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藏族传统宗教(卷十)
40611100000002

第2章 前言

藏族传统宗教包括了本教和藏传佛教这两大种类。

本教是藏地的本土宗教,早在藏传佛教传入之前的远古时代就流行在雪域高原的广阔大地之上。它又分为世续本教(斯巴本教)和雍仲本教。其中,世续本教是那些从藏地本有的原始崇拜中产生,并且尚未理论化、体系化的各种各样的被称之为“本”的宗教形态的统一称谓,它们的观念和形式各异,相互之间并没有统属关系,主要形式是法师进行占卜、祈祷、献祭,用咒语、幻术以及各种特殊的仪轨来祭拜各类神灵和游荡的鬼魂。雍仲本教是由辛饶·米沃且在世续本教的基础上,融合周边地区的宗教文化,对原来的各种“本”进行了大量改革和创新的宗教,有着自己成型的教义理论体系和相应教规,并且在后来的发展中大量地吸收了佛教方方面面的内容。

在佛教传入藏地之前,本教不仅是藏族人的普遍信仰,并且以“护持国政”的形式居于藏族人生活的主导地位,同时拥有宗教和政治的高度话语权,但这种情况在佛教传入后慢慢发生了改变。

佛教在公元7世纪从印度传入西藏,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受到了来自汉地和西域的佛教的影响。传入西藏的佛教能在藏地立足,并吸收本土文化的形式而形成藏族特色浓郁、显密结合的藏语系佛教,并更为广泛地传播,印度邬仗那的密宗大成就者莲花生大师对此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佛教在藏区立足并发展起来以后,本教不可避免地与它产生了许多碰撞和冲突。最初占据本土文化和政治话语权的本教处于优势,但佛教后来居上,在藏王赤松德赞时期,经过由藏王亲自主持的那场著名的佛本大辩论之后,本教败北,沦落到边缘宗教的地位,藏传佛教成为了藏区的主流宗教,即使在朗达玛灭佛运动中也并未灭绝,沉寂百年之后又再度复燃,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人才辈出、薪火相传,不但成为了藏族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并且传播到了其他民族、其他地区与国家当中,遍布世界各地。

本教和佛教这两个藏族传统宗教,它们之间有过互相排斥、斗争激烈的历史阶段,也有过和平共存的时期。佛教借鉴了本教的文化形式,将许多本教的仪轨、神祇等纳入了自己的体系,使自身本土化而成为了富有特色的藏传佛教;本教则大量吸收了佛教的思想内容、教义教法和理论体系,充实、丰富和提升了自身的文化内涵。

正如当代的一位本教法师尼玛丹增堪布所形容的那样:本教是土壤,而藏传佛教的宁玛派从中发芽,长成大树,藏传佛教其他的宗派则分别让这颗树形成茂密的枝叶,开出鲜艳的花朵,结满丰硕的果实。正是这土壤和大树共同滋养了藏地的人民,创造了丰富的藏民族文化,并且对藏族人的生活习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了他们生活模式、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的规范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