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另类官商
3973100000309

第309章 南北商交会

不过今天常智光还是有事,要去拜访下明穆宗。自从郑则鸣死后,明穆宗就足不出户,也不派人来骚扰常智光,今年秋季招生,身为校长很不给力。

无所事事,看报纸、听音乐,无聊折腾粮食酿啤酒,常智光日子过得不错。

根据军机处的要求,安****厂开始减少对东京造作局的供应。火药供应少了,东京局就没办法向鞑靼国出口大批武器。虽然表面上没有撕破脸,大家还是友邦,但即使是昏庸的拉力克也感觉到气氛不对。进入冬季之后,两国边境开始紧张。

有人类就有战争,从远古的黄帝蚩尤之战,到春秋时期诸侯混战。战争经常都是突然发生,而引发战争的原因有的很简单,甚至可以说得上是荒唐。自从秦孝公认同商鞅的农战理念,即以抢夺别人的农田为战争的发生思想后,战争开始了以经济价值为衡量的纯为利益而战的战争。

于是战争就不需要那么多理由,可能有需要的理由就是需要。不过这些事和常智光没有关系。按照目前皇帝、将领、后勤、兵力、民心、经济、利益等等因素考虑,对鞑靼战争即使是打败了,也祸及不到自己头上。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其实是很没有道理的一句话,因为这句话是有责任的灌输到无责任人的头上。享受的是贵族阶级,而拼命则是平民阶级。不知道什么时候统治者们会说,天下富裕,匹夫有股。

不过常智光当然不是匹夫,他是有责任的。于是在一年一度的南北商业交流会上,常智光引领东方云出席。由于上一届议席多数票通过,所以本届商业交流会将在扬州举行。

开会之前,苏千、周安、东方云、常智光先开了一个四人会议。苏千和周安作为南北代表,将审核东方云带来的计划书。

常智光讲解道:“按照计划书所称,东方家将提供地图,还有做为内应帮助明国,明国胜率将大大提高。”

苏千合上计划书道:“其实目前看,明国胜率其实已经很高。按照布置,鞑靼人将被驱赶到西鞑靼苦寒之地。我看了东方家的要求,觉着很不合算。”

周安则道:“我认为比较合算,其实有东方家加入,我们风险很低。”

“风险低收益也低。”苏千道:“东南商业协会只涉及几个沿海州县,那些州县要发展只能靠海,靠海只能依傍东南商业协会。但陆地就不同,东方家在各大领域都要主导,我安国商业协会无法答应。”

东方云性情可能会是个比较成功的企划商人,但是绝对不是一个合格的谈判家,所以只能把求助的目光投向常智光。

常智光点头表示明白道:“东方家在女真鞑靼之地经营已百年,可以说根深蒂固,安国商业协会要开发鞑靼市场,但又抛弃这个合作伙伴,我看并非是什么好想法。”

“大人,安国商业协会没想抛开东方家,否则就不必看这份计划书。”苏千道:“但是东方家根本就没有诚意,一方面要我们提供资金、技术、人员、经验、设备。但另外一方面却只允许我们在各行占有四成股份。东方家什么都想要,怎么没想要个管理层呢?东方家家族管理,任人唯亲。好坏就是老爷子一人说得算,连份客观的评估都没有。比如东方云兄,我们安国商业协会做过评估,其信誉是东方老爷子儿子中最高的,并且是排名第一的最优秀合作伙伴。这份报告东方老爷子也有,但东方老爷子却说,我们是欺东方云无商人之精明。”

常智光问:“那你怎么看?”

“东方家想主导鞑靼场业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必须成立集团公司。我们身为股东可以遏制东方家的胡作非为,否则安国商业协会不敢和东方家合作。”

周安点头:“苏掌柜说的在理,东方家确实不是一个很好合作的对象。如果东南商业协会和安国商业协会联手成立集团公司,东方家地盘迟早会落到我们手上。”

“听我说一句。”常智光道:“我理解苏千的担心,也理解东方家的立场。东方家是非常不愿意放弃经营了百年的地盘。不如这样,东方家可以主导股份,拥有实际控制权,但是必须让出管理权。也就是说东方家有权解散任何产业,但是不得参与管理。只能推荐管理人选,至于选择谁,可以由股东大会看各管理人选的计划书和未来若干年的发展计划来确定。”

三人看东方云,东方云擦把汗道:“这个……”

常智光笑道:“东方兄,我知道你没决定权,但是你们东方家的大掌柜不是也要到了扬州,你可以反馈给他知晓,叫东方德吧?”

“是我十九弟,常年陪伴在我爹身边。”东方云比较老实。

“那东方兄可以先去找下令弟,我们就在这边等。”

苏千道:“不过,刚说的确实是底线,我们不会放心把经营权交给东方家。”

“好,我这就去。”

东方云离开,几人也不说公事,喝茶闲聊些与生意无关与造反有关的事。

常智光拿出一小册子道:“《穿越未来》写得很不错,光明报调查,年轻男女都对这样的社会有向往,但上了年纪的大都不喜欢。不过,年纪大的识字率也低,看的人不多,所以也没有什么意见。”

周安道:“经过张居正卸任一连串的风波后,朝局基本已经稳定。这一年的两次投票可以看出大臣们还是很珍惜手中投票的权利,而不全是只为了升官为了上朝而上朝。”

苏千则道:“大人也知道,而今公主的威望之高,即使全朝大臣都支持,恐怕我们也无能为力。”朱玉对内安养,对外战争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所以要成事,有两个因素是必须的。”常智光道:“那就是内忧外患。”

苏千想想后小心道:“大人意思是朝廷要打败仗?同时要爆发经济危机?”

“对,只有这样,才能让公主主理的朝廷失去公信力。连年战争,其实已经有很多人不满意,还有一些人还不知道自己不满意。一旦打败,公主就会被冠之穷兵黩武的名号。再加经济疲软,大量工人失业,社会闲杂人等增加。你们也有算过两商业协会总共有多少雇工?一旦这些人有一半失业,没田没地他们怎么生存?”

周安点头:“目前就需要多吸收工人到场子工作,而后变相支持土地被官吏们兼并私有。官商勾结,他们拿土地,我们把没了土地的人招募进来。如果是张居正之流就算了,但王锡爵非常人,肯定迟早会重视这个问题。”

苏千:“未必,王锡爵拜相多是因为对鞑靼之战。所以王锡爵主要是配合军机处,而处置内政还是三省六部二十四司主理,王锡爵一个人未必有那么多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