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平衡术:让你的人生不偏不倚不失衡
39770300000026

第26章 平衡你的工作——决胜职场(4)

由这两个事例就可看出,生存与兴趣两者只要是偏于一方,就会导致不良的后果和恶劣的影响。因此可以说只有两方面达到平衡,才能使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生命的责任和价值的实现很好地统一起来。当一个人觉得自己是为了生存而工作的时候,对工作的热情便不会那么高涨,工作效率也肯定会低于喜欢做的事。

这时有人会问:难道生存与兴趣间的矛盾难道就无法调解了吗?当然不是。正如有一句话所说的:与其抱怨工作,不如让工作成为你的兴趣。

你可以仔细地考虑一下,自己选择的这份工作真的那么令你无奈和绝望吗?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相信你对它还是有一定兴趣的,如果把这点兴趣发展成为真正的兴趣,那么你工作起来就会心情愉快了,因为你是在做喜欢的事情。

这一点似乎很难做到,但努力坚持之后还是能够做到的,并且是很有益处的。培养自己对工作的兴趣,可以让我们的内心从因生存和兴趣之间的矛盾导致的失衡中逐步恢复,并使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更加顺利遂心。

那么具体来说,怎样来解决生存与兴趣之间的矛盾呢?

1.要明白生存是第一位的

有了生存才能有发展,所以我们必须先为生存而奋斗。只有当我们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之后,再去寻找自己的兴趣所在才能无后顾无忧。当生活都还是问题的时候,又何谈去从事自己所爱的事业呢?先保生存,再求发展,这是一个过程。

当我们明确了这一点的时候,工作也便拥有了非凡的意义,我们也就不会再因工作的不顺利而自怨自艾了,进而内心也会因此逐渐得到平衡。

2.相信自己可以做好

当人们做着一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时,常常没有自信能把这份工作做好,因为他们会觉得这不是自己最擅长的工作,慢慢地可能就变得消极怠工起来,当然这和他们的心理状态有关,也和外部的一些影响有关。在这种时候,应该主动树立自信,要相信即便这不是自己最擅长的事情,也可以把它做好,然后努力去学习与工作相关的业务知识,以便做好这份工作。

当你对这份工作熟悉起来的时候,就不会再觉得这是一件多么难的事情了。

3.要明白自己可以在这份工作中坚持多久

如果你要在这一行业工作很久,就更不要抱怨你的这份工作了。也许不知不觉中你会爱上这份工作,因为爱上了这份工作,你的工作和生活都会变得愉快起来。

其实,每份工作都有它独特的意义,当你真正了解这份工作的时候,就会喜欢上它。

当然,如果你实在没有办法让自己喜欢上这份工作,那么还是趁早换一份自己能做下去的工作吧,不然在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岗位上待着总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内心会因此愈加失衡,当到了难以挽回的地步时,不只心情会不好,还会使自己在“生存”和“兴趣”的矛盾中越陷越深。

心理平衡小课堂

理智的人都明白,应该先保障好自己的生活,然后在有了一定的社会经验、人生阅历以及经济基础之后再去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这时候就会觉得轻松许多。因为我们的职业生涯未必就一直处在自己喜欢的工作中,我们更加需要考虑的是自己的生存状态。只有生存与兴趣之间的矛盾得到了解决,我们的内心才不会因之失去平衡。

原地踏步不如每天前进一点点

一位美国哲学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每一天你都应该让自己有所进步,哪怕是一点点。”这是一个永恒不灭的真理,是人生进步的基础和上进的阶梯。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发生质变,所以,不要奢望每一次进步都能够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需要每天进步一点点。

在我们今天生存的这个社会空间里,已经不是论资排辈、悠然自得的轻松时代了,多年经营的梦想很有可能会被突如其来的打击碰撞得粉碎,让你难以面对。唯有不停地努力,不停地找准自己的立足点,用双倍的艰辛才能守护自己的果实并进一步提升,也才能找到工作的平衡点。

如果你原地踏步,有片刻的懈怠和侥幸心理,工作随时都可以和你开个不小的玩笑,让你哭笑不得,因此只有锐意进取,不断学习和进步,才能平衡好自己的内心和工作。看了下面这个关于北极熊和熊猫的故事,大家或许会有所感悟。

