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孟子学院-孟子的仁政思想
38594300000022

第22章 把员工当做朋友

“原文”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伊。(《孟子·告子上》)

“译文”如果君主把臣下当手足,臣下就会把君主当心腹,君主把臣下当狗马,臣下就会把君主当一般不相平的人,君主把臣民当泥土草芥,臣下就会当仇敌。

孟子指出了君与臣之间的关系,只有君主把臣民当做手足,那么臣民才会对君主死心踏地。运用现代管理学中,可以理解为领导要把员工当做朋友,员工才可能对公司死心踏地。

俗语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人,即使是天才,也不可能样样精通。所以,他要完成自己的事业,就必须善于利用别人的智力、能力和才干。作为企业管理者,要最大限度地调动下属的工作积极性,最好不要把自己和员工定位为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而要把员工当做自己的朋友,这样他们才会在关键时刻助你一臂之力。

人是一种感情动物,他必须时刻进行感情上的交流,他需要获得友谊。在迈向成功的道路上,要想坚持到底,仅仅依靠信念的支撑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友谊的滋润。良好的人际关系会使你获得一种强大的力量和热情,在成功时得到分享和提醒,在挫折时得到倾诉和鼓励,这必将会有助于你心理的有益平衡,从而有勇气迈向新的征程。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商场就是战场,充满着尔虞我诈、你死我活的斗争,根本没有什么人情好讲:其实不然,要想在商场上不被淘汰掉,你就必须懂得广交朋友,善于用“情”,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香港富豪李兆基就非常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这使他的生意也充满了人情味儿,并且获益匪浅。他的哲学是:对长期合作伙伴,一定要让彼此皆大欢喜。

1988年的一天,建筑部的经理偶然向李兆基提及,说承接恒基集团一项工程的承包商要求他们补发一笔酬金,遭建筑部的拒绝。

李兆基便问:“那个承包商为什么要出尔反尔呢?一定有他的原因吧?”

“是的。”建筑部的人回答:“他说他当初落标时计错了数。直到如今结账时,才发觉做了一桩亏本生意。”

本来,这桩买卖是签了合同的,有法律保障,大可不必对此进行处理。

李兆基却说:“在市道不俗时,人人赚到钱,唯独他吃亏,也是够可怜的。法律不外乎人情,承包商是我们的长期合作伙伴,反正这个地盘我们有钱赚,也就补回那笔钱给他,皆大欢喜吧!”由此可见,注重人情投资也会使你获利。无论做什么事,一定要讲点儿人情味。

李兆基之所以能成为亿万富翁,做出那么大的局面,这与他善于运用人际关系技巧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

凡跟李兆基工作过的人都对他赞不绝口,认为他是最照顾伙计利益的好老板。为了取得同事的精诚合作,李兆基给几位重要的管理决策人员一些机会,让他们投股于一些十拿九稳的房地产计划上,让他们能赚到比薪金多几倍的利润。使员工分享业务的盈利,感受做生意的乐趣,对士气肯定会有良好帮助,这是李兆基的一贯态度。

有一次,李兆基就拿出某地产项目的15%让身边的5位员工入股,结果,有一人没那么多钱,只好把股份放弃了2%。

李兆基知道了这件事,在问明原委之后,对他说:“我有机会赚1万,都希望你们赚10万。这样吧,我把我名下的2%股份让给你,股本暂时你欠我的,将来赚到钱,你再偿还给我吧!”于是,大家都赚到了钱。对于李兆基来说,真是本小利大;付出小小的钱,就能赢得一团和气,合作愉快。

对于普通员工,李兆基同样是善用人情,巧妙关怀,挟危济急,赢得一片忠心和无限感激。

有一次,李兆基身边一位任事多年的下属因自己炒楼炒股失败,血本无归,又被证券经纪行迫仓,搞得欲哭无泪,走投无路。

李兆基知道了这件事,也不等对方开口,马上叫来会计,嘱咐说:“替他平仓吧。”

当时李兆基的恒基集团也欠下银行很多的债务,可以说是自顾无暇,而市场又不景气。会计便忍不住问了句:“在这个时候帮他吗?”李兆基说:“就是这个时候,我不帮他,还会有谁帮他?”

