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另类官商
3973100000180

第180章 诬陷于世昌

于世昌也看出来了,这常智光一伙人是要将瓦刺打穿打烂,这种事情他是不允许发生的。为什么?究原因就是因为功劳二字。文官集团原本就想,公主就想要一两个胜战稳固皇权,顺便提拔下青年武将,再让李德本上位。

但按现在趋势发展,马千乘的功劳并不是没有可能封王。而身为监军的李德本,功劳自然也是大大的。从明太祖时候起,就有开疆拓土的打算,但是由于士族的阻挠无法大规模进行,而马千乘这边是有借口,瓦刺最少有二十个州是明立国后零散被占领的。

燕云十六州还是后唐送人的,大明都立志要拿回。何况是明朝丢的土地,明人自然更要拿回,这种功劳即使不封王也得官拜相公。

常智光道:“能不能派士兵假扮山贼干掉于世昌?”

李德本鄙视:“钦差卫队三百人,难道要和公主说,在我们附近还有千人的山贼吗?再说这谋害钦差之罪,相当于弑君,天下无人可赦,你再大功劳也得处斩。”

常智光苦笑:“老哥,我真舍不得花钱在他身上,不过,我迟早要干掉这个奸贼。”

“十万之数,对你常大人来说只不过是小钱。”李德本摸胡须不以为意道:“一旦表章送到朝廷,朝廷肯定会调查于大人收受瓦刺贿赂的罪名。而此时出现在于大人十万贯的安国钱庄信物,足够其折腾一阵子。到时候我们是驴是马就已经见了分晓。记住,我不是在帮你们,而是在帮我自己,否则朝廷接报,定然免了你钦差,还会撤了李将军的职权,到时候会怎么发展,还真没个数。”

“成割肉了。”常智光恨恨道:“这笔钱肯定又被充了国库,MD,我欠朝廷的啊?”

李德本淡然一笑:“这几年你从安国捞的“民钱”恐怕……”

“哈哈,今天天气真好。”常智光转头问李如松:“李将军,你说瓦刺人会不会进攻?”

李如松道:“如果马将军得手,瓦刺必然来攻。如果马将军失手,瓦刺定然不会来攻。按时间推算,马将军由于要清理河西走廊,会耽误点时间。按照我们信使的路程,估计结果就在这十来天左右。”

“到时候可就是一场血战。”

“报!”一名亲兵进帐道:“有个瓦刺人摸到城墙下要见常大人。”

“请!”

求见的瓦刺人三十出头,身子很是强壮,开口就行伍人的口气,一点都不拖泥带水:“在下粘木窝窝,见过各位大人、将军。这位就是常大人吧,有人让我问下,覆灭卫戍军多少钱?”

“好大的口气。”常智光问:“怎么个覆灭法?”

“杀了卫戍将军和各路卫戍将领,而后五千人来投明。”

常智光喜道:“你开价。”

“二十万贯!”

常智光拍板:“成交时间地点,怎么交货?”

粘木窝窝道:“进攻拢县之前,必然有常例的作战会议,到时候下手取了诸将之性命。而后带兵来投。”

常智光问:“你主上是哪位?”

“事情机密,不敢透露。事成与不成还未知,主上只是让卑职先来探探路。”粘木窝窝道:“既然大人如此大方,就等在下的好消息。告辞!”

“慢走,送粘木将军。”

粘木窝窝一离开,常智光、李如松和李德本同声道:“有诈!”

三人面面相觑好一会再哈哈一笑,李德本先开头道:“粘木乃是瓦刺皇族拓跋氏族的本姓,瓦刺人依附唐后,被赐李姓,但几百年下来,有部分拓跋氏族人开始转回粘木之姓,以示独立。要说粘木背叛也不是不可能,但是机率要小的多。你看那粘木守全在将官们要炸营时候,宁可回去挨罚,也不跟随背叛,所以我感觉有蹊跷,我想是他们借用粘木守全的姓来麻痹我们。”

李如松道:“在多起叛逃后,瓦刺军派出剩余一千质子军中五百人监视卫戍部队,而卫戍军则监视中军和后军,防止叛逃。要潜逃一两个人简单,但五千人这样的大举动要瞒过质子军,恐怕不易,常大人是怎么感觉对方有诈?”

常智光惭愧道:“我这边没想那么深,就感觉对方应该最少派个会杀价的人过来,先报价不说还如此爽快……如同平时做生意一般,这样的人十有八九不是抢劫踩点,就是使用假币。”

“没想到瓦刺人的智谋要高了一等,之前和大明战争他们多使离间计和诈败,现在会反间了。”李如松呵呵一笑道:“只不过太不娴熟,一眼看去破绽如此之多。”

第二天,于世昌让人交代一声,也不和人招呼就离开拢县回京,而同时李如松这边的表章也送向朝廷。他是负责将领,抓奸之事是他的主职责,他来说明会比常智光上表有力得多。

这两天,前来拢县的瓦刺逃兵散碎增加不少。李如松一反常态,突然表示所有人即使愿意也不再编入明军,而是送到秦州去转接,一来二去,又到了第二次谈判时间。

这此瓦刺人只来了李宗礼,两边闲扯了很久,都没有进入正题,而后李宗礼开始品尝常智光带来的酒,常智光也陪饮,于是这么一天谈判日就这么过去了。

十几天后,也就是拢县等待马部消息时候,回到东京的于世昌把常智光、李德本、李如松和马千乘全给参了。理由很简单,罪名是违御笔,违御笔以违制罪之。

违制在中国古代是大罪,等同于欺君罔上。要说也有道理,这几人视和谈为无物,私扣对方和谈使节,为了自己私利,而无视圣旨。

但朝会上太学生陈东上表称,瓦刺人不敢和常智光谈判,故贿赂于世昌让其更换和谈将领、带兵将领。这点大家都明白,瓦刺人被常智光的钱砸怕了,再说和常智光去谈判确实比较难。李如松本次不是给公主上表,而是上表大理寺和御史还有王锡爵推荐的忠正之人陈东。

果不其然,前两个部门一点声音都没有,而陈东则毫不畏惧的跳了出去,其手上还掌握了一份供词,供词是秦州安国钱庄掌柜提供,其证明在不久前,有人在那开了户,用的就是于世昌的名字,户头十万贯,而且店内帐房伙计都可以证明此人携带瓦刺军符。

于世昌喊冤说,说既然潜到大明内,为什么还携带军符暴露身份。

陈东呵斥,那是因为可以自由来往瓦刺边境所用,因为没有军符,在这个时期会被抓捕。

一边说的有据,一边辩解的有理。朱玉头疼万分,询问百官,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于是就按照程序,将交大理寺审理。如果是无辜的,那就可以说明常智光他们确实违御笔,如果不是无辜的,那就说明常智光他们是有功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