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左手疼爱右手管教:好父母要懂得在爱中管教
39771100000003

第3章 给孩子温暖的关怀(2)

【疼爱与管教的小课堂】

有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接触方式是打屁股,只要孩子有点错或大人不称心,就打孩子屁股,孩子平时很少得到父母亲昵的抚摸。这样的孩子很容易产生孤独感,并热衷于推撞、打架闹事等,对周围世界带有敌意。

不以爱的名义侵犯孩子的隐私

在父母眼里,也许自己的孩子永远只是个孩子。但是,别忘了,其实,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知识的增多,随着思想的丰富,他们会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作为父母,随时掌握孩子的学习、思想动态,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是,父母应该通过正确的渠道来获得这些信息,而不是靠背后的小动作。孩子虽小,一样有属于自己的隐私,既然是隐私,父母就该尊重他们的隐私权。

然而,很多父母漠视孩子的隐私权,以关心孩子成长的名义偷看孩子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网上聊天记录等,这不但侵犯了孩子的隐私权,而且也是与孩子沟通不够、对孩子缺乏信任的表现,容易造成孩子对父母的不满情绪,使亲子之间产生新的沟通障碍。有些父母甚至在看了孩子的隐私后,会按照自己的想法,以偏概全,质问孩子,这样很容易引发亲子之间的矛盾冲突。

侵犯孩子的隐私极其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俗话说的好,树怕伤根,人怕伤心。一个人的成长可以没有鲜花和掌声,但绝不可以没有自尊心,否则会影响其身心的健康与发展,甚至对成长产生严重的后果。因此,请不要以爱的名义侵犯孩子的隐私。

小敏从小就有写日记的习惯,一直坚持着。可是有一天她发现,妈妈居然在偷看自己的日记!那天,小敏和班里的同学吵了架,班主任将电话打到了家里。妈妈因此很生气,无意中用小敏日记中的隐私来揭短。这时候,小敏才意识到妈妈一直都在偷看自己的日记。

“你怎么能偷看我的日记呢?”小敏大声叫着。

“我确实一直都在偷看你的日记,但我认为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我偷看自己女儿的日记有什么错?我这也是对你负责!”妈妈直言不讳。

小敏虽然生气了,可依然坚持写日记。只是她的书桌抽屉上加了一把锁。

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做父母的不可以因为自己给了孩子生命就可以干涉孩子的一切。孩子是有自己独立人格的,在这方面,做父母的必须予以尊重。不能像故事中小敏的妈妈那样,认为看自己女儿的日记是理所当然的。果真如此的话,上锁的其实就不仅仅是那个放着日记本的抽屉,还有孩子对父母的心。

许多父母认为偷看自己孩子日记的出发点和小敏妈妈一样,是对孩子负责,对孩子关心,是想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成为孩子可以倾心的朋友。但让他们感到困惑的是,他们越这样做,他们和孩子的关系就越来越紧张。更为糟糕的是,当孩子们发现自己的隐私被父母偷看后,对父母的信任往往会大打折扣,也会将自己的内心更加封闭起来,从而拒绝与父母沟通。

因此,作为父母,必须要与孩子经常进行心灵上的沟通,而不要通过偷看孩子隐私的方式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这不仅是对孩子自尊心的尊重,而且也会赢得孩子的尊敬。大部分父母都单纯地认为孩子年龄小不应该有隐私,即使有隐私也不该对父母设防,然而父母却忽视了隐私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养料。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点:

1.隐私的产生意味着孩子自我意识的觉醒

作为父母,如果发现孩子有了自己的隐私,应该感到高兴,这意味着孩子诞生了内心世界,他想拥有自己独立的空间。珍视一颗童心的成长,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让他拥有一份独自承担的内心秘密。

2.隐私是孩子内心的一种珍贵体验

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虽然孩子越来越不满于凡事受父母控制、摆布,于是秘密成为孩子作为弱者的一种自我保护形式。这种对自己内心世界独享的体验,可以让孩子感受到个体的存在感和价值感。

3.隐私能帮助孩子走向独立和成熟

孩子总有一天要走向独立,而拥有个人秘密并能恰当处置是走向独立的要素。对个人来说,隐私往往与责任紧密相连,并且要独立承担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讲,拥有隐私是孩子迈向独立和成熟的必经之路,而没有隐私的“透明人”是永远长不大的,有远见的父母应当允许孩子有自己的隐私。

