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甲午兴国
3856500000022

第22章 一举成名天下知

首先感谢逆天兽和亡灵神主童鞋的打赏!

在东亚的历史长河中,牢牢把持主导地位自然是堂堂皇汉,以它为核心,形成了璀璨而别具一格的中华文明圈,朝鲜、安南、琉球等国共奉天朝,深受影响。这些跟班小弟,无论天朝皇帝如何更替,俱臣服恭顺,不敢不敬。

有主角,自然就有配角。遍数东亚,惟日本可担此责。这个三等残废组成的国家,在贫瘠弹丸之地上,妄自尊大,自号“日出之国”,部落酋长更是美其名曰“天皇”。无他,实力不如对面老大,名号上怎么也不能弱了气势。

严酷恶劣的生存环境、先天身体条件不健全,使得这个国家从中正平和的儒家思想中,

蜕变出一个“大和魂”的民族特性——极度的自卑又极度的自强。这个矛盾而极端的民族,潜藏着的便是欺软怕硬。老大强,便驯服,老大弱,打黑拳,很像《变形金刚》里的红蜘蛛,时时想着篡位,时时被打得抱头鼠窜。

万历二十年,自誉为爪牙锋利的丰臣秀吉,觉得万历老大不务正业,吊儿郎当,很好欺负。悍然通过入侵朝鲜,企图迁都北京。结果,日本数百年精华毁于一旦,东亚气运自始至终都不曾改变。

斗转星移两百余年,皇汉萎靡,成了通古斯奴隶,朗朗神州,黑幕密布。日本矮矬穷则经尊王攘夷,励精图治,开化进取。小小日本也的确得天眷顾,谋臣如雨,猛将如云,再加上一个雄才大略的睦仁,竟有鼎革兴盛之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此消彼长之下,日本将清国视为强国之基石,几度挑衅,几度收手,至甲午时,已然准备布置完毕,开始搅动数千年不曾移位的东亚气运。

赵承业的出现,中断了原本的历史进程,气运的天平,似乎在华夏列祖列宗的庇佑下,回到一片朦胧混沌中,不在飞速的靠向那个被赵元首称之为“根号二”的民族。

…………………………

寄托着国民殷盼的联合舰队,自黄海铩羽而归,在第二游击队的护卫下,步履蹒跚的进入佐世保。

联合舰队八沉,四伤,伊东佑亨司令官以降,殉国官兵近三千人。这场史无前例的惨败,在第一时间,就已经传遍。翌日清晨,各大报馆就刊登紧急号外,甚至还派出穿着白色丧服的报童,沿街奉送!

哀嚎遍地,举国痛哭,朝鲜战场上的节节胜利在海军的溃败中,了然无声息。驻防各地的陆军进入紧急戒备状态,官兵一律回营待命。各式各样的人物开始奔走勾连,在这场大意外当中争取利益。天皇皇宫、首相官邸,出现了以浪人为主的请愿团体,一个个举着号外,哭喊震天,声泪俱下,奉请明治天皇陛下,广派陆军,大举征伐!

此时,日本就如热锅,国民就像蚂蚁,纷乱得一塌糊涂。

国民们都以为联合舰队惨败的始作俑者是海对面的支那水师,并不知五色旗舰队之事。日本高层对此守口如瓶,这个神秘的敌人,究竟是清国的援军,还是另一个敌国,根本不得而知。无法可想之后,外务大臣陆奥宗光,紧急约见各国驻日公使,探询五色旗详情。

各国此时已经从各自的渠道了解到出现在大东沟的五色旗,并开始全球性的大追寻。直到大连失陷的消息由被驱逐的商船传出,大家才明白,这支五色旗竟然入侵了清国,于是各驻清使馆霎时间热闹起来,公使们使遍浑身解数,企图了解到更多关于五色旗的内幕。

笼罩在赵承业及五色旗身上的谜团,渐渐被揭开。西方列强不在意什么前宋历史八卦,更加关注这支军队出自何处、战力、装备、组成,以及在东亚这场风云际会中会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日本却实在有些矛盾,这个国家卑微的历史中,海对面有两个王朝对其影响甚深,唐与宋。五色旗的主人号称前宋赵氏,这让大日本的宋粉极为尴尬。

日清战争,日本国于广岛设立大本营。西洋式会议室内,从南向窗户向外望去,就是波光粼粼的濑户内海,点点白帆星罗棋布,海鸟起起落落,鸣声悠远。

在座的人,却无心欣赏窗外的景色风光,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担忧,写满了紧张。

陆军大臣、陆军大将、伯爵大山岩,海军大臣、海军大将、伯爵西乡从道,海军军令部长官、海军大将、伯爵桦山资纪,陆军参谋兼兵站部总监川上操六中将,海军参谋中将子爵中牟田仓之助,运输通信部长官步寺内正毅大佐,天皇侍从武官陆军少将岗沢精……

除了在朝鲜督导作战的山县有朋陆军大将,为国喋血的联合舰队司令官伊东佑亨中将外,明治时期的名臣重将,开化二十年精华,全部集中于此!

他们正襟危坐,正在等待着更为重要的人物。

侍从武官陆军少将岗沢精突然笔直的起立,大声唱名:“天皇陛下幕僚长织仁宫亲王殿下,天皇陛下大本营总钦命官伊藤博文首相大人到!”

