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名人传
405200000013

第13章 米开朗琪罗传(3)

啊!来吧!来吧!让我不再回到我自己原样!《诗集》,卷一三五。

在卡匹托尔博物馆,我听到了这悲惨的呼喊声,这呼喊声源于一张写满痛苦的脸,脸上一双不安的眼睛还注视着我们。下面的描述受几部米开朗琪罗肖像作品的启发。尤其是雅科布·德勒·宫德1544—1545年的创作,现在在乌菲兹博物馆,马尔塞洛·伟努斯提曾经做过一个稍小的复制品,现藏于卡匹托尔博物馆;另外还有弗朗索瓦·德·欧朗德的雕刻品,创作于1538—1539年;吉乌利奥·波那索尼创作于1546年的雕刻品;以及康狄维于1553年的描述;他的追随者和朋友,丹尼尔·德·佛尔特在他死后为其创作的上身像;雷奥尼于1561年为其雕刻的塑像。弗朗西斯科·拉·卡瓦刚刚在米开朗琪罗的《最后的审判》中奇怪地发现了米开朗琪罗的脸部。四个世纪以来,人们从他身边经过,但从来都没有注意到他。但一经发觉,便再也不会忘记。米开朗琪罗那晦涩、梦幻性的狂热让他产生一种不同寻常的念头,于是圣巴尔多罗米奥出现时身上血淋淋,皮肤被自己撕落。(博洛尼亚,1925年)

他个头中等,肩膀宽厚,非常结实而健美。由于过度的工作,他的身体已经变形,他行走着,抬着头部,背部往里凹,肚子往外凸。而弗朗索瓦·德·欧朗德为我们呈现的米开朗琪罗的肖像则是一个站立的侧面像。他身穿黑衣,肩膀上披着一件天主教会的外套;头上缠着一条布巾,一顶宽大的黑毡帽覆于其上。1564年,当人们想把他的遗体从罗马运回佛罗伦萨,打开棺柩时,看到的样子便与这里描述的一样。他看上去睡着了,头上带着毡帽,脚上穿着带马刺的靴子。他的头颅是圆的,眼睛上突起的额头方方正正,上面刻满了皱纹。他的头发黑而稀少,散乱且微微卷曲着。他那羊角色的眼睛,小小的据康狄维叙述,维纳斯的肖像上显得眼睛更大。,充满忧郁但很有力;变幻不定且布满了青色和淡黄色的斑点。他的鼻子,宽而直,中央突起,后来被多瑞吉阿尼的拳头给击破了。在1490—1492年间。鼻孔到嘴角边刻画着深深的褶子。他的嘴唇细腻,下嘴唇稍微外倾。那耸起高高颧骨的脸上,周围长着微微的颊髯和大概四五寸长的、稀疏且分成两边的大胡子。

从整体看,他的脸上溢满了忧郁和迟疑。这正是诗人塔索托奎多·塔索(1544—1595),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最伟大的诗人。——译者注时期他的样子——充满焦虑,为疑惑所缠绕。他那透露着悲伤的眼睛让人不禁心生怜悯。

同情,我们不要与他斤斤计较了吧。让我们给予他自己一生都企盼、却不曾享有的爱情。他深知所有能降临到人类身上的巨大苦痛。他看到了自己的国家被奴役。他看到了意大利几个世纪以来都在野蛮人的掌控中。他看到了自由的消亡。他看到了那些他深爱的人一个一个地消失。他还看到艺术之光一束一束地熄灭。

在即将到来的夜晚,剩下他最后一个人,形单影只。而临死时,当他观望身后,他甚至不能自我安慰说,我已经做了所有我应该做的和所有我本来可以做的。对他而言,他的一生都是无用的。他没有享受到生命中的快乐,即使如此,也无济于事。他把一生都奉献给了自己的偶像——艺术,而这也是徒劳的。《诗集》,卷一四七(1555—1556年间):“充满激情的幻觉使我将艺术视为偶像和君主……”

在他一生的九十年,他全心投入在恶魔般折磨人的工作中,没有休息一天,没有真正生活过一天,甚至没有实现自己的伟大宏图中任何一项计划。他自己最钟爱的伟大作品中,没有一件是完成了的。命运在愚弄这个雕塑家他自称为“雕塑家”而不是“画家”,他写道:“今天,我,雕塑家米开朗琪罗,开始了西斯廷教堂的绘画。”一年之后,他写道:“这根本不是我的本职,我白白浪费了时间。”(1509年1月27日)而且他从来都没有改变过这个观点。,尽管他自称雕塑家,到最后他所完成的只是己所不欲的绘画作品。而那些不断带给他伟大雄心和期望、不断让他痛苦万分的伟大工程中,一些(比萨战争的草图,尤利乌斯铜像)在他生前便被摧毁;另一些(尤利乌斯坟墓,美第奇教堂)则惨遭流产,只剩下他构思的草图了。

