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孟子学院-孟子的仁政思想
38594300000060

第60章 选择好合作伙伴

“原文”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

曰:“使齐人傅之。”

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谓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

“译文”孟子对戴不胜说:“你希望你的君王向善吗?我明白告诉你吧。比如说有一位楚国的大夫,希望他的儿子学会说齐国话,是找齐国的人来教他好呢?还是找楚国的人来教他好?”戴不胜说:“找齐国人来教他好。”

“如果一个齐国人来教他,却有许多楚国人在他周围观楚国话来干扰他,即使你每天鞭打他,要求他说齐国话,那也是不可能的。反之,如果把他带到齐国去,住在齐国的某个街市比方说名叫庄岳的地方,在那里生活几年,那么,即使你每天鞭打他,要求他说楚国话,那也是不可能的了。你说薛居州是个好人,要他住在王宫中。如果在王宫中的人,无论年龄大小还是地位高低都是像薛居州那样的好人,那君王和谁去做坏事呢?相反,如果在王宫中的人,无论年龄大小还是地位高低都不是像薛居州祥和的好人,那君王又和谁去做好事呢?单单一个薛居州能把宋王怎么样呢?”

孟子的本意,还是在政治方面,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说明周围环境对人的影响的重要性。从而说明当政治国的国君应该注意自己身边的所用的亲信的考查和选择。从孟子的话当中,我们可以得启示,对于合作伙伴的选择非常重要。

与人合作总是出于双赢的目的,如果因为合作而损伤自己,那就不值得了。所以选择合作伙伴时一定要谨慎。

松下公司在其成长过程中,有过许多合作者,松下在与这些企业的合作过程中,实现了双赢。

松下公司初期的合作有时存在慌不择人的情况,后来则要慎重得多。甚至慎重到近乎矜持了。

松下公司和菲利浦的合作就是典型例子。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松下电器一度十分红火。为了谋求更大的发展,松下决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他两度到欧美考察,寻求合作伙伴。

就当时的情况而言,美国的技术比其他国家要先进一些,技术转让费也不算高,但在经过一番审慎考虑之后,松下先生还是选择荷兰的菲利浦作为合作伙伴。

松下之所以不选择美国公司,是因为有前车之鉴。在当时,有些日本公司与国外公司尤其是与美国公司合作,可是因为双方认识和了解不够,最后以失败告终。因此,松下在选择合作伙伴时,十分看重对方的经营风格和公司的品格。

当然,这并不是说美国公司有什么毛病,而是因为存在一种观念上的差距。在当时,美国很多公司采用这么一种做法,在合作过程中,如果是对方企业出了问题,他们概不负责,他们认为,只要他们自己严格履行了合约,就算是完成了合作,对于对方的经营,他们无义务援手和同情。

菲利浦公司却不同。虽然,该公司也不断谋求与国外的合作,但他们绝不会草率地签个合约就了事。对于松下的合作意向,他们表现得相当审慎,在承诺合作之前,他们对松下电器的现状做了充分的调查了解,然后再作决定。他们的解释是:合作应该使双方受益,应该确保成功,不能贸然行事。当时,菲利浦已经和世界上48个国家的公司有着成功的合作。

菲利浦的这种谨慎品格和作风使松下先生大为感动,进而坚定了合作的信心。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次选择对双方都是非常成功的。

松下牵手菲利浦,堪称合作之典范。

相比之下,现在很多企业在合作上面,就显得太幼稚了。为了搞到资金、技术或市场,很多企业饥不择食,只要是愿意合作的人,来者不拒。

更有一些企业采取欺骗手段,设置圈套,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交流会上,有些企业拿着“虚构”的项目计划书或者可行性报告,吹得天花乱坠,其目的就一个: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