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另类官商
3973100000157

第157章 年夜议亲事

有道是一朝明君,一朝名臣。一朝昏君,一窝奸臣。反过来说,汉武帝残暴一面完全被其驱逐匈奴的光辉所掩盖,其如果没有成功驱逐匈奴,那他就是暴君,一干臣子奸臣的名头就要落下去。

在安国大学的施工现场,秦良玉提出了张居正心中的疑问。“为什么?”常智光楞了一下回答秦良玉:“就是拉关系啊!这么多实缺的官送到安国面上,大家喝点小酒,有钱一起赚,安国商业协会以后在人家地面上也比较容易。”这是应天府尹和通判给他的灵感。

当地办产业是一条,最好是让这些官员们入股大型产业。这样即使将来他们升了官,也有分红,而后形成一个商业官场大联盟。将来弄几批后,朝廷再想抑商,那就是直接打击官员们的口袋,而商业矛盾则有商业龙头安国商业协会进行调节仲裁。什么,官员没那么多钱?可以找钱庄贷款嘛。

常智光没有张居正和朱玉想的那么深远,或者说是他们把常智光想深了。至于聘请两名太学士也有讲究,这两人身体好,还能活十年八年,两人的门生可是多多。门生再不孝,也不敢和自己老师过不去。请这两个人相当于朝朝廷交纳保护费。

朱玉和张居正要知道常智光这真实想法,恐怕当即吐血身亡。含蓄的人遇见务实的人,吃亏的总是含蓄的人。这朱玉哪怕问上一句,常智光说不定就把真实意图说了,但人家公主含蓄嘛……

安国大学建设由安国第一施工队负责。常智光回到了古代,看盖房子算是开了眼,打好基础后,十几个壮汉一人拿住一根柱子,大家一起使力,把柱子推到定点位置,这房子宽架就算完成。虽然是古代人智慧的结晶,但是常智光感觉不科学,于是就出现了第一施工队。

第一施工队是常智光控股的一家当地企业,其主要就是盖房子和装修,其针对是富裕人群。在初始会拿出设计图。比如沟水朝那里流,比如客厅多大,内屋多大,比如用什么材料。还有创新的吊顶设置,不再是一抬头就能看见瓦片。采光度等等也有标准,创新东西很多,最重要是设计,设计考虑到方方面面,不用落成之后,突然想东挖井,西打墙。

你有要求说完,设计部会拿出图纸给你看,当然如此的服务收费标准自然高。设计部两个负责人都自认为是常智光亲传的徒弟,捞起钱来不会比常智光善良多少。

安国大学是免费设计,成本开工的项目。进度并没有由于报酬不高而降低,相反进展迅速。教学部分在中间,左边是普通教师、后勤的住宿点,右边是教授级带花园的小别墅,前面是学生的居住地,后面是食堂,食堂前还有运动场。

常智光对秦良玉道:“这里将来是培养国家栋梁人才的地方。”

秦良玉笑道:“官人把学费开那么贵,不是拒才于门外?”

“前面几期当然贵,后面就降下来。然后还会有奖学金,成绩优异者可以获得。”常智光道:“否则第一批都是穷孩子,怎么吸引人家的目光?怎么引起朝廷的重视?怎么引起民间的热议。再者第一批都是有基础的人,比起没基础的穷孩子出人投地要容易许多,如果十年后才有出息,这大学还有谁来?这就是品牌效应,再说,地方还是小,要扩建只能一步步来,僧多粥少只能是用钱提高门槛。”

大学金融课程教师抽安国钱庄出色掌柜两名,主要课程是资本的流通、扩大、发展、利用。工商课程是从安国当地优秀场主中选择,主要课程是产业链的建设,原料、加工、销售三部分重点教授。特别是销售一环节,为其重中之重。

安国大学不教人家怎么烧砖头,只教人家怎么卖砖头。企业管理由苏千抽空教授,主要课程是人力资源的挖掘与安排。明律主要教导熟悉大明律法课程,为将来各种官司提供律师。

这些课程中收费最低是医课,分兽医和普通医生。兽医教师由是一名非常有经验的鞑靼人担任,而今商业的发展带动畜牧业的发展,物流农耕养殖行业牲畜众多,对于动物疾病,一直是大明最大的空白。普通医生则是挖脚退休的三名太医,挖这三人可不容易,人家不愿意给出真才实料。

其中最强硬的是居住在东京城内王太医,他最简单观点就是教会学生,饿死自己。医术只传内不传外,传子不传女。常智光开了两百贯月薪没打动人家,大怒之下差点派白莲去绑架。而后还是依靠李逸风帮忙,把其独子拉到赌场,小亏了几千贯,再唆使堵场老板天天去讨债并声言要报官,最后才把其拿下。

常智光不担心其耍诈不好好教导,王太医这人信誉还是好的,答应下来事从来没掉链子。

常智光叹口气道:“唯一问题就是这副校长的人选。惠兰忙着生孩子,其他有能力的都忙着做生意,我又顾不上这头。”

“可以让赵大人负责。”秦良玉道:“官人没事过来看看就行。”

“赵信忙衙门的事,又忙金尊大饭店的事,又忙着和真娘,又要应付苏府,你就不怕他累死?”常智光想想,自己身边还真没一闲人,要么只能是从衙役中选,不过那太不上台面了,这边可是有太上皇加不少官员,而后还会有武将。常智光叹口气:“实在没人,只能是从记者那边抽人过来。”

“李逸风?”这个是记者中的小老大。

“不,东京那边是重中之重,不仅是皇家报,还涉及朝廷、商业等等方面。”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李逸风是集行贿、受贿、打探消息、挖墙角等为一体的全面发展人才。当然圈子内比李逸风强的人有,还不在少数,但是没有名气。

常智光道:“我不担心别的,课程反正安排好了,大家不会牵扯。就担心太上皇、还有当官的闹事,我万一不在,没个头面人说话。”

“哎呀!”秦良玉眼睛一亮:“官人怎么把他忘了?”

“谁?”

“官人常说的刺头啊。”

“刺头?”

“海瑞啊!这人连皇帝都敢上表责之,处事甚为公允。”秦良玉道:“恰巧他又是朝廷官吏,朝廷这边派了人,最少能看着太上皇,皇上多少也安心一些。海瑞此人只认理,不认人。当初户部派其下来查官人帐的时候,其可是兢兢业业,认认真真,不吃不拿,一点马虎都没有。妾身听说,即使太上皇也怕了他几分。”

“对头,这家伙朝中间一站,谁都不敢沾晦气。”常智光喜道:“还是我家良玉聪明。”这家伙实在是太合适的人选了。即使是自己,调解矛盾也要顾虑几分,人家不用,人家本来干的就是得罪人的行当。无理的想和他讲理,太祖转世都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