雕塑家吉贝尔蒂洛伦佐·吉贝尔蒂(1378—1455),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佛罗伦萨主要的青铜雕塑家。——译者注在他的《评论》中讲述了安朱公爵的一个可怜的德国金银匠的故事。这位金银匠的作品“可以与希腊古代雕塑艺术相媲美”,在他一生的最后时光里却亲眼目睹自己耗费一生的作品被毁掉。“如此,他也看到自己付出的所有劳苦都是枉费,于是他双膝跪立,大声呼喊:‘哦!救世主啊!上天和大地的救世主啊!你创造了万物,也请你不要再让我误入歧途,不要再让我误随他人而不是主。可怜可怜我吧!’而后他把自己所有的财产送给了贫困者,自己隐居一处独自终老……”

就像这可怜的德国金银匠一样,米开朗琪罗在他生命的最后阶段,辛酸地发现自己的一生所为都是徒劳:他花的力气白费了,他的作品要么没有完成,要么被毁掉。

于是,他放弃了。文艺复兴时期的野心,统领宇宙的自由灵魂所有的雄心壮志,和他一起遁入“这神明的爱情中,他在十字架上张开双臂迎接着我们”《诗集》,卷一四七。。

他没有喊出对欢乐的赞美之歌,尽管这呼喊声将影响深远。反而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唱着“苦难和死亡的颂歌”。他被完完全全地征服了。

这便是世界征服者中的一个。我们用享受先辈们战利品的方式享受着这位天才的作品,但我们却不再想到他们对此所付出的心血。但丁:《天堂》,卷二九,第92首。

我要让所有人都看到这心血,我要让英雄们的红色旗帜在我们的头顶高高飘扬。

第一部分战斗

一 力

Dacide cholla fromba e to choll’ archo

Michelagniolo《诗集》,卷一(卢浮宫《大卫》像雕塑草图标签上)。

1475年3月6日,在卡森蒂诺的卡普雷塞,米开朗琪罗降生了。他的故乡路途崎岖,岩石和长满毛山榉的小树林到处可见,空气清新米开朗琪罗总喜欢说他的天赋都得益于“阿勒左的清新空气”。,瘦削的亚平宁山脉高高耸立着。阿西西的圣方济各在离阿勒韦尔尼亚山的不远处看到过耶稣显灵。

他的父亲他名为“罗多纳尔多·迪·列奥纳多·博纳洛蒂”,他真姓为“西莫尼”。当时是卡普雷塞和丘西两地的地方长官。这是位暴躁不安、“畏惧上帝”的男人。他的母亲她名为“佛郎瑟斯卡·迪·纳丽·迪米尼亚托·德勒·色拉”。在他六岁时去世几年后于1485年,他父亲重娶露科尔兹亚·乌巴勒蒂尼为妻,而后者于1497年去世。。他有四个兄弟:列奥纳多、布奥纳罗托、乔万·西莫尼、西吉斯蒙多。列奥纳多生于1473年,布奥纳罗托生于1477年,乔万·西莫尼生于1479年,西吉斯蒙多生于1481年。列奥纳多后来成为了修士。于是米开朗琪罗成为家中长子。

他的奶妈是一个石匠的妻子,后来他常常开玩笑说他之所以成为雕塑家,是由于幼年时石匠之妻乳汁的滋养。他在佛罗伦萨上学,但在学校他只顾绘画,其他一概不管。“为此,他的父亲和叔伯们大为恼火,有时狠狠打他,因为他们痛恨艺术家这行职业,觉得家庭中出一个艺术家似乎是一种耻辱。”据康狄维叙述。正是如此,他很小便已经感受到了生活的粗暴和思想上的孤独。

而他父亲最终没有斗过米开朗琪罗的执拗。十三岁时,米开朗琪罗被允许进入当时佛罗伦萨最伟大、最神圣的画家——多梅尼科·吉兰达若的画室学习。米开朗琪罗最先的作品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以至于他的老师都嫉妒自己的学生。说实话,很难说这位不知疲倦的艺术家会产生嫉妒。无论如何我也不相信米开朗琪罗匆忙离开画室是因为他老师的嫉妒。事实上,直至米开朗琪罗年迈之时,依然对自己的启蒙老师心存敬意。一年之后他们彻底分手了。

他对绘画感到厌恶。他希望能从事更具英雄意义的艺术。他把自己彻底从绘画中分离出来,来到洛伦佐·德·美第奇出资创建在圣马克修道院园内的雕塑学校进行学习。这个学校由多纳太罗的学生贝多尔托担任校长。亲王非常赏识他,让他住在宫中,允许他同自己的儿子同桌吃饭。这样一来,童年的米开朗琪罗发现自己身处文艺复兴运动的正中心,周围都是一些人文学者和诗人,如马尔西尔·菲秦、贝尼维尼、安吉·波利奇安。沐浴在这种高尚的异教氛围中,他沉醉于古典思想,自己也成为了一名异教徒:一名异教雕塑家。安吉·波利奇安“非常钟爱”米开朗琪罗,在他的指导下,米开朗琪罗创作了浮雕作品《半人半马怪与拉披泰人之战》。《半人半马怪与拉披泰人之战》这部作品现存放于博纳洛蒂宅邸。同时他还雕刻了《狂笑的萨梯》,这部作品为其赢得了洛伦佐·德·美第奇的友谊。同时期另一部浅浮雕作品为《阶梯旁的圣母》,现也存放于博纳洛蒂宅邸。

