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另类官商
3973100000243

第243章 波斯国尤物

“商人不入税自然是不对的。”朱玉有点疑惑:“但和钱庄有什么关系?”

户部侍郎出首道:“回公主的话,这白银成为银票,变相流通市面,导致市面流通货币加多。原本国库有百贯钱,而今只能买到八十贯的东西。而即使朝廷抽取了部分税金,但是白银流通绝对超过二十贯,上半年,国库因为白银流入就变相损失达千万贯之巨。更让微臣担忧,而今铜钱已经少用,民间多用白银和银票做为主要交易,而我朝收上国库仍旧是铜钱,发放给官员的俸禄亦是铜钱。”

朱玉有点头晕,不是一般的复杂。于是看常智光:“常智光,你说呢?”

“此事微臣已经有了办法。一是外流到大明白银必须缴纳两成的白银入库,如果商家愿意把所有白银兑换成铜钱,可以只交纳一成五的税利。白银可以流通,但是必须是朝廷定下的兑换标准,比如现在一两白银兑换一贯两百文钱,公主要觉着白银太多,就可以规定为一两白银兑换成一贯一百文钱。公主完全可以用白银和黄金控制大明的物价,微臣觉着那些商人运来白银行经反倒是大利大明。”

“可行,户部斟酌着办,但切忌浮动过大。”朱玉道:“兵部知会杭州舰队,对未缴纳税金的船只进行拦截,所有白银充库,船只凿沉,事主问罪。”

兵部尚书道:“回公主的话,虽然杭州舰队已经有一百三十艘战船,但大海茫茫,如果要有效拦截,必然要增加到一百七十艘,但目前,舰队中有半数船无合适主官。”

“简单。”朱玉道:“让杭州舰队派人到皇家大学培训,其他军路七品以上将官可以报读。”

皇家大学在京城落成,主要几个方面,第一是科举官员的培训,第二是武将的培训,明算之类的杂科也有专门的派系。可以说皇家大学是比较高端的大学,主要为国家提供服务精英。而安国大学书画、经贸、工商、医科都是属于培养中端实用型技术人才。

这次朝会因为有常智光参加,自然是比较多商业上的问题。淮南西路巡查使又开始奏本:“舒州等四州,由于商人争端至今无法解决,三角债务产生,不少场主关门停业,本地不少物资都由外路供给,导致价格虚高不下。”垄断吞并完了,一停工,就导致了物品缺乏。

朱玉看常智光,常智光苦笑,怎么都找自己。无奈道:“回公主的话,由于路途比较遥远,三角债务按照俗例是两月一清。当资金周转不灵时候,一般是先从钱庄贷款,而后由欠方飞票补帐。但由于安国和东南钱庄互相抬杠,在重罚之下,这四州钱庄全部停业,导致场主资金周转不灵。微臣已经协调几方,本月二十日在安国协商解决此事,如果协商没有效果,微臣自然会负责此事善后。”

朱玉问:“你刚说要清修一月,怎么去安国协商?”

“回公主,这是让他们自己协商,毕竟是他们自己犯的错,自然是他们自己承担。”

“说得有道理。”朱玉问:“还有本上奏吗?”

礼部尚书道:“臣有本。女真国派使节前来,愿意割让四州之地给大明做为舰队港口,条件就是,明方赠其价值不少三百万贯的火器。”

“哼!想要本宫自己会拿。”朱玉道:“而今燕云十六州已经拿回半数,鞑靼女真连年战争,民不聊生。鞑靼女真皆为我大明友邦,偏帮谁都说不过去。除了燕云十六州,本宫对其他毫无兴趣,以后此事不用上报,内阁直接处理就好。”

鞑靼女真真可怜。常智光叹息,两国打成世仇不说,而且还一直胶着状态。这功劳有一半要落到军机处的李成梁身上。鞑靼胜了,就走私点火器甚至粮食给女真。女真胜了,就用武器粮食换燕云十六州。鞑靼女真现在就象是棋盘上的棋子,命运已经由不得他们选择。

常智光明白,李成梁已经在制定联女真攻鞑靼的计划,接着再是灭女真计划。这战略开始了一些时间,当初将西路合并到东路,就是为鞑靼国有更多军队投入到对女真战场上。只要时机一成熟,瓦刺已经不足为惧,明军无后顾之忧,将势如破竹朝鞑靼女真吞噬而去。

这一方面很大还有常智光武举的功劳,提拔年轻将领。当然也少不了朱玉对军队的重视,和火器的普及化。

安国富裕,京城繁华,那两地之间的定州自然也穷不到哪去。定州刚上任知县早年曾经在安国大学培训过,听闻常智光回安国,非常客气的迎接接待。

如定州这样的富县按照朝廷惯例,三年一期,一般干两期。明吏部已经有官员考核制度。从刑狱到民生都有调查的。但常智光即使人一年不在,朝廷的考评也是出色。毕竟他们也知道,常智光虽然是知县,但已经不属于他们管理的范畴。

小住一晚,继续上路。而今是太平非常,太平倒不是说没有什么小偷大盗,而是说没有团伙抢劫,没有匪患。再加官道来往人多,古代中国人没有现代如此冷漠,少有持刀抢劫的,也没有假摔诈钱的,更没有看见一小孩被车撞不去救助的“十八路人”。

直到看见安国城头时候,常智光才问:“白莲,安国钱庄和东南钱庄商量出什么结果出来?”

白莲苦笑:“没有结果,大人。安国钱庄意见是让东南钱庄撤回东南,而东南钱庄则要求安国钱庄出售银票纸。赵信大人说,东南钱庄也是没有办法,这安国钱庄银票一流通,东南钱庄市场丢了四成。而且由于大家用银票,这安国银票又不通存到东南钱庄,无疑是给东南钱庄增添麻烦。”

常智光点头问:“那现在呢?”

“大家都等大人回来处理。”

“我靠,又是我处理,是不是晚上和女人睡觉还是和母猪睡觉也由我来处理?”

常智光道:“何勇!”

“在!”

“通知商业协会,三天之内如果没有满意结果,四州贷款全部清零,所有贷款方将以钱庄违反协议为由,允许拒绝偿还贷款和利息。”

“是!”

常智光道:“我们走南门。”

常智光回安国,谁都不见,两边商家代表这才无奈又坐到了一起。他们知道常智光绝对不是恐吓,这事已经闹上了朝堂,但关键是双方都不愿意让步,谁让步谁就会吃大亏。

到了第二天,双方达成基本方案。安国钱庄有偿给予东南钱庄使用银票用纸,东南钱庄撤回东南,但双方在使用纸的金额上不统一。安国钱庄认为应该是一千抽一贯,而东南钱庄则认为一千抽两百文。由于常智光逼迫得紧,双方立刻以六百文成交。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安国钱庄只愿意订两年供应和约,而东南钱庄希望十年。东南钱庄知道,两年后,银纸停用,他们那时候再北扩,就是单方面违反契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