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知易行难之北宋倦游
3972100000025

第25章 养殖业

杜棋星却沉默下来,皱着眉头思考。这一动,牵涉的东西太多了,非要一条一条的梳理一遍。

他不顾身侧还有几个人,站起身,来回的踱步,足过了三盏茶的功夫,才回过神来,不好意思的一笑,“周伯父,失礼。”

“无妨,无妨,可有碍难之处?”

“嗯,倒是颇有些麻烦。养些禽鸟,虽是小玩意,却必要备妥许多物事,只怕动静当不会小了。”

“你说说看,但有寒家出力之处,决不言辞。”

“我带的鸟卵,一共有六种,孔雀只是其中一种。这孔雀又分成绿孔雀,蓝孔雀,白孔雀三类。特别是这白孔雀,乃是极为珍罕之异种,天下少有。其形态之美,难描难绘。若是此次能得白孔雀,嘿嘿,一只白孔雀的价格,当不低于一千贯。”

“啊!”一只就一千贯,抵得上五百亩土地一年的收息了。周家父子,周管事,陶婆子齐声惊呼。有了这个白孔雀生利,田地都可以甩到一边了。

杜棋星双手负在背后,昂着头,嘴角含笑。心说,“这个宠物养殖业若能够做起来,只怕要将那彩色蚕的利润远远抛到后面去。”

周礼诚看他如此得意,倒也不以为忤。他早就密切关注着陆家蚕桑业,又派了下人去探听大成齐心堂的庆典,对于杜棋星了解得不少,知道一些他的性子。“贤侄,这件事,你尽管放手去做,万事都有你伯父为你主张,不要顾虑。”

“多谢伯父关照。这一次,与伯父一起来做这件事,定然要办得好看。伯父家门庭高峻,岂是小门小户可比。不使出一番手段来,也显不出伯父家的势派来。嗯,除孔雀外,另有四种禽鸟,分别是玉鸟,鹦鹉,鸽子,七彩文鸟。其中玉鸟有三类,鹦鹉有六类,鸽子有五类,七彩文鸟有四类,加上孔雀三类,合计二十一类。每类卵都带了一百枚,另加上鸽子卵多带了些,总有二千四百枚鸟卵。”

这一番话唧哩呱啦倒出来,直让众人目瞪口呆,如此众多的鸟卵,要是都孵出来,周家就成个大鸟巢了。周家几人满以为养个鸟嘛,能有多难哩,能花多少精力,无非是些新奇的异种鸟儿,养上二三十只。都没想到杜棋星如此大刀阔斧的猛上,似如此规模,当然牵涉颇广,难度只怕当真不小。

陶婆子从袖口里拈出一块帕子,擦了擦头上的汗,“杜老爷,这,这,二千多鸟卵,如何照顾得过来?再者,若是没有母鸟,那鸟蛋如何能孵出小鸟儿?”

“哈哈哈,陶嬷嬷,又不是一次就全孵出来,自然是一点一点的慢慢孵了。这头一次,一样的孵十个,大概二百只小鸟吧。至于孵化的方法,这个我心里自然有数。若是每只鸟卵都得母鸟才能孵化,我这二千多的鸟卵,得孵到猴年马月去了。我自有办法,且不用管。”

周礼诚核计规模如此之大,这收息必然高得吓人啊。他的心意自然是多多益善,开口道:“贤侄只管放手去办。周管事,你与陶嬷嬷,从今日起,其它的事且都放下,只听从杜贤侄安排,务要经办得妥当。”

周陶二人连忙答应。

“这其中事务烦多,需要极多人手。比如,这鹦鹉雏鸟出来后,要喂一种花的子儿,名叫葵花子。这葵花的种子我也带得有,却需要专门的田地人手来种植。也要打造大量的笼子,巢穴,还得拣选谷物制作饲料,如此种种,琐碎繁杂。”

“无妨,寒家世居落星坳,诗书仕宦门庭,贤侄但请放心,这人手不成问题。”

“若是人手足够,这就不难了。陶嬷嬷,你不要怕,这鸟卵虽多,慢慢的来做就是了。我养鸟的法儿,与别家不同。别家都是春天天暖了,母鸟先产卵,再孵小鸟,违了这个天时,这鸟卵就不中用了。我却有一个秘法,不需要母鸟就可以将小鸟儿孵出来。因此上,我养鸟不拘天时。”

陶婆子脑筋还转不过来,好半天才说:“养了一辈子的鸟,还从没听过这种事。新鲜,新鲜。”

“还有更新鲜的呐。若只养鸟,也是寻常。我寻思着,既然来做这件事,不妨连鱼也一起养起来。”

“养鱼?这鱼只到河里去捞便是,何须养起来。”周景松大为惊诧。

“我养的这鱼,不是吃的,却是给人看的,名唤观赏鱼。”

“观赏鱼?嗯,有意思,顾名思义,是好看的鱼吧?”

“伯信果然聪明,闻弦歌而知雅意。这观赏鱼,正是专门给人看的。”

“倒是听说有富人家养得有一些鱼儿,红色鱼儿,白色鱼儿,煞是好看。”

“对,就是此物。在下也带了一些鱼种,都是极罕见的品种。既养禽鸟,不妨也养些鱼儿。这鱼儿若养成了,比那禽鸟还要漂亮,价格不菲。且这鱼儿生长快,子息也多,比禽鸟还要强。”

周礼诚心里盘算,如此一来,只怕每年收息最低也要超过十万贯,头都有点昏了。“就依贤侄,禽鸟鱼儿一起养。”

“好,好,如此就说定下来。只是此事浩繁,还须立个章程。伯父你看?”

周礼诚一摆手,“如此大事,牵涉甚巨,焉可不慎,正该如此。”

当下,杜棋星就讲了齐心堂的章程制度。其实这一套东西,周礼诚已经打听知道一些了,倒也公平合理,并无异议。其中这分成方面,双方经过一番谈判,最后还是按照与陆家的老规矩定下来了。

杜棋星拿出三千贯,周礼诚拿出一千二百贯,成立了大千养殖齐心堂。自然还是杜棋星当大司业。这左司业,周礼诚却让儿子来当了。

众人就在堂中商议细节。

就在周家后花园清静之处,辟出一块大场地,有湖有树,专用于饲养禽鸟。先安排十个女工进去。

鱼类饲养,则要麻烦得多。周家将自家一块大场院清理出来,作为鱼场。场地中需要安置一百个大缸,作为鱼池。也从家中拨出十来个仆佣,专司养鱼。还得要从外面招一些鱼翁。

如此一直议到晚饭时,方才有了些头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