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降伏其心(下册)
39679000000019

第19章 学佛就是学做人(2)

人都不愿意管别人,也不愿意被别人管,都需要别人的尊重。可是有些人(包括有些牛)生来就是一副贱骨头,就需要别人用鞭子抽打!

有的出家人只会念几部经,混碗饭吃,你让他做一点事,他会做得一塌糊涂。仔细剖析这种人,你会发现实际上他连念经也没有念好。真会念经的人绝无可能不会做人做事。你真的把经诵懂了、诵通了,就意味着你吸收了经中的智慧,你怎么可能不会做人做事呢?经读了,书读了,不会用,只能说明你没有吃透它的思想。

通常我们说一个人“书呆子”,是指他没有领会书中的真实含义。如果领会了,就会运用书中的思想。既然会运用,就不是书呆子。

社会上的人笑我们出家人:一个个傻乎乎的,都入了大定了!我曾经讲过,好多人由于生前浑浑噩噩,内在的智慧没有出现,命终之后,轻一点的就去做孤魂野鬼,严重一点就进入畜生道!因为他生前就没有方向,临终就更不知道去向了。很多人误以为自己是学佛修道的,临终就能到极乐世界。难道你有这个想法就能去吗?有这个想法,有这个欲望,还要知道方向,知道路才行,否则还是去不了。

你知道有一个美国,想去美国,但不知道美国在哪个方向,也不知道路线怎么走,我问你:你怎么去?仅凭你向往美国这个念头就能到美国吗?那只是你的想象而已!

一个人内在潜在的力量,无论是智慧还是神通,一是通过修定力修出来的,二是通过无我奉献引发出来的。入定是往里面挖,就像挖井一样,不停地挖,挖深了,就把水挖出来了,智慧、神通就出来了。

还有一种方法是无我地奉献。什么叫“无我”呢?你把自己交给三宝,交给众生,达到忘我的境界,什么都愿意付出:要力气,付出力气;要能力,付出能力;要什么,就付出什么;不断地奉献,不断地打开自己,你的智慧、神通自然就出现了。

在付出的时候,在往外释放的时候,就如同把一间屋子里的东西不断地往外搬,搬到最后,屋子一定会空掉。“得道”就是在“真空”之后才出现的。“真空”出现了才会产生“妙有”,进一步才会产生“妙用”。

多数学佛修道的人都是小根小器的人,只能采用第一种方法,也就是“打井”的方法,不断地打,不断地打……大根大器的人是采用第二种方法,也就是“奉献”的方法,把心门打开,把里面的东西全部往外拿,往外送,给予、奉献、施舍!一个是寻找,一个是给予。

要想证得圆满的果位,最终必须回到“向外”这条路上,否则最多只能修个阿罗汉果。罗汉的果位就是用“打井”的方式获得的。为什么“六度万行”要把“布施”摆在第一位呢?为什么不把“禅定”摆在第一位,而是摆在第五位呢?

一个从饿鬼道转世的人,一定是一个贪得无厌的人。这样的人来修行,所采用的一定是“打井”的方式。从人道投胎的人,或是从仙道下来的人,通常都很大方,心量广大,很愿意施舍。从菩萨道、佛道再来的就更不用说了,在他们心里,“贪”的念头非常微细,几乎看不到。

畜生道,一是愚昧,二是无知。饿鬼道呢?大家都知道是“贪”。为什么贪呢?还是因为愚昧。如果智慧开了,怎么会愚昧?怎么会贪呢?所以从这两个道来投胎的人,即便修行,层次也不会高,往往都是走小乘路线。如果真能把小乘路线走成功,也不错。但事实上,这样的人不可能达到小乘的果位。因为连最基本的“人道”都没有修好,怎么可能得到小乘果位呢?只有大根器、大心量的人才能修行。

你只想索取,不愿意给予,不愿意付出,你内在的智慧、神通和功德、福报怎么培养起来呢?“培福”不是从索取中培,而是从付出中、施舍中、奉献中培。这些都是前提条件,都要带着“无我”的心态来做。

有人品,没有能力的人,不能重用。因为你交给他的任务、事情,他只会给你搞砸、搞乱。但他不是有意搞砸、搞乱的,完全是出于无意。所以你想对他生气也生不起来。

有能力、没有人品的人,绝对不能用!他只会坏你的事,不会成你的事。也许眼前能帮你成一些事,但最终还是会坏你的事!

大家用人往往都注重人品。没错,有些人的人品确实挺好,可是根本不会做事。他是一个“人”,但不是一个“人才”。他只会把你的事情搞砸了。这种人绝对不能重用,只能给他一个不轻不重的位置,摆在那里,有他没他都行。叫他充充数,呐呐喊,壮壮声势还可以,绝对不能让他独当一面!纵然他有德行,也不能让他独当一面,因为他没有这个能力。

有德有才的人很难找到,这是要讲缘分的。有德有才的人未必会留在你身边做事。这样的人往往都是自己拉一杆大旗,打出一片天下。有才没德的人绝对打不出一片天下。往往有德无才的人,还能打出一片天下来。

我们可以闭起眼睛问一问自己:我属于哪种类型?是有德还是有才?是德才均无,还是德才兼备?还是偏重于哪一方面?

我可以把自己的经验告诉大家:如果你是一个出家人,你可以无才,但一定要有德。你有德,就有护法。如果你光有才,没有德,绝对没有护法。所以出家人最好往德行方面发展。当然,我希望出家人都能德才兼备。但事实上,刀没有两面快的。你们谈一谈你们的想法。

觉西师:师父安排××师开示,有的人不配合……

师:凡是来到东华寺的人,都要叫他讲开示,给他一个施展的机会。不能让人觉得:我想讲,他们不给我机会!不能给人这样的把柄。

为什么过去那些老和尚,大家来到他身边,他都叫大家讲开示呢?第一显得他大度;第二说明他爱惜人才,为了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第三,这也是他淘汰人的方式。你有能力,能适应,就留下;没有能力,不适应,就被淘汰。不是他指着你的鼻子迁你的单,把你赶走。

当然还有一些笨的办法,比如天天让你干活,把你累得半死。你受得了,就留下;受不了,自己就走掉了。这就是为什么寺院香火那么旺,不缺吃,不缺穿,不缺住,还要种那么多田地的原因。

这是一种锻炼人的方法、修炼人的方法、教育人的方法、淘汰人的方法、管教人的方法……它的好处太多了!有时候我想,我既不会教育人,也不会管教人。但是我有一个最有利的“武器”,就是我们东华寺有几千亩地(笑)!让你们天天种地,一天八个小时干活,大家很快就跑掉了(师笑,大众笑)!

外面的人来到这里,也要按这里的规矩办事,不能标新立异。常住安排你做的,你就去做;常住没有安排的,不要搞特殊。你想做,要跟负责人商量,负责人允许了,你才能做。

如果大家来到这里,你一个样子,他一个样子,这就不是一个道场了。道场就要整齐、统一,显得庄严。不整齐,不统一,绝对显不出“庄严”。我们都说军队很庄严、很威武。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它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