这部雄伟、气势逼人的浮雕作品,被一种冷漠的力量美和健壮美所统治,他身上散发着少年运动员的强健气质,以及对待粗暴同伴所表现出的野性气质。

他那时总和马萨切奥、洛伦佐·迪·克雷蒂、布吉阿尔蒂尼、伽拉纳奇、多日基阿洛·德勒·多日基阿尼一起到卡尔敏教堂去临摹马萨切奥的壁画。他总不辞辛劳地嘲笑那些不如他本人灵敏的同伴们。有一天,他又将矛头指向好自夸的多日基阿尼,结果多日基阿尼把他的脸打扁了。后来多日基阿尼还以此向本韦努托·切利尼炫耀说:“我握紧拳头,使尽全力朝他鼻子挥去,我非常用力以至于我都能感觉到他鼻子上的骨头和软骨立即碎裂。就这样,我让他一生都带着这个纪念。”那大约是1491年。

然而,异教思想的影响并未浇灭米开朗琪罗对基督教的虔诚和信仰,两个敌对的世界开始在他的内心深处争斗。

1490年,萨沃那洛拉教士开始根据《启示录》散布他火热的预言。当时他三十七岁。米开朗琪罗十五岁。他看到这个瘦小嬴弱的预言家似乎要将上帝的旨意给吞噬,他在多米尼布道坛时发出可怕的、激昂的言辞,向教皇发起猛烈进攻,似乎在意大利上空悬挂了一把上帝带血的利剑。这让米开朗琪罗被恐惧给冻结。整个佛罗伦萨都因恐惧而战栗着。人们在大街小巷到处乱串,疯狂地哭嚎。鲁切拉伊、萨尔维亚蒂、爱尔比兹、斯特罗兹这些最富有的市民要求加入教派。那些学者和哲学家承认他们的做法有道理。不久后他们去世。1494年,波利奇安要求以多米尼派教士的身份被安葬在圣马克教堂——即萨沃那洛拉的寺院。皮科·德·拉·米兰多尔便要求死时身着多米尼教士服。米开朗琪罗的兄长,列奥纳多也在多米尼派修道院做了教士。当时是1491年。

米开朗琪罗也没有逃脱恐惧的传染。当萨沃那洛拉预言的神的代表和新君主,法国国王查理八世来临时,他惊恐万分。

他的一位名叫卡尔蒂耶尔的朋友,既是诗人也是音乐家,有一晚梦见洛伦佐·德·美第奇洛伦佐·德·美第奇死于1492年4月8日。他的儿子彼得继位。米开朗琪罗离开了爵邸,回到他父亲家,在一段时间内都无所事事。后来彼得召见他继续为其服务,并任命他购买浮雕玉石和凹雕玉石。当时他创作了巨大的白理石《力行者》,最初藏于斯特罗兹宫,1529年被弗朗索瓦一世购买,并放置于枫丹白露,后来于17世纪丢失。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还创作了圣灵修院的木雕《十字架》,为了这次创作,他开始借助尸体研究解剖学。他研究得如此的投入,以至于身患疾病(1494年)。衣衫褴褛,披着孝衣,半裸着身体来到他的面前,并命令他去告知自己的儿子彼得将会被驱逐,且再也不能返乡。米开朗琪罗是卡尔蒂耶尔的知交,得知此事后,催促他把这一切告知亲王。可卡尔蒂耶尔对彼得心存畏惧,不敢这样做。后来有一天早上,他又去找米开朗琪罗并满心恐惧地告诉他,逝者又来找他了,他穿着同样的衣服,当时卡尔蒂耶尔是躺着的,这灵魂盯着他看,并煽了他几耳光以惩罚他没有听从命令。米开朗琪罗听后狠狠地批评了他,并强令他马上步行去美第奇府邸——佛罗伦萨的卡勒基。走到半路时,他碰到了彼得,他拦住彼得把一切告诉他。彼得大笑不止,让侍从揍了卡尔蒂耶尔一顿。亲王的秘书比比尔纳对他说:“你真是个疯子!你觉得洛伦佐是更爱他的儿子还是更爱你?如果他显灵,也只会在他儿子面前而不是你面前!”卡尔蒂耶尔受了侮辱和嘲笑,回到佛罗伦萨后告诉米开朗琪罗他所做的没有成功,而且重重灾难将降临佛罗伦萨。他说得如此真切,致使两天后米开朗琪罗逃离了佛罗伦萨。据康狄维叙述。米开朗琪罗于1494年10月逃离。一个月后,彼得·德·美第奇因人民起义也出逃。在萨沃那洛拉的支持下人民政府在佛罗伦萨得以建立,萨沃那洛拉还预言佛罗伦萨将使全世界都变为共和国,而这个共和国的国王则是:耶稣基督。

尽管他为此感到羞耻,但类似这第一次迷信的恐怖,后来还发生过多次,这使他疲惫不堪。

他逃到了威尼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