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另类官商
3973100000134

第134章 秦淮第一艳

秦良玉笑道:“大人,你和我说这个干什么?”常智光叹口气摇头道:“你介意让我摸下你身子吗?”秦良玉沉默了一会后道:“不介意。”“转身!”常智光在其身后很专业的摸下来,没有,除了首饰,连硬器都没有。

门外有人敲门,常智光开门,白莲朝常智光摇头。常智光会意关上了门,想想后拿出一个信物道:“你的买身契已经毁掉,这边有一千贯钱,你走吧。”“你舍得我走?”常智光笑道:“舍得!”

秦良玉想想咬牙道:“我就是你说的秦良玉,但事实不是如此。我爹爹驰援那小县,是因为那知县是王德新的亲信,州里急令之下才弃州而去。而州里的数千军队无大将,一听说有贼来攻,全部逃窜。致使忠州落于贼手,而我爹爹因此求援不能。但事后忠州承宣使只被降级处理,而我爹爹和兄长却代人受过而死。至于你说的照看我们娘俩是我爷爷曾经的下属,是为东京一名指挥使,上个月暴疾而死。我不属他营地,他为免我沦落,用钱贿赂管事,管事也领情就将我这么放着,但久未收钱,已经开始逼迫于我。适逢安国开运动会,我就逃了出来,为的就是要手刃王德新,为父为兄报仇。”

“其实你爹也算是打了败仗,而且最后结果是两头都没顾上,两名大员身死,百姓被洗劫。身为一名将领却没有点当机立断的魄力。百姓出钱出米养着,不就是希望遇见事的时候,有将领挺身而出。但看这后果……似乎也不算太冤,天下比这冤的人可多了去。”“话是人说的……我原来是想杀了王德新,但是我遇见了你。”秦良玉凑近常智光道:“我为了你,我愿意什么仇都不报。”

“我一个字也不信。因为那上表的根本就不王德新,而是当时右仆射侍郎张居正,也是张居正为使去的忠州。”常智光冷道:“你要杀的是张居正,但没想到他没来安国。而后阴差阳错,你就计划利用陈惠兰认识我,最后和我一起给张居正贺寿,杀了他报仇。”

秦良玉默然一会后道:“我虽是你小妾,但一直有名无份,你想要什么我都可以给你,只要你带我进去。”“你开玩笑!”常智光叹气道:“听话,你走吧。你才多大年纪,年轻漂亮。不值得为了一个身子半入土的人陪葬。”秦良玉一笑道:“好吧,我走。”

常智光心中打了个突,这么爽快?于是喊道:“白莲。”“在!”白莲一直在门外。“秦姑娘身体不适,先送回安国。”秦良玉身无寸铁,而白莲还是有些武艺,而且性子比较警觉。常智光只派白莲还一个意思就是让秦良玉有机会跑路,就当大家从来都不认识一般。至于你将来是死是活,就不是自己所能关心的。

“是!”白莲推门道:“秦姑娘,请!”秦良玉朝常智光一抱拳道:“常大人,我祝你官运亨通,平步青云。”也不等常智光说话,转身就走。“钱也不拿!”常智光摇头,他知道这样性格的女子是不会拿这钱的。

张府有多大?反正是相当的大。门口一面金字招牌写着张府就说明一切。不是所有人都能用金字的。门前迎客最少有二十人,个个精明能干,见了一顶轿子就上前搀扶,而且也有眼力,能一眼就知道来人的身份,还能叫得上姓氏。寿席还得等俩时辰开始,府内正唱着戏,茶水有,休息房有,点心也有,只要你招呼一声,能进得了这地方,绝对不会把你怠慢。

张居正正在书房陪几名大员们喝茶,门外来报:“老爷,门口来了三个女真人。说是他们皇帝久仰张首辅大名,派来给张首辅您贺寿的,还带来了两支成型了的千年人参。”一名官员哈哈一笑道:“张首辅贤名远播,连女真这蛮荒之地也派人来贺,我记得女真人还没拜访过朝廷吧?”“不要乱说话。”张居正微笑。

门房问:“老爷,您看要不要请礼部的人?”“要,请礼部的人接待。但是,这人家是贺寿来,俗话说,来者皆是客。又是远到而来,又携带如此贵重礼品,这酒还是要让人家喝的。我看就麻烦礼部尚书陪陪人家。回头公主来了,引见一下,私事国事两不误。你去安排吧”

王德新一直是联络女真的代表人物,见门房走后在一边道:“合着我意思,公主这策出的太错了,什么帮助鞑靼人对抗女真人。难道是女真人占了我燕云十六州吗?”“此事不得议论。”张居正道:“当今公主圣明,自然有她的道理。”“这道理也是和一群武人议论出来的道理。”于世昌摇头:“太祖一直都是抑武之策,看来到了本朝,却要改改章程。”

“报!老爷,安国知县常大人到了。老爷吩咐的,此人到要告诉您。”于世昌一边酸道:“还是张首辅有面子,老夫去年发了请贴给他,他倒好,直接派光明报东京记者送给老夫一袋土特产,还是京城产的。”“年轻人不懂事,多多磨练就好。”张居正笑道:“这位可是当年太上皇拿来和我相提并论之人,有才有德,将来必然位极人臣。”

于世昌一边问:“常智光都带什么来了?”“一个纯金的大寿桃,足足有两斤,上面还刻了五福之图。”“好,好!”张居正抚须。金桃?恩恩,最少看起来是。最少外表一层是。除非你张居正会把它砸开,否则他就是金桃,实体的哦,里面绝无空心。公主他都敢晃点,何况是一宰相呢,虽然这东西他俗,但是俗也有俗的好处。

身为光明报东京站的负责人,李逸风自然也受到了邀请,这进了张府就给常智光当上了导游:“那个人不得了……”“你已经说了三次不得了。”常智光鄙视:“能不能不用记者的手段糊弄我?几个四品的就让你叫嚣半天。”

“大人,这个可是真的不得了。那位可是前宰相钱挺之的公子,江苏常熟知州钱谦益。”李逸风压了声音道:“只不过这家伙很没骨气,他父亲死后,他被张居正诬陷,和夫人隐居青山乡三年。去年实在没办法朝张居正示好,而后就得了个常熟知州的位置,其人对金石甚有研究,诗词堪称一绝。不过我要说的是他夫人,他夫人比他更加出名,自称河东君,是秦淮八艳之首,也是一人著名的诗人。”

“啊!”常智光惊问:“他夫人是不是叫柳如是?”这女人他认识的,这是某考试的内容。这考试不会考明穆宗是什么人,也不会考马千乘是什么人。会考的是李白、杜甫等等,柳如是自然也没落下。这题目出的常智光到现在也有气,不仅问柳如是号什么,还得默写她的词,还要说她是什么什么家。关于她的考题不仅出现在填空题,还出现在选择题、判断题和默写题中。这教育体制啊,从小风气就以背诵唐诗宋词为荣,常智光父母也没落下,所以常智光打小对诗人深有怨念。更操蛋是,父母望子成龙,小学就择私立学校,没想那面试老师第一件事就是让常智光背诵柳如是的诗。常智光只背了一首“垂杨小宛绣帘东,莺花残枝蝶趁风;最是西泠寒食路,桃花得气美人中。”就接不下去,而后直接被OVER,回家之后,父母伤心之情景让他现在还记得,君子报仇三年不晚,三年后,那所名校的两块窗玻璃惨死在常智光的魔爪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