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知易行难之北宋倦游
3972100000004

第4章 烟波号

做船的材料也是个问题,铁,玻璃钢,水泥,这些现代材料做的船,太惊世骇俗了,不合适。低调点,还是用木船吧。杜亚了解一番后,才知道现在中国木船制作业非常发达.

于是指定了无锡的一家老牌木船厂,花了二十多万,订做了一只大画舫,仿古船型,用的是天然的老龄杉木,十六米长,四米宽,载重三十吨。电动机驱动,时速最高二十公里。报废时间六十年,估计保养得好,还能久点。

画舫加装了仿古风帆。船上部分全封闭,涂装黑色漆料,非常低调。杜亚对于这条船非常满意,命名为“烟波号”。

船做好后,先放在无锡。到时间,再用大型载重车运到出发点。

船只是载体,载体有了,剩下就是装东西了。杜亚想到的头一个东西,就是古代制钱。这个可不能少。宋太宗年间的太平通宝,现在的存世量极大,不值钱,杜亚批发搞了五千枚,才花了一万元。五贯啊,作为基本生活费。这些都是零花钱,虽然不贵,也不必带太多。

倒是银锭要多带一些。杜亚买了一批925银,每克不过三元,做成银锭,按古制,约三十克就是一两的小银锭,可兑换一贯制式铜钱。杜亚买一贯铜钱得二千元,买一个银锭才一百元,可要便宜多了。杜亚买了三百多公斤,做成了万两银锭,花去一百万。

宋代银锭是薄平板外形,长方形,短的两边凸出来,长的两边凹进去,有点象鞋垫子。找个工厂用模具加工出来,也不费事。一两的小银锭最多,也做了些五两,十两,五十两的,凑起来共成万两之数,放在一个铁箱子里。

杜亚看着这满箱子的银锭,不禁大乐,万贯家财啊。

此外,杜亚准备了三台品牌的笔记本电脑,三台打印机,若干耗材,以及数千G的移动硬盘。方方面面,各种资料,尽量的多收集,贮存在硬盘里。

一台德国德吉马万能数控车床,当然也是必不可少的。虽然有了数控车床,但有些车床的关键部件,还是非得带不可.因为古代是不可能有材料来生产的,比如,丝杠,轨道,刀具,等等。古代虽有钢铁,但是,古代钢铁的质量达不到要求.

度量器具,也是必须要带去的。长度,重量,容积,温度,气压,湿度,角度,速度,亮度,电量等等,各种量具,杜亚买了一百多种,满满的装了一个大箱子。

古代生产不出来的,但是,又是生产中必需的材料或者工具,太多了,杜亚一时也想不全,只能以后根据实际情况另外设法。

幸而最为重要的两样东西,杜亚没有忘记,电子显微镜,光谱分析仪。

杂交稻种子,这是肯定要带的.特别是三系杂交水稻种.三系杂交,这真的是个复杂的事儿,杜亚不是学农技的,只能照本宣科,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雄性不育恢复系各带了几十斤。复杂也有复杂的好处,粮食种子不易保密,容易被盗,杂交稻种子被盗却无妨,不知道三系杂交的原理,盗去了也无益。

各种农作物的种子都带了一些,反正这些种子重量不大,体积也小,倒是很方便。

最为重要的,当然是杜仲树种。利用优质杜仲树的树叶树皮,萃取杜仲胶,硫化后,制造工业用橡胶,这是整个实用工业体系的基础。

还有一些珍贵的草种树种,也都准备了。

鸽种,带了三样,一样是不惧鹰隼的昆明森林黑,一样是恶劣天气中表现极佳的高原雨点,还有一样是比利时盖尔系的全能鸽王,长途中途短途鸽种都有。血统极为纯正的活鸽种与鸽卵多多的带了一些。还有鸡鸭鹅等家禽,带了一些卵。

家畜嘛,因为个儿太大,吃草吃料的,侍候不过来,太麻烦,都没带。杜亚最可惜的是,奶牛没法带了,成年奶牛的块儿太大.若是只带胚胎,自己也不懂畜牧业技术,实在是玩不转。

一些容易携带的动物卵,比如鱼种,蛙卵,等等,也备了一些,放在一个袖珍小冰箱里。

还有一些现代菌类,酵母菌之类,带了一些易保存的种子。这些菌类,带到北宋,效益就太大了。

如此林林总总,琐碎繁杂,烟波号上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有,整一个诺亚方舟了。杜亚总是突然想起要带个这,带个那的,但画舫载重量只有三十吨,容积也有限,渐渐的堆不下了。

这样子忙了大半年,直到2012年的元旦。

元旦一过,杜亚就来到河南省漯河市临颖县下辖的南街村,全国著名的四大村之一。他在这里学习河南话,也就是所谓的北宋官话,便于日后交流。同时也了解学习一下南街村的运作经验.他对于在河南这里建一个类似的杜家庄,很有兴趣。

南街村呆了一个月,给他很多新鲜的体会,开阔了眼界,很有收获。

把穿越的地点选在哪里.这是杜亚一直慎重考虑的问题.经过近一年的了解与研究,最终决定在开封附近选定一块地方,作为他发家的起步。反复权衡之后,选定伊川县南面的伏牛山河谷地落星坳。落星坳是伊河支流杜康河切割出来的巨大河谷,呈狭长形,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河两岸耕地肥沃,河水丰沛,宜于农牧业发展。东南伏牛山高耸,成为天然的门户,只能由西北之狭小河谷口出入,地势相对闭塞.因为距离伊川县极近,伊川县距洛阳也近,交通也很方便,实在是一个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