很多年前,有一群熊,它们快乐地生活在一片森林里,那里树木茂密、食物充足,它们在那里繁衍子孙,同其他动物也相处得很友好。直到有一天,地球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片浓密的森林被雷电击中引起森林大火,动物们不得不四散奔逃。这群熊的生命也受到了威胁,其中一部分熊提议说:“我们去北边吧,那里物种稀少,没有敌人,我们可以发展得更强大。”另一部分持反对意见:“北边太冷了,到了那里,只怕我们大家都会被活活冻死、饿死。还不如去找一个温暖的地方,可供我们吃的食物也会很多,也会比较容易生存下来。”争论了很久,双方始终没有办法达成一致,于是,一部分熊去了北极边缘生活,另一部分则去了一个四季温暖、草木繁茂的盆地居住了下来。

那些到了北极边缘的熊,因为气候寒冷,靠近海洋,逐渐学会了在冰冷的海水中游泳,还学会了潜入水下、到海水中捕食鱼虾,甚至为了觅食和生存还敢于与比自己体积还大的海豹进行搏斗……长期下来,它们比以前更大、更重、更凶猛。它们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北极熊。

另一部分熊到了盆地之后才发现,那里的肉食动物太多了,自己身体笨重,根本无法和别的肉食动物抢夺食物,于是它们便决定不吃肉了,改成了吃草。让它们没想到的是,这里的食草动物更多,竞争更激烈。眼看草也吃不成了,只好改吃别的动物都不吃的东西,竹子,这才得以在这个地方继续生存下来。渐渐地它们把竹子作为自己唯一的食物来源。由于没有其他动物和它们争抢食物,它们变得好吃懒做,体态臃肿不堪,就演化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大熊猫。但是到后来竹林越来越少,大熊猫的数量也就跟着下降了,几乎到了濒临灭绝的地步,最后只能被关在动物园里,靠人类的帮助才能生存下去。

故事中的北极熊虽然是在气候寒冷的北极生存,但它们却知道努力和进步,懂得磨练自己的能力,从而使自己不仅能够潜入海中捕食鱼虾,还敢于与比自己体积庞大的海豹搏斗,最终使自己变得更强大、更凶猛。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大熊猫,因为它们没有主动去进步,而使自己从食肉动物衍化成了食草、食竹动物,并最终体态臃肿,濒临灭绝。

个人的职业发展又何尝不是像熊一样呢?机遇面前人人平等,如果自己不主动地去竞争,迟早会和大熊猫有同样的遭遇,在工作中被他人排挤,甚至被吃掉。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在职场拼杀的白领们不敢有一丝的懈怠,唯恐“砸”了手中的饭碗。已被划入“老员工”行列的三四十岁的白领们,眼见着新人们揣着硕士、博士学历,意气风发地加入到自己的行列中,不自觉地就会心跳加速、血压上升。然而,这个年龄的人已不像新人们那样了无牵挂,他们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公事、家事早已压得他们进入了亚健康状态。可看着后来者们“虎视眈眈”的样子,原地踏步只能是一种自甘落后,这样将会导致自己心理失衡,变得自怨自艾而不知进取。

其实帮助自己不断进步的方法有很多,“每天做点困难的事”,就是“逼”自己进步的办法之一。如果你是一位营销人员,但是当众演讲又是你最发怵的事情,那就每天“逼”自己对着镜子练习讲话;如果你是一位公关人员,但是恰巧又是一个内向的人,那你就每天“逼”自己主动与主要的业务伙伴联系,或是打电话,或是发电子邮件,或是相约见面;如果你从中学就讨厌学外语,可是想要获得在职硕士学位,就不得不硬着头皮,每天“逼”自己练习听力、复习语法,再一口气做完一套模拟试题……如此这般,很容易使自己培养成不断学习和努力的习惯,最终使自己的实力不断增强,并始终保持自身具有的优势。

无论什么人,做什么事,很难做到最好。做不到最好没有关系,只要一次比一次更好,就能够让人看到希望。一天一点的进步,会在长年累月中变成巨大的进步。所以,工作中的你我,不妨也给自己这样的要求——每天进步一点。当他人原地踏步时,你的“每天一点进步”就能将他们甩出很远。也只有这样你才能找到自己的工作平衡点,才能使自己的内心不会因停步不前而失去平衡。

心理平衡小课堂

原地踏步也就是停止了前进的步伐,即使你有再强大的优势也会因时间的流逝而被他人超越,因此你需要不断进步,锐意进取。“每天淘汰你自己”,这是我们应该告诫自己的一句话。假如你不淘汰自己,可能就会被他人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