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孟子学院-孟子的仁政思想
38594300000052

第52章 管理是团队的游戏

“原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译文”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的齐心协力。

天、地、人三者的关系问题古往今来,都是人民所关注的话题。如果硬要比个高低的话,在三者中,人和是最重要的,并且起决定因素。论述了三者的关系后,孟子随后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

这两句话都已经成为了我们企业管理的名言。从企业角度出发,一个企业就是一个团队,只要整个团队合在一起就会产生无穷的力量,正所谓“人心齐,泰山移”。所以企业管理者必须注重团队的建设。

管理是团队的游戏,这是新时期的管理者们在金字塔倒塌后,站在一片废墟上的最乐观的回答,他们同时也发现在企业组织中各个团队的建立,使游戏变得更有趣了,更富有创造性。雇员们在得到参与管理的切实满足以后,爆发出了强大的工作热情与干劲,个人业绩有了极大的提高,整个企业组织在各个小团体的集体参与下形成了繁荣于内、“结果”在外的良好迹象。

团队建设在日本的企业经营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甚至成为外界学习与了解日本文化的突破口。的确,日本企业中的这种管理模式与这个民族的特有的民族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这并不意味着团队的结构只能在日本行得通。

二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使这个战败国又屹立于世界经济列强之林,同时也使整个世界为之一震。日本企业在世界市场争夺中的屡屡得手,使人们更想通过其辉煌企业业绩来窥视一下他们企业成功的内部奥秘,终于团队建设的话题又一次被引入了“尘土仍在飞扬”的企业管理界。

人们在组织中看到了如细胞一样的东西,它们本身为组织生命机体的稳定与活力提供着能量,同时又在积极主动地吞食着侵入组织内的有害病毒,维护着组织的健康。

为什么这种团队的存在,会使组织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呢?组织中这些小团队或群体,不具有明确阐述的目标与职位结构,它的真正目标实际上已经被员工内在化了,形成了具有高度的自然性,可能是出于人们之间某些共同的需要,也可能是由于一种共同的利益。这样的组织形式中所包含的精髓你也许会在医院里的手术小组中得到更切实的体会。在团队中,成员之间的个人关系被当做了目的本身,人们在心理上彼此知晓,心照不宣,都理解他们自己是一个群体,代表着一项事业。

在人们结成的这种小团队中,交流的方式被大大扩展了,甚至他们还创造出了自己独有的沟通信号,人们可以是讲与听、写与读这种直接的交流,但也可以是用目光、姿势、摇头、点头、皱皱眉、拍拍背等这样的形式来相互会意,这正如篮球比赛中职业选手出神人化的配合,大有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味道,这显然,使得团队成员之间形成了无懈可击的默契,人际关系已超然于工作关系之外,结成更深的情感组合。

每个人都具有最有成效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在工作中实现心理上的满足的愿望,这也许正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但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那种单凭个人智慧与知识进行发明创造的领域比起爱迪生所在的19世纪来说要少得多了。人们在组织中个人价值的实现、参与感的满足通过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团队、群体而得以实现。在这里人们在展示才华的同时,又充实了自己的知识,奇思妙想的智慧火花正是伴着团队中无拘无束、轻松自如、协调一致的气势而不断闪现的,而正是这些精妙的构思才改变了你组织的面貌。

团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组织机构的最大精简。组织是一个庞大的机体,那种竖着写字的思维方式已被从左到右的新思维所取代。传统的金字塔结构在倒塌之时,也留下了一大堆的麻烦,塔的底座仍然是企业最臃肿的包袱。小团队、群体的组建使规模庞大的组织群体分割成了灵活自如的小块,小块之间有发达的组织,通讯神经相连,使它们互相牵制但又保持相对的独立。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团队的建立使这个群体在时间的推移过程中也有了自己的特有心理现象,正如个人的感觉、意志、动机等心理特征一样,团队的群体心理如舆论、士气、风尚、自豪等也会作用于其中的每一个人,使他们结成了荣辱与共的普遍心理。对组织来说,一个团队就如同一个有着很高工作效率、讲求工作业绩的组织管理人,为组织的发展与创新献计献策,而且从宏观上来看,这样的组织形式也会使人产生简练、明快的组织印象。

管理的真实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的业绩,促进企业的成长与发展,团队无疑为企业组织机体中提供了真正的具有活力的细胞。金字塔的组织机构过去在组织发展中产生过积极的意义,但随着企业机体的新陈代谢,它已经成为了组织坏死的细胞,最终是要被更具生命力的新细胞所取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