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另类官商
3973100000161

第161章 论作战半径

常智光别的优点没有,就是大方。他已经口头向安国钱庄贷款一百万贯,再加年前把百万民钱入私人帐户,外加鞑靼国武器贩卖的后期回款,在钱庄准备了两百五十万贯的钱。

就在他队伍中,有两车拉的全是银子。这年头人都是有价的,如马格那什么莲,就是捂了下身裙子挺乳房的那个好莱坞影星就说过:千金买一吻,但五毛钱就可以出卖灵魂。

“报!”前卫打马到中军:“常大人,前面有个戴斗笠的人说找常大人。”

“他说什么?”

前卫道:“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

“恩!”常智光道:“白莲,拿一千贯。”

“是!”白莲从皮包里拿出一张宝钞,常智光接过打马前去。

刘挺疑惑跟上去,却见常智光在那拦路虎面前下马问:“等多久了?”

“一个月。”那人交过一东西。

常智光把宝钞递过去。那人看了下宝钞点头问:“还需要什么?”

常智光递过一张纸。那人迅速浏览了一遍道:“有些有难度,怎么接货?”

“庆州平县旺福客栈,找一个叫何勇的人。暗号:喝了娃哈哈,拉屎就是佳!回:脑白痴,年轻态。”

“记下了。”那人没有再废话,把斗笠拉低几分,上马扬鞭转头而走。

刘挺挥手让队伍继续前进,很好奇的朝常智光放东西的胸部不停扫视。常智光被看得很不自在,自己招供道:“这人是我特约记者的家丁。”

“特约记者?”

“恩……就是给他钱,帮我弄消息的人。是光明报驻兴庆府的记者收买的。”

刘挺惊道:“大人派人都派到瓦刺去了?”

“是啊,吐蕃、大理、鞑靼、女真都有我派驻的记者。不过一般不露面,就是记录下大概的事情,也不采访,每两月发回一次消息而已。”常智光笑着反问:“要不你以为这光明报的国际新闻是我们自己捏造的?”

所谓光明报国际新闻,就是根据一个事实进行扩写,虽然和完全事实有所出入,但是总有几分神似。比如大理突然派出三千人马,据说是朝XX地方维持治安去了。这个新闻在研究之后就变成:“大理XX发生暴乱,军队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目前暂无流血冲突,本报记者将进一步关注事态进展。”

虽然为了安全考虑,记者们发回来报道很片面,但是总强过不知道有没发生事情好。常智光本来打算是很简单,就是要提高报纸发行量,增加国际新闻则是其中重点,于是就每个国家都扔了一两个记者过去。

而常智光在瓦刺这个特约记者,是派驻瓦刺记者牵线的。和九公公性质不同,九公公基本属于义务工,平时就混几个茶钱,早就辞职不干。而这个特约记者则不然,基本上每条重要消息开价都在千贯以上。

刘挺非常好奇这特约记者给常智光什么报道,竟然价值千贯。常智光也不回答,你就猜吧,就不告诉你,气死你。

到了秦州地界,马千乘派了亲随将领带两百人迎接,这么大排场,亲随将领还客气道:“常大人,马将军军务繁忙,实在无法抽身,这才让末将迎接大人到西宁州。”

常智光回道:“将军辛苦了。”

“请!”

过了秦州,这就看出几分军事路的影子,从熙州、兰州一线就可以看见这两地之间已经成了后勤中转站,各地抽派的厢军众多,本次后勤全部由枢密院负责,调派到负责后勤乃是枢密院正三品的老臣曾布和御史王锡爵。曾布虽然是老好人,但是和李成梁合作多年,对后勤调度很有经验。事实上,在王锡爵的监督下这些人员、物资的调动确实井然有序。

许多人对古代战争中的后勤供应不很了解,笔者就在此多说几句。

我们学政治经济学,总讲经济的决定因素,但是一发展到了具体的事件,就往往以主观来决定了,具体的战术,往往决定的是暂时的成败,经济的基础才是最关键的,诸葛亮可以招招领先,但是也在经济上奈何不了司马懿。

决定这个成败的关键在于古代的作战半径问题,我们设想一下,在古代一头牛拉着自己吃的草和赶车人的粮食,能够走多远,这个距离除以二就是一般情况下的作战半径,超过这个半径粮草就供应不上了。没有粮草的供应,是难以作战的,诸葛亮对司马懿也是屡屡输在这个粮草的供应上。

为了增加作战的半径,古代也有一定的解决方法,首先是建立逐级的传送体系,比如是一人作战,一人从一级的粮库送粮草,然后再二人把粮草从二级的粮库送到一级粮库,再四人把粮草从三级粮库送到二级粮库,依次类推。这种方法在汉武帝的时代使用,结果是一个作战人员需要十四个运送粮草的人员,取得对于匈奴的胜利付出了三代人的积蓄和全国一半的人口,这样的战争是否该打?在今天把这个背景说出来后,与各位共同探讨汉武帝是否明智?

还有就是提高自己控制区域的粮食运输能力,古时一般的做法是修建运河,但是这样的过程耗费巨大,时间太长,也容易在徭役上激发民变。

再者提高作战半径的方法就是送粮的人把粮食送到后变成作战人员不返回,同时杀牛也作为军粮。这样的做法的问题是造成作战人员滚雪球式的增加,同时一旦不能快速取胜后果就不堪设想。采取这样的方案的就是隋炀帝,他多次征伐高丽就是采取这样的方法,以至于作战人员迅速增加到根本不必要的百万大军,一旦不能速胜,结果就是饿死于道,基本没有生还。隋朝的灭亡根本原因就在于此,至于隋炀帝的荒淫无耻是后来唐朝人写的隋史,夸张地成分极大。

最后的做法为文明社会所不接受,却是行之有效,那就是吃人肉。以前的霍去病干过、成吉思汗干过,朱元璋能够北伐取胜也干过。所以朱元璋的北伐胜利也是有不为人道的事情,老岳那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也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这样吃人肉是很难被伦理所接受的,但是即使是这样,也是比其他方式要容易,所以他产生了很多成功者,但是他们成功后是不会提及这个成功原因的。

要提高这样的作战半径,在古代所能够采取的办法都是代价巨大的,基本上很困难,所以受作战半径的限制,北伐是很困难的。最后提到北伐的供应,实际上在国际上也是如此,俄罗斯在这方面就占尽便宜,多个国家征伐俄罗斯也是失败在经济供应上,只有蒙古取得了胜利,那个胜利也是建筑在吃人肉的基础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