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另类官商
3973100000344

第344章 反诬于世昌

但常智光到时候,已经见不到朱玉。门口内卫很抱歉对常智光说:“公主吩咐,三天之内不可打扰。有要事可以找王相处置。”

常智光问:“我想,如果我冲进去,你们会不会砍了我?”

内卫忙道:“当然不会,不过常大人定然不会让兄弟们为难吧?”

常智光问:“到底是谁提议让公主来的。”

内卫想想后道:“似乎是王相进言。”

“王锡爵?”常智光大惊:“王锡爵这个混蛋不会那么白痴吧?”

“哦,记错了,是于世昌右相。”

恩?这家伙也不会那么白痴。常智光突然想起那批物资的事,灵光一闪,难道那件事就是于世昌干的?难道他还要干坏事?动机绝对是有,公主信任王锡爵,基本架空了两个右相,而且王锡爵和于世昌早就成为政敌。王锡爵的两次被贬,都和于世昌幕后指示和诬告有关。这种小人未必不会干出某些事。

常智光道:“我有要事要见公主。”

内卫摇头:“常大人真要强入,我等也只能用强。伤了大人事后我们也无法向公主交代,请常大人不要为难我们。”

“唉……”常智光只能叹气离开。

玄空子一听说公主被于世昌怂恿闭关修炼跳了起来:“一定有阴谋。”

“什么阴谋?”常智光问。

“太简单了。”玄空子道:“公主命令王锡爵总领,那就是有什么事都送到政事堂。如果是送给公主,从太监到禁军到内卫谁敢乱来?但是政事堂就不一样,人多事杂,王大人要处理的公文不是一般多。如果有一两份重要的一抽,公主一出来,立刻就找王大人麻烦。举个简单例子,比如坐镇永兴军路李成梁突然因为需要要改变策略,那必然要送公文到京给公主过目。如果没有公主批准,既定计划是不能变的。一来一回,可能要一个月才发现公文没有送达,这就是贻误战机。”

常智光摇头:“也未必有这么巧的事。”

玄空子道:“确实没这么巧,于世昌也不是神算。不过这小子为什么突然说动公主去拜神?”

常智光吸口冷气问:“你知道那个吊死的孝子吧?他的亲属似乎这两天应该就要到了。”

“你意思是有人煽动他的亲属闹事?”

“你想想,毕竟人是在王府门外吊死的,本来民间就有各种议论。不用别的,这么一闹,王相必然要分心处理这事。那有些坏人甚至可以用王相名义发出公文。比如发一封公文说:物资未到位,让西北军路和永兴军路不许进攻,事后王相可是百口莫辨。而此事之严重,不杀王锡爵都难以平民愤。”

玄空子疑惑:“不会有人拿三万将士性命开玩笑吧?”

“杂毛,你呆的是女真国,上下比较团结。你去看看历史,有多少人为了陷害政敌置国家利益于不顾。”远的不说,常智光知道南宋岳飞的,虽然岳飞有点拥兵自重的味道,但是谁不知道没了岳飞会有什么麻烦,但是被秦桧借用莫须有的罪名打掉了这个强势的政敌。

玄空子也明白,王锡爵和于世昌只能存一,两人理念、为人实在大有不同。

于世昌对政敌手段一直很黑。比如明穆宗在位红得发紫的高拱就和于世昌不和,于世昌于是直接攀附张居正,趁张居正眼睛有问题,私下里勾结张居正长子张嗣修把高拱害到丢了官职,贬为庶民。所以于世昌一直是明穆宗集团实权仅次张居正的人。

因为这人狠,这样的异类在明官还是比较少见。当年废掉高拱,而后高拱虽然对其恨之入骨,但也不敢得罪他。

而现在朱玉算是明君,纯言语陷害不成。朱玉又信任王锡爵,将来迟早王锡爵是要收拾自己这样的官员,先下手为强是非常有可能。

玄空子想到了高拱还有被于世昌拉下马的一干官员,点头道:“此人本是张居正后第一大臣,没想到王大人突然上位,肯定很不满。不过……我们无权出入政事堂,根本防不胜防。”

一个家丁进来:“常大人也在就好了,前些日子死的孝子叔叔把那孝子的棺椁从义庄抬到门前,要老爷给他们一个交代。”

“你们通知了王相吗?”

“老爷有交代,说此事他要亲自处理,所以已经派人去请了。”

玄空子对常智光道:“看来有人要使坏了。怎么办?要不你偷摸去见公主?”

“靠,这么烂的主意。万一公主在洗澡怎么办?即使没有,将来告我一个亵渎神明,导致XX神发飙暴走,我吃不了兜着走。”常智光怒道:“你就会牺牲我来成全你主子,你工钱是我发的,你别忘了。”

玄空子赔笑:“那怎么办?”

“你先出去吧!”常智光吩咐家丁离开,想想后小声道:“既然他会诬陷,我们也来个诬陷。不知道有没有于世昌写的公文一类东西?”

“当然有,我叫人给你找去。”

常智光笑mimi道:“不过,事成之后你得帮我跑一趟差事。”

王锡爵正在和孝子叔叔沟通的时候,二十几名禁军开进政事堂,领头的乃是默默无闻好久的张逊,同时还有大内派出来的两名内卫。为什么会有内卫?常智光借两个来办公事撑门面,大内还是会给面子的。

政事堂人很多,大家一见这样的阵仗,还有领队的张逊就知道有人要倒霉。

王锡爵不在,王敏和于世昌作为副相自然出面迎接。

张逊也不进屋,拿出一封信,只露落款问:“这是谁的私印。”

于世昌看了抽口冷气,和王敏对看一眼没有回答。一名内卫喝道:“是谁的私印?是不是你们政事堂的。”

于世昌不满道:“你们六品、七品、没品的人,竟然敢私闯政事堂,态度还如此嚣张?是谁主使?”

张逊不理会他,一指看热闹的官员道:“过来看看是不是你们政事堂谁的私章和字迹?”

一名被指的官员可没于世昌那魄力,走过去看了两眼就道:“这是于右相的私章,上面的字似乎也有七八成相似。”

张逊点头喝道:“于世昌通敌有据,来人给我拿下,等候公主圣裁。”

“诬陷,我于世昌什么时候通敌?”

“于相,本官六品,如果没有证据,敢拿于相吗?”张逊一指刚辨认字迹和私章的人道:“除非是他说谎?”

那官员忙道:“粗略一看,似乎只有四五成象。”

“四成还是五成,你刚才不是说有七成还是八成吗?”张逊冷声道:“你倒是说清楚。这边可不是只有你会辨认。”

“八成,最少八成。”官员忙回答。

张逊点头道:“我小官也不敢为难于相,只不过为了避免有人通敌,于相这几日还是要和我去枢密院小住。于相,请吧”

什么叫莫须有?莫须有就是可能有,可能没有。既然有怀疑,隔离就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