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另类官商
3973100000034

第34章 重出公主府

但李德本话锋一转,也正因为西军无大帅,所以只要找机会收买一些中级将领假传圣旨招了李成梁一伙,西军就不会再有人带领勤王,西军有可能转而观风向。但这老家伙刚给人希望,又继续打击,他说,厢军是地方军队,军权在地方。不管文篡还是武篡,都要顾及地方。如今各州各府有七成以上官员为张四维或张鲸一伙。朝中有人好做官,地方官员也是得攀附的。这样一来,如果对几个大臣处理不好,地方骚乱免不了,还可能被同是朱家子弟所利用,席卷厢军进京勤王。

另外一个,李德本指出,非正常的政权交替,可能会给敌国有趁之机。最怕是有内贼呼应外贼,最后不仅篡位不成,还把大明大好江山断送。一朝天子一朝臣,政权交替肯定会让臣子们恐惧,会发生什么事,也难以预料。

常智光在一边暗中分析:篡位成功率100,篡位后被敌国攻击率50,篡位后被本国攻击率50.自己的死亡率达到了90.李德本说完,大家一片沉默,最后倒是缓过神来的张逊说话:“篡位本是赌博,当今主上失民心失军心。厢军都是流民所成,多是遭人头税之苦,恐怕未必愿意勤王。”他也知道现在是一条绳子的蚂蚱,开弓没有回头箭,而且有句话叫富贵险中求:“至于地方官员更不足为虑,他们必然不敢一家起兵,如果要互相联系,不仅耗费时日,还需要有牵头之人。还有敌国,我大明和西夏、蒙古多年未战,倒不是说他们不会背信弃义,但要短时间内做出部署攻击我大明,恐怕也不是易事。如草民看,公主既然有篡位之心,必然果断决绝,不可有妇人之仁。迅速控制庙堂、西军、安抚地方。草民认为一要杀,如张四维和张鲸一伙,盘踞已久,根深蒂固。杀了他们群龙无首,也闹不起多大波澜。二是赏,晋升武将为正二品,乃至正一品,用行动来表明公主重武之心,西军各路将领封赏也不需吝啬,反正朝廷稳定,要不要拿回来就是公主一句话。三要说:通告天下当今皇上的罪行,拉拢民心。四要转:快速转移国内矛盾,让朝堂和地方将注意力放在其他事上。五要仁,宽怀天下。六要狠……”

公主听了张逊一席话,连连点头。要么说这两人都是有才之人,剩下一个……公主问:“常智光,你认为呢?”“恩……张李二公子实在是才人,我常智光实在不好意思说。”常智光说的是实话:“不过,如果要伪造圣旨什么的,我倒可以帮忙,绝对和真的没有区别。”原本以为自己是人才,现在感觉自己就是一个感觉良好天真无比的小娃娃。看人家张公子,手没抓鸡的力气,但说起砍大臣起来,比切白菜还简单。再看李德本,考虑周详,也不是自己能比的。这才叫智慧,不是自己出出千术就能达到的境界。常智光这人也谦虚,不如人就是不如人,当然也不妄自菲薄,你们会的我也许不会但我可以学,我会的你们肯定不会,学也学不会。

公主听常智光回话心中一笑,这家伙也有认输的时候:“据三位公子分析,这篡是可篡,但目前准备还不够周详是吗?”李德本点头:“成大事者,不急不焦不躁。但切记,此事需要万分保密。”

“恩!”公主屏风后看看三人,这三个都是聪明人,被自己拉下水后,不会自己卖了自己。再看堂中内卫宫女,绝对的死忠。再看自己私下联系的一些官员,都是坚决支持新法,在穆宗时代被排挤的人,而且对他们还没提起篡位之事,保密还是有保证的。公主就觉着常智光很奇怪,对篡位基本只会纸上谈兵,但是说起其他就头头是道。但是你不会你就不要说,还自夸自己有经验,自己险些也信了他把篡位说那么简单。

李德本道:“当前要事为西军,上策就是拉拢李成梁,让西军拥立公主。中策是将李成梁调离西军,西军中立。下策是发展西军中的亲信,灭了李成梁,让发展起来的亲信遏制西军。”公主点头:“今日本是让大家知道一下本宫的意思,没想三位公子是如数家珍。不如三位公子都回去思考一番,几日后我们再讨论此事。”

“是!”三人告辞。公主见三人离开,走出来问:“你们觉着呢?”指挥使出首道:“回公主,卑职只知领兵打仗。”“恩,人各有所长。这张逊倒是难得的人才。”指挥使道:“卑职认为李公子过于沉稳,治理天下可,但篡位之事,确实是张公子更为胆大谨慎。”

“你一向看人很准。”公主笑问:“那你觉着常智光擅长什么?”“此人谨慎精明,有点深不可测,如关扑那天,他能先考虑到财露白的后果,骗取金牌,而后才利用自己所长一路收拾过去。如其提的上五策和下二策,卑职回去后曾仔细研究,发现大有可行之处。只是一些直接颇为复杂。按卑职看此人潜力不仅只限于此。”“恩。”公主若有所思点点头。

政治斗争,常智光一点脑细胞也没有。打小开始他就没接受或者有如此的经历。在他看来,篡位就是呼拉拉一群兵把皇帝废了,然后呼拉拉一群兵升官了,然后……没了!更离谱是这个,某些脑残电影教育,篡位成功与否,主人公的武力值最重要,兵再多,最后皇帝和准皇帝还是要单挑决胜负,当然还少不了一个女人。

“人各有所长,常公子似乎还在对刚才的事不开心。”公主不知道什么时候摸进来。“没不开心啊。”常智光收飞镖道:“我这人心态最好,公主多虑了吧?”,公主笑道:“我这叫收买人心。”常智光一听这话,对公主好感加深一分。常智光呵呵一笑道:“既然我帮不上忙,还不如放了我,免得浪费粮食。”

“不行,常公子别误会。你应该知道这时期出入不太方便。本宫还有多事要请教,总不能让公子来回奔波。”公主的意思很明白,现在放你,有事找你太不方便。“我这人心软,禁受不起你这么收买的。”常智光笑笑道:“只不过,还有两个月我就得省试,再说常智平快来找我了。”

省试也叫春闺,通常在三月举行。在省试的当年举行殿试,这个时间就皇帝来决定。公主一听常智光还有省试的打算很是惊奇,这会都在议论谋反了,你还没事去考什么功名嘛。

常智光似乎知道公主所想道:“公主是个聪明人,如此大事要么不做,要么就要做成。也难说公主哪天没把握,就放弃了篡位计划。还有,我好歹知道大明官员的待遇,弄个功名,万一被牵连到事情之中,保不齐皇帝笔软,就弄个发配边疆,再则说,我好歹是解元,一个解元却没参加省试,多少会惹人注意。”话说海南不错,还有广东,偶可是会粤语的哦,常智光就没想到那地方怎么就成了流放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