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间谍课系列(全集)
40264500000314

第314章 轻柔说话的风(11)

那位夏延妇女嫁给了一位战士,生下一个男孩。可是,在一八八〇年左右,一场流行性霍乱横扫印第安人保留地,夺走了战士和男孩的生命。两年后,一位边疆的传教士不顾白人同伴们的反对,娶了年轻的寡妇为妻。他有着瑞典血统,身材高大,金发碧眼。他们生了三个女儿。最小的女儿就是皮基特小姐的外婆,生于一八九〇年。

外婆又与白人结婚,生了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小女儿生于一九二五年,名叫玛丽,十八九岁时,她来比灵斯找工作,在新开办的农业银行当上了一名文员。

在她隔壁柜台工作的,是一个诚挚而勤勉的员工,名叫迈克尔·皮基特。他们于一九四五年结婚。琳达的父亲因为近视没有参军。琳达有四个哥哥,都是身材高大、金发碧眼的小伙子。她生于一九五九年,今年十八岁。

“不知道为什么,我生下来就有一头黑发和一双深色眼睛,一点也不像我的爸爸妈妈。就这些情况。现在轮到你说说你的身世了。”

他没有理会她的要求。

“你的右腿上有什么印记吗?”

“我的胎记?这你是怎么知道的?”

“请让我看看。”

“为什么?这是我的隐私。”

“求你了。”

她犹豫了一会儿,然后拉起棉布裙子,露出一条金棕色的纤纤大腿。印记仍在那里。两个皱巴巴的凹痕,是当年在罗斯巴德河畔边被骑兵的一颗子弹洞穿的孔洞。她有点愠怒地把裙子放了下来。

“还有什么呀?”她带着一丝嘲讽问道。

“还有一个问题。你知道‘Emos-est-se-haa' e’在夏延语中是什么意思吗?”

“天哪,怎么可能知道。”

“意思是轻柔说话的风。轻风。我可以叫你轻风吗?”

“我不知道。我想可以吧。如果这样能使你高兴。可是为什么呢?”

“因为这曾经是你的名字。因为我梦见过你。因为我在等你。因为我爱你。”

她站起身来,脸涨得通红。

“这太疯狂了。你根本不了解我,我也不了解你。再说,我已经订婚了。”

她走开了,回到她的团队之中,再也不愿与他说话了。

可是,她又回到了城堡。她正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不止一百遍告诉自己,她一定是疯了、是傻瓜,已经糊涂了。但在她那混乱的脑海里,那双沉静的蓝眼睛正紧紧盯住自己,她深信自己应该去告诉这位害相思病的年轻人,他们不应该再见面,那毫无意义。至少,她是这么告诉自己的。

在离开学还有一个礼拜的那个星期天,她在市中心搭上一辆游览车,在城堡外的停车场下了车。他好像知道她要来。他等在阅兵场上,每天都这么等着,身边的罗斯巴德配好了全套马具。

他帮她骑上马,让她坐在他身后,然后骑到草原上。罗斯巴德认识去溪边的路。在波光粼粼的溪水边,他们下了马。他向她讲述在他幼年早早去世的父母,以及后来一位山民把他认作义子抚养长大的事。他解释说,他没上过学,但他会辨别荒原里各种动物的踪迹、不同鸟的叫声和每种树木的形状和特征。

她解释说,自己的生活截然不同,长期受到正规和传统的教育,做事考虑周到。她的未婚夫是一个来自殷实家族的年轻人,就如同她母亲所说的那样,这样的年轻人能为她提供一个女人所需或要求的一切。所以,他们再次见面完全没有意义……

于是他吻了她。她想推开他,但当他们的嘴唇碰在一起时,她的手臂失去力气,反而抱住了他的脖子。

他的嘴里没有她未婚夫的那种酒味和难闻的雪茄味。他没有摸索她的身体。她闻到了他身上的气味:鹿皮味、炊烟味和松树味。

她激动地挣脱开来,朝城堡走去。他在后面跟着,但没有再碰她。罗斯巴德也不吃草了,跟着走在后面。

“留下来,和我在一起,轻风。”

“我不能。”

“我们命中注定要在一起。神灵在很久以前就是这么说的。”

“我没法答应你,我必须考虑一番。这太疯狂了。我已经订婚了。”

“告诉他,他得等着。”

“这不可能。”

一辆四轮大马车正离开大门,驶向视野之外的停车场。她走过去,跳上马车。本·克雷格跨上罗斯巴德跟在马车后面。

到了停车场,乘客们纷纷跳下马车,登上一辆大巴士。

“轻风,”他喊道,“你回来好吗?”

