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唐血旗
3974200000076

第76章 对敌阵法

张宁领着士卒从东门出发没有多久,很快就有数骑从西门悄然奔出,而后绕城向东奔去,站在城墙上的马希进看到了,不由发出了一阵冷笑,然后下令身边执旗士卒,在城楼上挂起一面黄色三角信号旗。

隐藏在城外的数名柔远游弈,催动马匹飞快地朝几个方向疾驰而去,接下来在所有人错愕的眼神中,柔远城东西两个城门轰然落下,防御使宣布搜查回鹘奸细,城门关闭一天,只有很少人才知道真正的事情是什么。

……

下午时分,行走了许久的柔远士卒,听到命令后都停止了脚步,坐在地上补充着水分食物,原地休息。

看着前面嘀嘀咕咕的几名手下,张宁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从马背上跳下,对着李容庆说道:“李副将,你是不是有些担心?”

“将军这练兵方法虽然很有成效,但是除了领兵的将头队正外,底下的弟兄几乎都是新进士卒,而我们要面对的却是经年马贼……而且我担心柔远城防御士卒太少……”李容庆的声音越来越小。

“我知道你担心什么,如果那些聚拢在一起的马贼们,抛开我们不顾,而径直跑去攻城的话,柔远会遭遇危险对不对?”

张宁笑了笑,而后神色坚定地说道:“我可以保证肯定有人会去攻打远城!”

“什么?”

不光是李容庆,连那刚刚被提拔为将头的王青和刘老三也是一脸的惊诧。

“那我们还不立刻回师?”王青焦急地插嘴道。

他是从柳树沟开始就跟随这张宁的老兄弟,自然知道这柔远城是张宁统领的第一座真正意义上城池,绝对不容有失。

“虽然有人去攻城,但是同时我也可以保证,柔远城绝对没事情,你们放心好了!”

李容庆皱了皱了皱眉头,一脸严峻地说道:“将军,职下资历浅没有经历过战事,可是也知道这柔远城内不过百多士卒,我们不回师,他们如抵御得了,恐怕那百把人,一字排开连城墙都站不满,又谈何守城!”

“山人自有妙计哈哈,你们就瞧好了,咱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扫荡这好不容易聚拢在一起的马贼们!”

见张宁如此的自信和坚决,李容庆等人知道如何再说都没有用,于是便不再开口,只能寄希望于眼前的张宁真的有什么妙计了。

“守城的事情诸位先不用管,自由马希进去操心,诸位对这接下来清剿马贼的事宜,有何看法?”

李容庆虽然心里觉得这张宁似乎有些不负责任,可是嘴里却依然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如今我们这些柔远新卒,只刚刚学会队列阵型,将军所传授的那些鸳鸯阵法虽然精妙,但是因为士卒们还没有经历过战火的检验,所以很难说会有什么样的战斗力!”

张宁点点头道:“你说那些马贼知道我们的到来吗?”

李容庆忍不住地想要翻白眼,还没有出征前,关于近日要出城打马贼的消息,早就经由镇遏使府传了出去,只要那些马贼不是白痴,随便埋藏一个细作在柔远城里,就能够知道柔远士卒的所有动向。

“根据早先派出的游弈回报,如今聚拢在库克南湖边有近千马贼,假如你们是马贼头领,如果要对付我们这里的五百新卒,他们会如何做呢?”

“他们会巴不得柔远守军出城,然后野战攻击,除非红山营寨和柳树沟营寨的士卒都在这里,否则马贼肯定会来攻击我们的!”王青开口说道。

李容庆苦笑这说道:“事实上那些马贼都是凶悍斗狠之辈,如果单单按照我们这些新进士卒的个人战力,恐怕对方不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就可以一举歼灭我们!”

“如果是你来领军,要怎么做?”

李容庆知道张宁是在给自己说出看法的机会,当下也不再藏着掖着,开始从路边择了一条树枝,蹲在地上,就着地上的沙子比划起来,他将如何找一处安全的地方扎营休息,如何在队伍前行的时候一边防御马贼骑兵,如何固守营地等问题说的清清楚楚。

听了李容庆的一席话,众人都觉得这敦煌李家果然是家学渊源,不过是一名年纪轻轻还未上过战场的副将,就能够将这战场上的事物说得头头是道。

“你想用我们刚刚连成的鸳鸯阵来防御敌人的骑兵?”

张宁饶有兴趣地问着,然后让王青他们捡来几个石子,让李容庆当成双方的兵马操作演示。

柔远士卒在张宁的要求下,所练习的这个鸳鸯阵和后世戚家军练的那个有所不同,因为戚家军当时抗击倭寇,主要在东南地形狭窄多河沟,不便于展开阵型的地方,而张宁现在所处的地方却是地域开阔的西北。

因此张宁对这鸳鸯阵进行了改良,改鸳鸯阵的十二人一队,为四十八人一队,每队设置一名队正,一名副队,还有左右执旗两人。

每队的队形配置依次为:右前方为队长,其身后左执旗,而后以巨盾手、圆牌手并列,盾牌手之后为狼芜手数人人并列,其后为长枪手分列左右两边,末尾为短兵手,征人配备用投枪数枚,最后一人为瞭阵副队,身边为右执骑。

“用步卒方阵来对付草原骑兵,自古有之!”

李容庆接着说道:“由于骑兵的高机动性使其具有冲击力强的特点,故步兵应防守为主,防守反击,最好要采用环形阵形,所谓环形阵法就是外围以盾牌进行防御,长矛和大车防止骑兵冲击,内层弓弩手进行截杀骑兵的任务。”

张宁知道,汉武帝时期名将李陵就曾这样大败匈奴,只是因为后援不利而被迫投降,让人扼腕叹息。

李陵当年西征匈奴的时候,由于得不到汉武帝的信任,无奈之下只好匆忙率领步卒五千,兵出居延关,当李陵军到达浚稽山时,便与单于的三万骑兵相遇。

匈奴兵见汉军少,蜂拥围攻。

史书记载:“陵搏战攻之,千弩俱发,应弦而倒。虏还走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单于大惊,召左右地兵八万馀骑攻陵。陵且战且引,南行数日,抵山谷中”。

由于多日连续作战得不到休息和物资补充,李陵手下士卒多数负伤,但士气却是未敢稍懈。

第二天再战,又斩首三千余级。无奈孤军不利,而援军迟迟未至,李陵乃命且战且退。史云:“南行至山下,单于在南山上,使其子将骑击陵。陵军步斗树木间,复杀数千人。因发连弩射单于,单于下走。”

李陵以五千军士力抗匈奴八万骁勇之敌,坚持近十日,可看出环形状阵法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