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外语你值得拥有这美好的世界
39864600000004

第4章 徒步旅行WalkingTours(1)

[英]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Robert Louis Stevenson

我们一定不要像某些人那样,认为徒步旅行只是观赏乡村风景的一种更好或更坏的方式。其实观赏山水风景有很多选择,而且都很不错,但没有哪种比坐火车观赏生动有趣,尽管一些附庸风雅之人并不赞同。但是,徒步观光的确不是一个十分可行的方法。一个真正有兄弟情怀的人乘船出行时,并不奢求沿途特殊的景观,而是怀着愉快之情——从早晨充满希望、精神抖擞地出航,到夜晚平安、满足地归航。他说不清是挎上还是卸下背包更快乐。启程时的兴奋让他一心想着终点。不管他做什么,得到的都不仅仅是事情本身,一定也会在未来得到更丰厚的四报。因此,快乐带来的快乐,源源不断。关于这一点,只有少数人能够明白,大多数人不是长期待在一个地方不动,就是顷刻数里。他们不会将两者折中,而是终日劳碌奔忙。而且,最重要的是赶路之人不能领悟旅游的乐趣。这种人,自己对着酒罐子痛饮时,见到别人用小杯子喝就会心生反感。他不会相信,啜酒才能品出酒的醇香;也不会相信,拼命赶路只会让自己变得麻木、冷酷无情,晚上回到客栈感觉筋疲力尽、头脑昏沉。他不像悠闲的漫步者那样觉得夜晚温柔迷人。上床大睡与双份睡前饮料是他仅有的生理需要。如果他是一个吸烟的人,甚至连烟斗也会变得索然无味,没有诱惑力。在追求快乐的过程中,这种人注定要事倍功半,并且最终与快乐无缘。总之,他如同谚语中所说的那种人——走得越远越糟糕。

那么,要好好地享受旅行,徒步旅行者需要力求独自前往。如果你成群结对或结伴而行,那就不再是徒步旅行,只是徒有其表罢了,更像是大自然中的一次野炊。徒步旅行应单独前往,因为他的本质是自由,这样你就能随时停下或继续前进,按着自己的心情选择这条路或那条路;你必须有自己的步调,既不需要跟紧步履匆匆之人,也无须在女孩身上浪费时间。然后,你一定要敞开胸怀,让所见之物为你的思想添彩。你应该像一支任一种风都能吹响的笛子。哈兹里特曾说:“我不能体会行走与谈论同步的乐趣。当我身在乡村时,我向往简单纯粹的生活,就像村民们一样。”这正是独自旅行的内涵。在你身边,不该有嘈杂之声打破清晨沉思的寂静。一个没有停止思考的人,是不会全身心地沉醉于来自户外的美好景致之中的。这种沉醉起始于思维的眩晕和停滞,最终进入一种超凡的平和境界。

任何形式的出游,第一天总会有些苦涩的瞬间。旅者对他的背包态度冷淡,几乎想要把它抛到篱笆之外时,会像基督徒在类似情形下的做法一样——“跳三跳,继续歌唱。”并且,很快你就能获得出游的舒适心境。它会变得人同时出发的话,我敢跟你打赌,在这30个人中,你不会找到一个脸色忧有吸引力,出游的精神也会投入其中。郁之人。这是一件很值得去做的事情。于是,背包一背上肩,你残留的睡意就会顷刻全无,你立刻抖擞精神,大踏步地开始新的旅行。无疑,在所有的心绪中,选择道路时的那种心情是最好的。当然,如果他要继续考虑那些烦心事,如果他向阿布达的箱子敞开胸怀,与女巫同行的话,那么无论他身在哪里,无论疾走还是漫步,他都不会快乐。而且,这会给自己的人生带来多少遗憾啊!如果现在有30个人同时触发的话,我敢跟你打赌,在这30个人中,你不会找到一个脸色忧郁之人。这是一件很值得去做的事情。试想,一个夏日的清晨,这些旅者带着夜色,一个接一个地上路了。他们当中有一个步调很快的人,他的目光中带着渴望,全神贯注于自己的思绪中,原来他正在自发机杼,字斟句酌,将山水秀景再现于文字。还有一个人,边走边凝视着草间;他在小河边停下,去看看那里飞舞的蜻蜓;他倾斜着身子依靠在茅屋门前,看不够那悠然自得的黄羊群。另外有一个人,他说着、笑着,对自己比比画画地一路走来。随着眼中闪现的怒火和额上的阴云,他脸色在不时的变化着。原来,他正在路边构思文稿,表达演说,进行着最激烈的会谈。再过一会,它极可能会引吭高歌。对他而言,假如在这方面不是很擅长,刚好又在拐角处碰上一个并不木讷的农民,我想不出还有什么比这更糟糕的情形,我实在不知道这位行吟诗人和那位农民谁更难受。久居室内的人通常不习惯去那些陌生的地方,也不能理解这些游客的乐趣所在。我认识一个人,他曾被指控为疯汉,因为尽管她已是一个长着红胡子的成年人,但是走起路来像孩子羊蹦蹦跳跳。如果我告诉你,很多学识渊博的学者都向我坦白:他们徒步出游的时候都会唱歌,而且唱得很难听。当他们遇到上面的情况——与一个不幸的农民相遇时,都会羞愧难当,你一定会很吃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