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另类官商
3973100000238

第238章 联姻求稳定

常智光摇头:“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漂亮一点。对周边各民族的战略,对统治下百姓安抚,对长久发展的方向,还要联系设立道观,制定法律。”

“法律?”

“就是律法。”常智光解释:“必须规定允许百姓有自己的信仰,互相尊重各种信仰的人,也包括我们要在这里建设的道教。其次保护当地军民的基本利益不受侵犯。有很多很多事情要做的。这边百姓不同中原,中原里只要有口饭吃,谁管都一样。这边人的要求比较多,思想比较复杂,再加上对宗教的狂热,如果我走,王大人是不可能应付得过来的,最后结局只能再次尸横遍野。只有把雏形做出来,才能让下面人按部就班。一旦当地认同我们的统治,将来即使大秦和大食联合打我们,我们也有五分胜算。也只有当地安定,能完全供应军队后勤,才能不要常看波斯的脸色。”

由于语言的不通,大食和大秦还有波斯人完全不知道常智光搞的小动作。第三天,十字军开始从马尔马拉海峡渡船撤到西面。三方忙知会明军,明军则是对他们说,撤走的大部分是家眷,还有一些贵族骑士,君士坦丁堡和周边地区还是有十字军的主力驻扎。由于马尔马拉海峡还是十字军的控制区域,具体撤走了多少人,大家还真不清楚。

各方都怀鬼胎,对重兵集结的君士坦丁堡三方一致要求明军主攻。毕竟按照协议,这地方将来是明军占据,出力是应该的,而且本次盟约以明军为主导,没理由明军不进行最艰苦的第一战,明军搪塞了许久,最后无奈接受了自己为主攻的事实。

第六天凌晨,君士坦丁堡的炮火声和爆炸声在数十里外均可听见。远远看去,城内火光四起,浓烟滚滚。喊杀声震天。没有人怀疑里面正在进行最激烈的战斗,而不是单方面有组织的灭绝屠杀。

战斗持续了一天一夜,最后在主将马千乘和钦差常智光带卫队奋勇进入后,战斗才宣告结束。明军很快对三方使者宣布,据统计,歼灭十字军达六万三千人,这一消息立刻被使者们带回自己的主力。

几天后,大食和大秦再也没有请明军出战,而是全力争夺君士坦丁堡周边的领土,期间还引发了两起小规模冲突,死伤超过千人。

接下来的一个月,明军对君士坦丁堡包括所辖的大小城市进行宵禁,而同时,主城内开始大修土木。等宵禁结束后,各城已经有不少汉人居住在其中。

让不少人欣慰的是,十字军和明军都没有破坏神圣的教堂,明军支持并且鼓励信徒们到教堂,这点让大秦抵抗势力也比较满意,因为明军很尊重他们的信仰。

黄金议事厅的宝石黄金都被拆光,只留下比较朴素的石门,石椅。常智光在此向所有管辖居民宣布,君士坦丁堡正式更名为玉州。并且发行明朝流通货币,基本准则是一两黄金兑换十两白银或兑换十贯钱。当地居民可以用原先持有货币进行兑换,珠宝黄金香料都有明码标价,允许进行兑换,这个政策汉人响应,当地居民却是响应寥寥。

正在大家以为常智光会使用一些比较激烈手段的时候,常智光却没有,而是颁布了玉州律法。规定了玉城管辖内居民的权利和义务,大部分都是从现代法律中借鉴而来。当地居民研究后都非常认同这份法律,常智光特别用了公投的方式,九成五的居民都同意此法律的通过,而半成反对人数中汉人竟然占了八成比重。

王锡爵道:“常大人,现在明币流通情况很不好。”

“没关系。”常智光道:“这个只能慢慢来,再说我们带的铜钱确实也不够。我已经让人通知国内,把明年将发行的纸币拿到玉州来做试验。王大人,目前就是生产和建设,有它们,社会才能稳定。牧场,大麦、棉花种植,葡萄等类的水果这些要扶持起来。我已经让人带话给安国商业协会,让有意思发展的派人来勘察。不过暂时是不会有强力商家进入,我们官府暂时还是要主导大部分产业,本地的渔业能发展也发展,对着大海被穷死,那是笑话。”

张虎进来在门边报告:“大人,马将军求见。”

“有请!”王锡爵见要说军事的事,拱手告辞:“细节就由下官等去安排好了。对了,第二批丝绸商队已经从国内出发。马将军。”

“王大人。”两边照面一下,王锡爵出去,马千乘落座道:“大人,刚接到圣旨,公主对目前发展很满意,不过希望我们裁撤部分军队回西北,这路线拉太长,所要动用的后勤巨大。”

在玉州的禁军大概是八万人,而维持此道厢军达到了三十二万。目前玉州本地还无法补给军队,什么物资都要从国内运来,工程着实浩大。

常智光问:“马将军,按最坏打算,玉州有城造反,而大秦和大食同时对玉州有企图,这样情况,需要多少兵力保证玉州安全。”

“如果就是玉州主城及要道,一万即可。但如果要照顾其他县,最少需要五万精锐。”

常智光道:“这主城内八万汉人,其实就是八万军,分给武器就能投入战斗。我看这么着,问禁军们谁愿意留下,谁就留下。如果有超过万人愿意留在此地,那明面上只要万名卫戍禁军。等稳定之后,征召当地百姓服兵役,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常智光实行的义务兵制,法律上规定的一条义务就是,年满十八岁的青年男子可被征召为军队服务,服役时间三年,三年后如果双方愿意将转为志愿兵,待遇提高,这不失为年轻人的一条出路。

马千乘点头:“还有件事,由于西北军调动频繁,瓦刺人知道西北军精锐都远征后,蠢蠢欲动。所以近期末将和李将军可能要回转西北道卫戍,大人即使晚一些,也迟早要回大明。不知大人对当地的节度使和安抚司有何安排?”

虽然玉州属于西北军路,不过常智光意思已经要分出来单独成一路,所以苍蝇再小,也是要设置文武高官。现在大都是权益之人,西北初定,王锡爵呆不久,马李两人更不用说了。目前战略目的已经达到,在此地占领了一个丝绸之路中转站后,就要为撤离此地做准备。

“前天我和章栏将军聊了一会。”常智光道:“章将军愿意留在玉州,我准备让其娶有影响力东正教的头人女儿,当个正三品节度使。你意下如何?”

“章将军是李将军的爱将,也是大人的门生,马某虽为主官也做不了主。不过,大人乃是钦差大臣,便宜行事。如果章将军没有意见的,其留在玉州可以说是很合适的人选。”马千乘道:“此地民情复杂,国内支援困难,如果真有事发生,如果没有一名文官,只能靠章将军一人独立完成,节度使兼安抚使,恐怕章将军挑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