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读本
39091600000004

第4章 学习篇(2)

人的才华有大小之分,也有早就和晚成之别。通常一个人成功了,人们只注意到他当时的辉煌,却不了解他的生活经历。很多著名人士的优异才华是在比较晚的时候才放出光芒的。“大器晚成”就是指这个意思。如著名画家齐白石,青年时期是个木匠,30岁开始作画,40岁以后方显露山非同一般的绘画才能。医药大师李时珍,6l岁才完成《本草纲目》的写作……人在中青年阶段有所成就是符合成才规律的,因为在这个年龄区里,人的生理和心理都已达到完善的程度,年富力强,体格健壮,精力充沛,有较强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基础知识和实践经验也很丰富,通过抽象和概括的思维能力,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会进一步深化,加上具有长时间的奋斗目标和坚强的意志努力,于是就有可能在自己为之奋斗的领域里,有突破性的发现与收获。

大器晚成者在成器之前,都有一个漫长的奋斗过程,都需付出不懈的努力和辛勤的汗水。如果没有这些条件为前提,那么不管一个人的年龄有多大,永远不会有什么“器”好成。青少年学生,正值生命过程中的上升时期,如果再抓住这个时期,努力学习各门功课知识,全面积累实践中的各种经验,这将会对他们未来的成才具有重要的帮助。

列出自己的优点,越多越好。

阅读名人的传记,看看他们是如何奋斗成功的。

认真考虑自己在学习方面有哪些不足之处,并制作一个方案,弥补自己的过错。

学习的加油器正确的学习观

“事半功倍”可以花少的力气获得大的成就,而在学习上你是否犯了“事倍功半”的错误。有些同学在学习上懒散,得过且过;有些同学认为自己在学习,但经常被其他事情所干扰,而耽误了学习,有些同学认为自己天资聪明,但成绩总是不理想。这都与自己的学习观有关,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学习?

天才固然值得羡慕,但并非人人皆具备。即便有了,若不善于使用,也可能一事无成。但只要有决心,谁都可以努力奋斗。我这一生如果做出点成绩,就是因为我从小认识到自己的平凡。在五个姐妹中,我的天资最差,我不服输。如果问什么是我上进的动力?我想,也许正是小时候这种“自卑心理”,促使我养成了埋头苦干的习惯。我闷着头,一心一意要赶上周围那些比我聪明的人们。我曾经在日本小学读过六年书,同学都是日本孩子,打从咿呀学语,说的就是日本话,而我呢?年满七岁才开始学日语。有一次,老师叫包括我在内的几个学生朗读课文后,说了一句:“你们当中,文俊念得最好,这不是滑稽吗?”我年年获得只发给十分之一的学生的优等生奖状。接着我又到圣心学校去学英文。各种国籍的同学都有,不少本来就是以英语为母语的。但她们不用功,所以每月评比,到台上去领取考第一名奖状的仍是我。以后考入清华外语系读英语专业,我也一直不肯落在人后。

我愿做蜜蜂,做蚂蚁,不愿做花蝴蝶,花大姐。

文洁若

经常有人抱怨父母没有给自己一颗天才的头脑,总是羡慕功成名就的人,其实,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从懵懵懂懂的小孩子,到某一领域的成功人士,这期间需要经过一段漫长而艰辛的奋斗历程。文洁若的成功恰恰告诉我们,成功就在于充分应用两件法宝:自信心和意志力。

天才毕竟是少数的,然而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对自己有信心。自信心是建立在客观认识自己的基础上的。有人说,人最大的对手是自己。如果自信心就这么轻易地丧失,就谈不上客观地认识自己,也就不是真正的自己。文洁若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天资不高,自己是个平凡的人,然而相信自己,永不服输,促发她不断地努力,加油。不要因为自己有一些缺点就悲观失望。改变现状,摆脱苦闷的最好办法就是自信。把自信心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成功的光环就会接近你。要战胜自我,超越自我。

“天上掉馅饼”的事情是不会发生的,仅有自信心是不够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习之路需要靠自己来寻找、来开辟。正是由于自己的勤苦劳作,坚持不懈,文洁若获得了成功,超越了自己。对于中学生来说,学习最主要的敌人就是惰性。生活并不总会让我们随心所欲,要想取得成就,就必须战胜自己身上的惰性。初中生的意志力已有了明显地增强,意志的自制力也得到了相应地提高,克服惰性,初中生是有能力依靠自己来实现的。

利用下面的方法帮助自己提高自信心:

(1)总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分别列成两个单子,(2)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每隔一段时间总结一次,在两个单子上进行增加和删减,看看优点增加了多少。

如何学习?

中学生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中学时代是一个人学习的黄金时期,中学时代的学习对人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每个中学生都希望自己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但一个班学生的成绩总有高有低,甚至有的成绩相差甚远。学习成绩之所以不理想,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学习方法、学习策略不恰当的使用。

青青是初二年级的学生。曾因为二门主课和二门副课不及格,而在初一留级重读一年。升入初二,学校里的语文、数学、外语任课老师课后给他补习,爸爸又请家教,一星期七天全部用于学习,可青青的成绩还是没有起色。青青的父母非常着急。据任课老师反映,青青上课从不作笔记,也不回答问题,更不会向老师提出问题,并且上课经常走神,胡思乱想做白日梦,对知识只求一知半解,这样问题越积越多,从而影响了后面的学习。而且青青还有抄袭同学作业的现象。青青的父母认真思考过以后也发现,青青从一年级开始就由他们来陪读,出现什么问题总是先问父母,从未自己先试着解决,出现错误也不纠正,连工具书都懒得查,更不会用参考书或习题集来测试自己的能力。做一件事感到辛苦就半途而废,经常是今天推明天,周而复始,总不会完成计划。尤其是面对单调的背诵,脑子里经常出现“得了,明天再背,反正后天老师才检查”,第二天又想“明天早晨起不来”。

主人公青青之所以学习不理想,一个很大的原因是青青从小就没有养成好的学习方法,渐渐成了习惯,于是影响了学习和身心健康。不良的学习方法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一边派”的学习习惯。比如一边看电视,一边写作业;一边听音乐,一边背单词;一边听广播,一边读书。有这种学习习惯的学生认为,这样可以调节神经,消除单调感。其实不然,一边看书,一边做其他的事情,会使学习者处于一心二用的分心状态。学习过程是接受新知识的认识过程,需要学习者专心致志,一心一意,注意力集中才能感知清楚,记忆准确,思维流畅,想象丰富,使学习取得进步。“一边派”的做法使学习者处于分心状态,不能集中注意力,而课堂学习内容的趣味性远远比不上小说、笑话、电视剧,在这种状态下,人的大部分注意力被学习以外的活动所吸引,学习活动势必受到干扰。由于注意力的分散,作业容易出错,记忆效果差,思考问题理不出头绪,学习效果差。

二、学习无计划。比如由老师推着走,老师怎样讲就怎样听,老师讲什么就做什么;作业留多少就做多少,老师不留作业就不知道干什么。自己没有明确的计划,学习缺乏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再比如,兴趣经常转移,今天数学老师讲得有趣,他就对学数学来了劲头,明天语文老师讲课激发了他的感情,他就对语文课倍加青睐……朝三暮四,蜻蜓点水,全凭一时的兴趣和情绪学习。学习无计划者,目标不明,方向也不明,学习的积极性差,学习的内容不能形成系统,而且学习活动一遇到干扰,就往往半途而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