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整编楚汉
3993700000010

第10章 秦的最后一员大将

第十一节秦的最后一员大将

二年冬,有一匹快马飞奔在秦的皇宫里,因为送的是战报,谁也拦不了。这是建制中的一个惯例,有战事发生或前线出现紧急情况时,使者携带前线将领所呈报的文书,可直接策马穿过宫门,当面报告给皇帝。与其说是可以,还不如说是必须。按照秦朝的制度,皇帝是全军的最高统帅,必须对紧急情况及时做出决断,决定军队是否前进,是否需要派兵增援。这个可不是赵高所能左右的事情。

这回二世终于明白那是叛乱而不是盗贼了。因为周章即周文的几十万大军已驻扎在戏水上了。二世大为吃惊,这回一定要上朝议政了。跟群臣商议说:“怎么办?”少府章邯说:“反贼已经起来了,人数多势力强,现在征发附近各县的军队是来不及了。骊山徒役很多,请赦免他们,授予他们兵器去迎击反贼。”现在整个秦朝上下也就只有章邯还敢出谋划策,其他的大臣早就不愿意吭声了,或许是他们心已经凉了。二世听了章邯的话很是高兴,有人能替他分忧,二世依然可以当他的安乐皇帝。于是,二世大赦天下,派章邯领兵为将。

这皇上是答应了,可也得要赵高点头,这才算可以啊!

章邯的许多朋友也都早已感受到秦的危机,不用问这些朋友都是秦的官吏,而且职位都不小。他们在老早以前就劝章邯道:“请君务必出马担任主帅,以担负起拯救社稷的责任,只有你出马,才能彻底平定。”而且朋友们这边,也都善意地提醒章邯要去找赵高谈一谈,对他劝道:“章邯啊,可不能只凭孩子气,可别让什么正义感给迷住心窍啊!”章邯也明白,那思就是不能把赵高给惹恼了。章邯也清楚,自己的使命就是率领军队击败陈胜的叛军,让大秦恢复秩序,切不可与宫廷小人一争长短。

其实章邯心里有数,在出征之前是一定要找赵高做做思想汇报的,不过也没有显示出跃跃欲试的样子。章邯是个心胸宽阔,决断能力强,并且性情温和。这么一个人,作为远征军的统帅者,是容易得到官兵的衷心拥护,就这一点来讲,他也具有非一般人可比的资格与条件。

而赵高这边,他害怕如果二世一旦有了危机感,就会亲理朝政,也会直接召见那些将军与大臣,并与他们一同商量对策。这样,皇帝、大臣、将军,三者就会通过战争紧密联系成一体。那自己的地位就会受到威胁。赵高自然也想探探章邯的虚实。

就这样,赵、章二人会谈开始了。赵高心里想:“这家伙对我稍有不逊,我就要想招把他给撤掉。”章邯心里也在想:“莫不如先讨得赵高的欢心。如果不这样,将来身在千里之外,正派援军的请求就会遭到拒绝,调集粮草也会不利。而且,所建战功越多就越会遭到猜忌,以致危及身家性命。”章邯决定要演一出戏,这个对章邯来说是太简单了。因为章邯早就有心理准备了,并且在俩人刚一见面时,章邯就从容以对,而且态度谦恭,不卑不亢,让赵高觉得受到了别人不曾给予的真正尊重。“臣有一事相求,无论如何还要仰仗赵大人您的帮忙!”“什么事情啊?”赵高慢条斯理地说,把头斜了斜,望了章邯一眼。章邯十分恭敬的说道:“骊山陵寝工程和阿房宫建设实乃先帝陛下之遗业,说来亦为举国之神圣事业。”赵高不禁内心一惊。无论怎么说,这项动用数十万百姓服劳役的工程已经惹得天下怨声载道,令国家处于危亡之中,这方面的意见很多很多,赵高自然是心里十分清楚。“此话当真吗?”赵高这回是正脸望着章邯并紧紧盯着章邯的脸,望了一会,才松口气似的叹了一声,说:“章邯啊!”又望了一眼章邯的眼睛,赵高接着又说:“君是很了解先帝的心意的。让天下百姓尽服劳役,对欲逃避者加以刑法,百姓方知法之可怕。百姓很快即可适应于法,乐于接受法之约束,进而成为国家安泰之本。君好像对秦法之原理还是很理解的。”赵高竟是这样一个人吗?与其说章邯要对赵高刮目相看,还不如说他内心产生了某种困惑。人们往往把赵高说成是一个迷住先帝与二世的妖怪。但,眼前这个不男不女的男人,却有鲜为人知的另一面,其举止是那么的温文尔雅,所讲的事情又极富内涵。怪不得先帝会让这位宦官来当二世的太傅,他的修养的确非同一般,或许只有这样,才可以解释的通。就赵高的立场来讲,最担心的就是章邯会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从而声望直线飙升。不过即便如此,也可以胡乱找出罪名,以皇帝的名义将其处死。总之,就是要设法让章邯害怕自己,从而让他听从自己的摆布,这才是最理想的。出于这个目的,趁现在面对面的机会,赵高一会露出威严,一会又做出笑脸,仿佛在收买章邯。“什么是呀?要让我来做。”当赵高说道这里时,章邯拱手道:“只因当下实属非常时期。非常时期就要有非常之人鼎立帮助,方能采取非常措施。”此时,赵高的心里已是十分满意章邯的表现了。“究竟是什么是吗?”章邯说:“臣实在是没有办法在顷刻之间编成一支大军,还请赵大人支持并允许臣用那些囚犯去参战。”赵高其实早就明白章邯要求自的是什么事,这事皇上都答应了,自己也不好太多阻止,赵高也只不过是想看看章邯的态度而已。因为,纵使打了败仗,也只能是眼前这个人大吃苦头。现在对章邯的表现十分满意,那就做个顺水人情也好。

为啥说章邯出马就可以解决叛乱呢?

章邯家本来就是将门之后,他自己在先帝时就曾任职军中,立过很多战功。而且,在现在的这些官员中,章邯恐怕比任何人都要了解势态的严重性。秦始皇一统天下后,章邯就做了少府,虽说是文官,但这个差事主要是收山泽市井之税和口赋(童年的人口税)等收入。因此,章邯对人文地理情况十分熟悉。这一次大规模叛乱,在水乡泽国的势头尤为猛烈。不仅赋税完全断绝,而且从负责收取赋税的官吏所送上来的财务报告上也显示了各地的战况。在这一点上,章邯比那些在军中任职的更了解势态,甚至连什么地方平静,哪里道路畅通等一类兵家必知的情况都了如指掌。最关键的是他的好朋友也多,其中也有很多人具有担任幕僚或指挥军队的将领,并且都是拼上性命也心甘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