总而言之,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不要以爱的名义侵犯孩子的隐私。父母要做的是对孩子进行正面的榜样教育,而不是扮演窥探者的角色。父母要成为孩子的精神支柱,学会“角色转换”,理解孩子的想法和行为,哪怕是错的,对于孩子的行为要宽容,而不是一味地窥探和质问。只有父母能够理解和宽容孩子,才能更好地展示对孩子温暖的关怀和爱。

【疼爱与管教的小课堂】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父母侵犯孩子隐私也是违法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0条针对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做了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16条也明确规定:“儿童的隐私、家庭、住宅或通信不受任意或非法干涉。”因此,父母爱孩子就应该先学会尊重孩子,不要由法定的监护人变成违法的监视者。

再忙也要抽出时间陪孩子

不知你是否听过这样一个小故事:

父亲下班回到家时已经很晚了,他工作压力大,心里很点烦,他想休息一下,可是他发现自己6岁的儿子靠在门旁等他。

“爸爸,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

“问吧?”

“爸爸一小时可以赚多少钱?”

“怎么问这个?”父亲问道。

“我只是想知道,请告诉我吧,爸爸。”小孩哀求。

“我一小时赚20美元,有什么疑问吗?”父亲没好气地说。

“哦,”孩子低下了头,接着又说,“爸爸,可以借给我10美元吗?”父亲开始生气了:“别总拿钱去买那些毫无意义的玩具,回你房间睡觉去。我每天都在辛苦地工作,你一个小孩子根本无法体会。”

孩子安静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并把门关上,父亲还坐在客厅里生气。过了一会儿,他心里平静了下来,感到刚才对孩子实在是太凶了。心想:“或许孩子真地很想买什么东西,再说他平时很少要钱。”

于是父亲走进孩子的房间,发现孩子睁着眼睛躺在床上,他小心地问:“睡了吗,孩子?”

“爸爸,我还醒着。”孩子回答。

“对不起,孩子,我刚才对你太凶了。”父亲边说边将钱递给孩子,“这是你要的10美元。”

“谢谢你,爸爸!”小孩欢叫着从枕头下面拿出一些被弄皱的钞票,慢慢地数着。

“你有钱为什么还要?”父亲又开始生气了,他不明白这孩子今天到底是怎么了。

“因为在这之前不够,但我现在够了。”孩子说,“爸爸,我现在有20美元了,我可不可以向你买一个小时的时间呢?明天请早点回家,我很想和你一起吃晚餐。可以吗,爸爸?”

如今的父母与孩子待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早上,可能在孩子没出门之前他们已经出门,晚上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孩子或许早已进入梦乡,父母和孩子似乎永远是错开活动的。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很难有更多的精力来陪孩子。

于是,经常听到很多父母的无奈,父母为了孩子付出了诸多的努力和辛劳,为了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提供最好的教育平台,他们任劳任怨,没日没夜工作。但是,有得必有失,尤其会因生活的忙碌而失去陪伴孩子的时间。为人父母者,你们是否想过,工作上的事情今天没做完明天还可以接着做,或者这个工作做不成还可以再找另一份工作,可是你的孩子能够再重新成长一次吗?所以说,与孩子一起成长的机会只有一次,错过了,便再也无法弥补。而这里无法弥补的不仅仅是你与孩子一起成长的美好经历,还有孩子缺少父母陪伴的童年。所以,应该多花一点儿时间来陪伴孩子,而不要让时间从手指间轻易溜走,在不经意之间忽略了人间最珍贵的亲情。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父母们就必须要有“再忙也要抽出时间陪孩子”的意识。想方设法和孩子多在一起,这既是父母的责任,也是培养身心健康孩子的条件之一!

