要成人之美,处处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用子夏的话说:“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孔子强调礼乐教化,但以为礼乐的根本在于仁德的修养。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把仁看作是调节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在爱人的基础上,仁德还包括许多内容。他说:“仁者乐山”、“仁者静”、“仁者必有勇”、“仁者不忧”,“仁者寿”。强调一种安泰、达观、不忧不惧,又勇往直前、率性而行的精神修养。

孔子把礼看作是调节社会关系的基本规范。“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所以他要求弟子“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克己复礼以为仁。

子张向孔子问仁,孔子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那就是:恭敬、宽厚、诚信、机敏、慈惠。他认为,“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在五者之中,孔子更强调信的重要性。他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民无信不立。”“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同时,孔子还强调守死善道,杀身成仁的精神。他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者,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又要求保持和而不同、坚守正义的君子之操。他要求弟子“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总之,以爱人为核心的仁学思想是很丰富的,仁爱思想成为历代儒者的基本精神,是儒家学说的精华所在。

诸贤仰圣

《史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于此可见,春秋私学之盛,莫甚于孔门者。

孔子说:“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道义。”六艺几乎囊括了古代所有的文化知识。孔门能有七十二人身通六艺,实在很不简单。《儒林传》说,自孔子死后,七十子之徒散游于各诸侯国,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有的则隐居不仕。故子路居卫国,子张居陈国,澹台子羽居楚国,子夏隐居西河,子贡终于齐国。另如田子方、段木干、吴起、禽滑厘之属,皆受业于子夏之门,为王者师。孔门弟子如此英才汇聚,诚可观也。

孔门弟子中有曾氏父子二人,父亲曾晰名点,曾发表其志向说:“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闻言喟然而叹:“吾与点也!”曾点所志,为师儒尔。曾点的儿子曾参,比孔子小四十六岁,孔子以为能通孝道,故授之业。史载《孝经》为曾参所作。

据说曾参至孝通神,后世奉为“孝圣”。孔子曾说:“参也鲁”,谓曾子天资鲁钝,不够聪明。惟其鲁钝,所以不尚浮华,践履笃实。孔子曾说:“刚、毅、木、讷,近仁。”“仁者寿。”曾子正好具备这些特点。曾参的长寿,或许与仁德修养较好有关。有一次,孔子对曾子说:“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没有追问,而只说:“是!”门人们不解地问:“何谓也?”曾子解释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看来他对孔子的思想领会很深,所以能一点即通。

曾子有很多名言流传下来,他说:“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可见他尤重笃行。他还说:“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可见他不仅善学,而且坚强弘毅,修养极佳。曾子重病时对弟子说:“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这大概是他的遗教和心传吧。

《新语》载,曾子孝于父母,昏定晨省,调寒温,适轻重,勉于麋粥之间,行之衽席之上。《汉志》云:“《孝经》者,孔子为曾子陈孝道也。”

谓《孝经》为孔门孝义真传。《孝经》开宗明义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中华民族有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与曾子的教化分不开。

史载汉代曾有《曾子》十八篇,今亡佚。

孔子十九岁时娶宋国并官氏女,一年后生子名鲤,字伯鱼。

孔鲤也是孔子的弟子,孔子曾以“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来教育他。孔鲤恪守庭训,鲁哀公以币召之而不仕,不幸先孔子而死。据传孔鲤的前妻无德,“妻不可化,乃出之。后妻贤,生子及。”孔及又称原宪,字子思。子思出生不久,伯鱼去逝,其母守节抚孤。子思的遭际类似孔子。子思享年六十二岁,曾困于宋,作《中庸》。《中庸》发挥孔子的中庸思想,颇为宏富,后儒谓得圣学神髓。

孟子曾受业于子思之门,后来成为亚圣。子思承上启下,后儒奉为述圣。

有人认为《礼记》中的《表记》、《坊记》也为子思所作。《汉书·艺文志》著录《子思》二十三篇,今亡佚。

子思早年亲承孔子教诲。有一次,孔子正独自喟叹,子思问:“您是否担心子孙不加强修养,将来对不住祖宗?或者是羡慕尧、舜之道,而又恨达不到呢?”孔子说:“小孩子怎能知道我的心志呢?”子思回答:“我曾听了您的教导,正在不懈努力呢。”由此可见,孔鲤后妻或有孟母之贤,其善教若此。孔子晚年得此贤孙,当不胜欣慰。

子思少时,孔子便去逝了。从此,子思乃事学于曾子。《圣门十六子书》云:“子思从曾子受业,诚明道德,有心传焉。乃述父师之意,穷性命之原,极天人之奥,作《中庸》一书,以昭来世。”宋元以降,《中庸》成为四书之一,后儒奉为儒宗圣典。朱熹说,孔门中惟颜氏和曾氏得其宗传,曾子再传而得子思,子思担心时间久了会失却孔子真传,于是推本尧舜以来相传之意,质以平日所闻父师之言,互相演绎而作此书;“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他还认为,此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善读者玩索而得之,则终身受用不尽。

子思说:“道伸,吾愿也。今天下诸侯其孰能载?与其屈己以富贵,不如抗志以贫贱。”其志节若此。鲁缪公多次求见子思,欲以为相国,皆遭拒绝。据孟子说,缪公屡派使者问侯子思,每送厚礼于他,子思很不高兴,反而把使者赶走。他以为这说明缪公不是喜欢他的才能,而是把他当犬马喂养。《论语》载:“子思问耻,孔子日:国有道,谷;国无道,谷,耻也。”孔子认为国家无道而出仕是可耻的事,所以子思终身不仕。史载子思读书怀独行君子之德,义不荀合当世,终身空室蓬户,褐衣疏食不厌,死后四百余年,而弟子志之不倦。

孔子生前,曾以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为弟子分类,德行为四科之首,而颜回又为德行弟子之首。司马迁为孔门弟子作传,首列颜回。颜回字子渊,鲁人,少孔子三十岁,品格高尚,学识渊博,最得孔子之意,后儒推之为七十二贤之首,尊称“复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