“不行,我要嫁给别人了。”

几位妇女向这个外表粗野的年轻骑手投去了不悦的目光,这人显然是在纠缠一位年轻的好姑娘。司机关上车门,发动了汽车。

罗斯巴德发出一声惊恐的嘶鸣并抬起前蹄。大巴士动了起来,在通向沥青公路的土路上开始加速。克雷格夹紧罗斯巴德的双肋,骑着它追了上去。汽车加速后,罗斯巴德也由小跑变为快跑。

这匹母马对身边的怪物有点害怕。汽车对着它又是喷气又是怒吼。风速加大了。车厢里的乘客听到一声叫喊。

“轻风,跟我一起去山里,做我的妻子。”

司机瞄了一眼后视镜,看到马儿翕动的鼻孔和滴溜溜转动的眼睛,他踩下油门。大巴士在土路上颠簸着向前猛冲。几位妇女一阵尖叫,抱紧身边的孩子。琳达·皮基特从窗边的座位上站起来,推开滑动窗。

大巴士慢慢超过飞奔的马匹。罗斯巴德受到惊吓,但它没有背叛骑在背上拉着缰绳的主人的意愿。一颗黑黝黝的脑袋从车窗里探了出来。她的回答随着汽车带出的气流飘来。

“好的,本·克雷格,我愿意。”

骑手勒住缰绳,消失在纷纷扬扬的尘土之中。

她小心翼翼地写了一封信。因为领教过对方的脾气,她明白地表达了自己的遗憾之情,希望这封信不至于触怒他,让他为此大发雷霆。写完第四稿后,她签上名字寄了出去。她一整个星期都没有得到回音,之后等来的,却是一次简短而又不讲理的会面。

迈克尔·皮基特是单位里的栋梁,他是比灵斯农业银行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在珍珠港事件前夕,他从一名卑微的出纳员开始,一步一步升上经理助理的职位。他勤奋工作、办事认真、天资聪颖,引起了银行的创始人和业主——一位毕生单身且没有亲属的老先生——的注意。

这位老先生在退休时主动把他的银行卖给了迈克尔·皮基特。他要找个人继承他的传统。于是,迈克尔筹集贷款资金,买下银行的产权。购置的大部分贷款都及时偿还了,但在六十年代后期出现了一些问题:过度开发,抵押品赎回权取消,坏账以及死账……皮基特不得不通过出售股份,向公众筹集能使银行起死回生的资金。危机过去了,资金周转也流畅了。

在女儿的信件抵达对方一星期后,皮基特先生被召唤而不是被邀请,去和未来的亲家会面。会面安排在比灵斯西南面黄石河畔的一座豪华气派的T吧牧场里。他们曾在双方儿女订婚时见过面,但那是在牛仔俱乐部的餐厅里。

银行家被引进一间硕大的办公室,那里铺着抛光木地板,护壁板豪华昂贵,墙上装饰着各种纪念品,有装在镜框里的各种证书和作为打猎纪念的牛头。宽大的书桌后面坐着一个人,他没有起身打招呼,只是朝对面唯一的一把空椅子做了个手势。他一言不发地盯着坐下的客人看。皮基特先生感到很不自在,他心里明白事出有因。

这位牧场大亨故意表现得慢条斯理。他取出一支大雪茄烟,点上火,等烧通畅后,把书桌上唯一的一张纸推了过去。皮基特一看,是他女儿的信。

“对不起,”银行家说,“她已经告诉我了。我知道她写了一封信,但我没看过。”

牧场主向前俯身,举起食指正准备教训人。他在室内也不愿摘下斯泰森牛仔帽,帽子底下的那张脸活像是一块牛肉,怒目瞪视着银行家。

“没门,”他说,“门都没有,懂吗?没有姑娘可以这么对待我儿子。”

银行家耸耸肩。

“我跟你一样失望,”他说,“可是现在的年轻人……有时候,他们会改变自己的主意。他们都很年轻,也许这门婚事太匆忙了?”

“跟她谈谈。告诉她,她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

“我已经和她谈过了。她母亲也跟她谈过。她希望解除婚约。”

牧场主朝后靠在椅背上打量房间,脑子里回想起他当初从一个放牛娃到现在发迹所走过的道路。

“在我儿子这儿可不能反悔。”他说。收回那封信后,他把一叠纸从桌上推了过去,“你最好看看这些资料。”

威廉·“大比尔”·布拉多克确实走过了一条漫长的道路。他的祖父出生在北达科他州俾斯麦,后来搬到西部。祖父是私生子,祖父的父亲曾是一名骑兵中士,战死在了平原的战争中。这位祖父在一家商店找了份工作,干了一辈子,既没有得到提升,也没有被解雇。他的儿子继承了他卑微的职业,但孙子却在牧场里找到一份工作。

男孩长得高大、强悍,生来就横行霸道,经常用拳头解决问题,而且几乎每次都让他占到了便宜。但他也很聪明,战后,他抓住了一个能赚钱立业的商机:用冷藏卡车,从饲养菜牛的地方往蒙大拿运送牛肉。

他独自筹措,从买卡车、涉足屠宰加工业开始,发展到控制了从牧场到烧烤一条龙的整条业务链。他开创了自己的品牌:大比尔牛肉,自由放养,汁多味鲜,当地超市有售。当他搬回来经营牧场业务、填补牛肉供应链中的最后一环时,他已经成了一个大老板。