所有人长身而起,整齐的四十五度鞠躬,大山岩、西乡从道等资历深厚的重臣也不例外。织仁宫亲王作为天皇的代表摆在这里,伊藤博文更是大权在握,明治天皇已经对他授以全权,日清战争,由其一言而决!

两人都是一身黑色礼服,联袂而入。伊藤目光闪动,精悍而敏锐,亲王殿下亲切的笑笑,双手虚按,示意大家入座:“陛下本欲亲临,无奈听闻联合舰队的消息,御体不适,特命我替之而行。”

西乡从道、桦山资纪等海军将领,顿时坐不下去,起身鞠躬,正要开口,却被伊藤博文阻止道:“西乡君,不要道歉,不要表罪,联合舰队的战况不是今日的重点!”

伊藤博文抢在亲王之前出声,相当失礼,不过众人均不以为意。亲王自己也没有意见,他本就是个压阵的人物,不具备任何决断的权力。

在这里,真正的话语权掌握在五十三岁的伊藤博文手上!在这个日清战争出现意外的关键时候,他也没有过多的客气,就这么双手撑在圆桌上,站在亲王的身边,当仁不让的道:“陛下已经允许,追加三千万军费!诸君,这场事涉东亚百年大势的战争,帝国要坚决的打下去!东亚的领导权,帝国志在必得!”

这个消息让所有人均感振奋,川上操六和还有寺内等年轻一些的军官,个个脸色涨得通红的挥舞着拳头,激动的站起来大声道:“大日本帝国万岁!天皇陛下万岁!”

唯独败军之将桦山资纪担心的道:“那五色旗赵氏……”

“五色旗赵氏正是我们的机会!可以预见,支那必将集中精力对付赵氏,对于帝国,多半会选择和谈了吧。毕竟支那是个重于内,轻于外的落后国家,帝国与赵氏相比,支那更需要维护自己的统治!我们要做的,就是继续前进,为将来的和谈撷取最大的筹码!”伊藤博文不愧为此时的东亚第一政治家,其直觉判断之准,之锐,当时无出其左右。

“话所如此,但赵氏的舰队依然是个威胁,帝国海军不堪再战,须得防备赵氏封锁朝鲜,致使帝国陆军转运不济。”大山岩撇着眉,认为清国即使对付赵承业,也不过是陆战,赵氏完全可以让舰队横行海上,阻止帝国继续经朝鲜渗透。说穿了,赵氏毕竟是汉人,绝不会眼睁睁看着帝国入侵,从大东沟的举动就可看出端铎。

伊藤博文信心满满的回道:“诸君,支那这个国家,大家都了解,攘外安内!所以,它绝对会选择与帝国和谈,至于赵氏,我们可以选择收买,合作!我们共同的敌人是清国!小村君与大鸟君,会启程前往辽东,与其接触试探,并了解其真实实力。无论是清人还是宋人,他们都是哪个老大帝国的子民,秉性不会有太大的差别,他们仍旧沉浸在当初的上国迷梦中,他们不知民族,不知国家,不知科技,不知这是个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已然不同!”

首相大人侃侃而谈,众人听得聚精会神,不管阵营如何,事关帝国崛起,日本的菁英们都选择团结奋进,一致对外。

“露西亚西伯利亚大铁路就要通车,这么一个庞然大物即将卷入远东,我们必须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遇,实现陛下宇内御极之夙愿!黄种人之鼎革,帝国之兴盛,皆操于诸君之手,拜托了!”织仁宫亲王适时的起身,僵硬的鞠躬道。

与会诸人,神情激动,伊藤博文待气氛稍缓,严肃的道:“奉陛下御令!即刻组成征清第二军,由大山岩将军为军长!即日前往朝鲜,海军抽调舰船随行护航!各部务必协同一心,奋勇报国!”

甲午之战,终于在赵承业的扇动下,开始偏离轨道……。

东亚大势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北京城东交民巷,自1860年《天津条约》签订,列强各国陆续在这一带择址作为公使馆,负责对清外交,可谓北京城洋人糜集的地方。

欧格讷爵士亲自将莫理循送出公使馆,这位在中国游历的爱丁堡医学博士,此刻还不是泰晤士报的驻华记者,那著名的《一个澳大利亚人在中国》还未成书。

他听闻了甲午战事,及辽东出现几百年前宋王朝后裔起兵复国的消息,突发兴致,求助公使馆,希望前往一游。

列强都急于了解五色旗的具体情况,无他,只为那神秘强大且来历不明的军队。只是受限于中立,各国都无法派出官方人员刺探情报,派间谍又担心事败后,造成这个未知势力的敌意。

英国无疑更为着急一些,因为甲午战争实际上是为不列颠帝国挑选遏制北极熊的小弟,现在冒出个莫名的势力,自然相当关注,何况这个所谓赵宋的势力,还有一支强大的海军!莫理循的到来,欧格讷爵士正好与其一拍即合。

两人商定,将以莫理循医学博士的名义,组织一个民间医疗团体,往辽东进行人道救援,掩护英国政府欲与赵承业接触的企图,至于成员,大家都懂。

时刻注视着英国举动的各国列强,有样学样,一场声势浩大的,由各国洋人组成的救援团队,纷纷登场亮相。

辽东半岛瞬间成为全球人民一家亲的典范之地。

PS:因为工作性质,老熊的时间时常不能自己做主,更新上有时无法保证,也没办法请假,请大家多多体谅!另外,那个催更12000字,实在实在……老熊估计只能干看着了。

真的请大家多理解,生活不易啊!另外,还希望大家多多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