所以,父母们不妨利用每天晚饭时间来询问孩子的情况,向孩子讲述有关自己的事情。或者睡前去孩子房间与他交谈一段时间。平时经常和孩子分享自己童年的生活,在轻松幽默中讲述自己在他所处的年龄段记忆深刻的事情。有时候也可以和他分享自己在工作上的感受,赢得孩子的理解和支持。

与此同时,父母在陪伴孩子的时候,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陪孩子”要拿出干事业的精神,不允许“消极怠工”

不妨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多投孩子所好,如一起看电视,打电玩,打球,玩积木拼图,集邮,看漫画,一起照养小动物或植物等,这样可以培养亲子之间共同的兴趣与爱好,增进亲子关系。

2.捕捉孩子的每一点快乐

当孩子看动画片津津有味时,当孩子玩游戏机累得满头大汗时,当孩子聚精会神地画画时,不要严厉地打断孩子:“赶快去做作业!”要静静地陪孩子坐一会儿,和孩子一起欢笑。在这段时间里,忘掉孩子的成绩、学业、功课!

3.不要刻意地去教育孩子

陪孩子一起学习或玩耍,别试图把和孩子在一起的每一分钟都变成教育,而应该通过言传身教,孩子会一边学习一边观察,并从父母的言行中学习做人做事。

总而言之,工作缠身的父母们,尽量留一些时间给孩子吧!孩子如同栽种的花草一样,是需要时间来灌溉和呵护的。只有在父母的陪伴和温暖的关怀下,孩子才能够茁壮成长。

【疼爱与管教的小课堂】

陪孩子时,需谨守“四不”政策。

一不:不要热心过度地陪做功课;

二不:不要心不在焉地陪伴;

三不:不要把陪伴变相为“监管”;

四不:孩子朋友来访时,不要不识相地硬要和他们“打成一片”。

强化孩子的归属感

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其生活、心理活动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有时需要一个人独处、独立活动。比如一个人安静地思考、看书等。但是,人也具有社会性,随时随地都在和他人发生必然的联系,需要和他人相互帮助、相互依存。

因此,人必须从属于某个人群“组合”,并且参与到这个“组合”的各种活动中来,从活动中感受他人的关爱,获得他人的认可。只有这样,人才会觉得满足,才能够和谐地生活。尤其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得到了其他成员的认可和尊重时,便会加倍地觉得满足和幸福。而这种满足感和幸福感就是人们常说的归属感。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特别是当孩子开始上学以后,和他(她)关系密切的朋友越来越多,他(她)接触的团体和机构也越来越多,他(她)想要获得归属感的意识也越来越强。

通过在集体中和他人和谐相处,他(她)才能够感知到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归属于什么样的家庭、人群、学校等。而与他(她)密切相关的群体中的人也会向他(她)表明一种需要他(她)、接纳他(她)的态度,这样才能够为他(她)的身份和行为提供指引,让他(她)找到归属感。

其实,归属感就是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而这对于孩子来说至关重要。要知道,孩子是用关系来理解这个社会的。归属感是孩子获得快乐和幸福的前提条件。

但是,由于孩子年龄小、生活阅历缺乏,因此,他(她)往往对归属感没有正确的概念和原则,他(她)可能不知道向何人去索取这种归属感,也不知道应该通过什么方式去获得归属感。

例如,归属感弱的孩子可能会向那些根本不喜欢他的人寻求庇护,并可能通过危险的方式获得乐趣和身份,而这是相当危险的。因此,归属感对于孩子来说是必须且必要的。

遗憾的是,现在孩子的归属感水平普遍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钢筋水泥墙”为孩子的关系生活设置了障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每天都在自己固定的圈子里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父母往往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带着孩子出门走走,认识一些新朋友。

即使和邻居也常常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大多数家庭都是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孩子的生活除了至亲,往往就没有了别的关系,这种单一的关系生活会让孩子慢慢地变得冷漠,对其他人、其他事都漠不关心。

2.许多孩子都没有和他人相互依存的感受

富足的生活让孩子从小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必为生存而担忧。与几十年前缺吃少穿的时代相比,现在的孩子对他人的感恩和相互依存的感受也就少了很多。再加上父母忙于自己的事业,孩子也就渐渐学会了消磨父母不在身边的时光。就这样,孩子的归属感慢慢地就会更加淡漠。

3.利己主义思想对孩子的影响

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利己主义”、“唯利是图”、“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等一些观念越来越盛,在这种大环境下,孩子难免会受到影响,而这些思想对归属感有着强大的破坏作用。生活中,孩子一旦因为利益而被人伤害,那么他就很难信任他人,很难再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从而无法获得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