十年前购买的这座T吧牧场经过重建,成了黄石河沿岸最为壮观的大厦。他的老婆是一个从不敢大声说话的小女人,几乎难得看见她的身影。她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名叫凯文,但长得一点也不像父母亲。凯文今年二十五岁,从小娇生惯养,飞扬跋扈。但大比尔宠爱自己的后代,对这个独生子有求必应。

迈克尔·皮基特看完这些材料后脸色灰白。

“我不明白。”他说。

“你瞧,皮基特,这再清楚不过了。我花了一星期时间,买下本州内你所拥有的每一件产业。这意味着,现在我拥有控股权,拥有你的银行。这花了我一大笔钱。全是因为你女儿。她很漂亮,这我承认,但很愚蠢。我不知道也不关心她遇到的另一个家伙是谁,可你必须告诉她,得把他甩掉。”

“让她再写一封信给我儿子,承认她犯下的错误。他们的婚约照旧。”

“但如果我没能说服她呢?”

“那你就告诉她,她将对你的彻底毁灭负责。我将接管你的银行、你的住房,我将接管你所拥有的一切。告诉她,你在本县恐怕连喝一杯咖啡都没法赊账。听见了没有?”

在驾车返回的路上,迈克尔·皮基特心情极为沮丧。他知道布拉多克不是在开玩笑。他曾经对反对他的人来过这一手。皮基特还被警告说,婚礼必须提前到十月中旬举行,离现在还有一个月。

家庭会议开得很不愉快。皮基特夫人一会儿指责,一会儿安抚。琳达究竟明不明白她要干什么?她有没有意识到自己犯下了天大的错误?嫁给凯文·布拉多克,这能让她立即获得其他人工作一辈子也不一定能得到的所有东西:一座漂亮的房子,宽敞的可供孩子们玩耍的花园,最好的学校和社会地位。她怎么可以为了一个傻乎乎的、既没读过书也没有固定工作、只是在暑假期间扮演边民和侦察兵的演员,就抛弃这一切?

她的两位在当地工作和生活的哥哥也来参加了家庭会议。其中一位兄长提议,由他去一趟赫里蒂奇堡,与第三者当面谈一谈。两个年轻人都担心,复仇心切的布拉多克会从中作梗,使他们俩都丢掉饭碗。说话的那位哥哥在州政府机关工作,但布拉多克在州府海伦娜有好些个财大气粗、呼风唤雨的朋友。

心烦意乱的父亲一遍又一遍地擦拭他那副厚镜片近视眼镜,脸上痛苦万分。最后是他的痛苦使琳达·皮基特作了让步。她点点头,站起来回到自己的房间。这一次,她写了两封信。

第一封信写给凯文·布拉多克。她承认,自己为一个偶遇的年轻牧马人犯下了愚蠢而幼稚的错误,但这已经结束了。她告诉他,她原先那么写信给他真是太蠢了,希望能得到他的原谅。她希望能维持他们之间的婚约,并期待能在十月底之前成为他的新娘。

第二封信是写给本·克雷格的,通过蒙大拿州大角县赫里蒂奇堡转交。两封信都在第二天寄出。

英格尔斯教授虽然热衷于还原当时古堡内的生活,但还是对两样现代化设施作了让步。尽管电话线没有通到城堡,但他在办公室里放了一部无线电话,由镍镉电池供电。此外,便是邮政服务。

比灵斯邮局同意把所有寄给城堡的邮件,全都交到城里最大的一家旅游汽运公司,需递交的邮袋由下一班出发的司机带过去。四天后,本·克雷格收到了给他的信。

他试图读信,但遇到了困难。多亏夏莉的辅导课,他已经会读大写字母,甚至小写的印刷体字母,但年轻女士龙飞凤舞的手写体让他傻了眼。他带上信去找夏莉。女教师看了一遍后遗憾地看着他。

“对不起,本。这是你喜爱的那位姑娘寄来的。琳达?”

“请读给我听,夏莉。”

“‘亲爱的本’,”她开始读信,“我在两星期前干了一件傻事。当你从马背上朝我喊,我也从客车上朝你回喊时,我说过我们要结婚。但回到家后,我才明白自己有多愚蠢。”

“事实上,我已经与相识若干年的一个好小伙子订了婚。我意识到,不能随意与他解除婚约。我们即将在下个月完婚。”

“‘请祝福我将来幸福快乐,我也这么祝愿你。就此吻别,琳达·皮基特’。”

夏莉折起信纸,递了回去。本·克雷格遥望着远处的群山,陷入沉思。夏莉伸出手搭在他手上。

“我很抱歉,本。这样的事时有发生。你们萍水相逢,她显然是一时冲动,对你有了好感。我大致能理解。但她现在已经决定,继续和她的未婚夫在一起。”

克雷格凝视远处的群山,然后问道:“谁是她的未婚夫?”

“我不知道。她没有说起。”

“你能查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