这一做法自然是让那位下属感激涕零,做起工作来更加勤恳卖力了。

和气生财,这是李兆基成就事业的秘诀之一。

不论对上对下、对内对外,良好的人际关系有时就是一笔巨大的投资,必然会在你需要的时候给你丰厚的回报。把这种方式用在管理中,处处为员工着想,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待他们,他们怎么能不感动,又怎会不为你卖力地工作呢?

想成为一名卓越的管理者,必须注意加强你所领导的这个集体的凝聚力,并把这种凝聚力潜移默化的灌输到员工心里面去,对此绝不可掉以轻心。你必须把员工当做你事业上的伙伴和朋友,而非你的佣人。要善待他们,让他们以积极,快乐工作的动力。只有这样,你才可能得到他们的回报——尽心尽力地为你工作。

把你的当做事业上的伙伴和朋友不妨从几个方面来实行:

(1)不要任意摆布别人

人是相当独立的动物,即使在他们最高兴的时候也不愿意听人摆布。我们大多数人都是不得不服从领导,因为我们没有选择的余地。因此,你是顶头上司,不要处处耍弄权威,而是应该代之以引导、鼓励等方法。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2)不以争吵服人

不能以争吵服人。你说的情况可能是百分之百的真理,你或许是世界上最好的律师,尽管如此,你也不能使他们心悦诚服,如果他们不想同意你的看法的话。他可能以最荒唐的理由与你争辩,但就是不服你。对此你不要着急,要冷静,想得开朗一些。重要的是赢得他的心,而不是赢得他的理。然后你才有可能使他同意你的观点。但是,不能用无情的逻辑和争辩迫使别人同意你的观点。

(3)正确处理纠纷

在一个企业中,如果有几百名员工在一起工作,纠纷是不可避免的。一个好的领导就需要关心处理这种纠纷。假如他很有警惕性,他就能够预测纠纷,采取措施,把纠纷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或者完全阻止纠纷的发生。你不应偏袒纠纷的任何一方,而应公平对待。

(4)鼓励员工多提建议

当有人提出一个建议时,我们许多人有一种直言不讳的习惯,说这个建议不切实际,行不通。但在这个时候直言不讳地说出自认为是真理的话是完全错误的。你不要立即说他们的建议是错误的。每一个人都有自视得意的理论或见解。所以不要直截了当地说他出的坏主意,这是不得人心。你可以不作任何表态。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让这种建议在不伤和气的情况下自生自灭。这种态度往往会鼓励人们多提建议。即使几个建议都是没有多大用处的,但也许第十个是会带给你重大成果的建议。建议是需要鼓励。如果你不这样做,好的建议将会中断,同时也会阻碍你事业的发展。

(5)防止误会

如果我们要求人们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一下我们给他们的指示,这样就能减少许多误会。所谓沟通思想就是把一个人头脑中所想的东西传到另一个人的头脑中去。你会惊奇地发现在传递过程中有那么多的障碍,你可能解释有误,也可能别人理解有误。这种事情时有发生,但是如果你要求他们复述一遍他们理解的东西,那就可以避免误会的发生,从而增加你和员工的亲密程度。

(6)面对面的谈话

知名的麦克阿瑟将军主张与士兵要常常进行面对面的谈话。麦克阿瑟是盟军发动大反攻的主要指挥官之一。二战是他曾经历过的最大战役。在这种危急关头他仍然认为没有比偶尔找士兵谈话更为重要的了。正是由于这个办法,才使他在战场上赢得了很大的胜利。在你经营企业或公司时,这种办法也会获得同样好的效果。它能拉近你和员工的距离,更加有利于你的工作。

(7)不要吝惜你的赞赏

做好一件事的一半乐趣在于得到别人的赞赏。一个人超时加班当然要得到额外的加班费,但一点点表扬和赞赏与加班费一样重要。我们都盼望被人表扬都希望的行为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赞同。”当你的员工十分出色地完成了你分配给他的工作时,适时给他一些表扬,会让他今后工作得更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