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挺进三八线
41083700000012

第12章 冲下山谷

集合完毕以后,新兵独立营营长王新华,把教导员赵爱国留在了高地上,负责照顾和看护刚入伍还不到三个月的新兵蛋子,他亲自带着几十个新兵独立营,副班长以上的干部,以及团长增派过来的这一个警卫连的战士们,朝着山谷下边南朝鲜伪军先头部队的方向杀了下去。

走在队伍前头的王新华,背上扛着一把大刀,双手端着一挺轻机枪,一边从高地上往山谷下边冲刺,一边大声地喊着:“同志们,跟我往下边冲啊!”

跟在王新华左右两边的是机枪排的排长和副排长,他们两个人各自背上同样扛着一把大刀,双手端着一挺轻机枪,跟着王新华一起毫无畏惧地往山谷下边冲。

虽说,他们所在的这一侧高地,距离山谷有两百米左右的距离,但是,由于高地是斜坡,大概跟山谷的地面呈现出差不多七十度的角度。

在从高地上往下冲的时候,加之斜坡上面都是没有任何足记的皑皑白雪所覆盖着,志愿军战士们穿着的也都是厚胶鞋,如果稍不注意,脚底下打滑,很有可能是会滚落到山谷下边去的。

不过呢,王新华所带着的新兵独立营的干部,以及那一个警卫连的战士们,除了孙一鸣以外,尽都是参加过两年以上解放战争经验的老兵,对于这种环境还是相当有些适应的。

有几个关系跟孙一鸣比较要好的新兵独立营的老兵干部,都为刚入伍才不到三个月的孙一鸣捏了一把冷汗。一连长石长顺考虑到这一点,就安排孙一鸣这个“新兵”跟在他们一连干部的最后边。

若是等下孙一鸣真的脚底下打滑,从覆盖着厚厚积雪的斜坡上往下滚落的话,他们这一连的走在前头的老兵干部们,自然能够采取措施,合力阻孙一鸣向下滚落。

走在队伍最后边的孙一鸣,对于一连长石长顺的这个安排,他起初是有些不解的,在战场上敌我双方都是争锋多秒,石长顺没有说任何的原因,他也不好意思去问,只好服从安排。

当然了,走在队伍的最后边,孙一鸣觉得还是有很大好处的。这不,一边从高地前的斜坡往下冲的他,却用余光扫视了几眼,整个山谷下边这支被围困起来的南朝鲜伪军部队的反应。

他看到,在山谷两侧的高地上,志愿军战士们,按着手中各式的步枪朝着下边的山谷开枪,有三八大盖步枪,有中正式步枪,还有旧式的汉阳造步枪。

志愿军的战士们,每扣动一下扳机,就听到“砰”的一声枪响。当然了,两侧的高地上分别部署着一个团的兵力,“咔擦咔擦”扣动扳机的声音,如同密集的鼓点一般,叫人的耳朵根本就听不过来。

伴随着扣动扳机声的,那自然就是发出子弹的“砰砰砰”声,也是如同下了一场瓢泼大雨,雨滴纷纷敲打着屋檐似的。

毕竟,志愿军的战士们,所携带的枪支武器都显得过于陈旧,步枪上的准星有些是瞄不准的,存在或多或少的误差,子弹打出去以后,三、四发子弹,能够命中山谷下边的一个南朝鲜伪军士兵的话,就已经算是好样的了。

即便是面对志愿军战士们如此“不准”的枪法,当子弹打在哪些个南朝鲜伪军士兵们身边车辆上,或者是物品上时,就近的南朝鲜伪军士兵们,都吓得是面如土色,如同一只只丧家之犬一般,惶惶不可终日。

甚至是,有些胆子小的南朝鲜伪军士兵,在听到密集的枪声后,根本就不敢抬起头来看向山谷两侧的高地,吓得把手中端着的美式半自动步枪,“咣当”一声就掉落在了他们脚下敞篷车厢的车板上。

虽说,这一支被围困起来的南朝鲜小股部队,对于山谷两侧的高地上发出来的密集枪声,一下子就被打懵了,后来等到他们缓过神来后,纷纷就拿出防御性的东西出来,把敞篷车厢的四周都摆放起来很厚的盾牌,以此来阻挡从山谷两侧的高地上发射过来的子弹。

由于两侧的高地,距离山谷有二百米左右的距离,加高地前边的斜坡跟山谷呈现出的是七十度左右的角度,当站在敞篷车厢里面的南朝鲜伪军士兵们,端出了又高又厚的盾牌,效果很好地就阻挡住了两侧高地上发射过来的子弹。

看到了这里以后,孙一鸣觉得这一支南朝鲜伪军的军队,真的是毫无任何战力可言,在被包围的情况下,竟然连负隅顽抗的想法都没有,不愧被朝鲜人民军称之为美帝的走狗,以及“朝鲜伪军”,简直是比抗日战争时期,通敌叛国的那些被曰本人收买的皇协军还要是不堪一击。

对于志愿军战士们来说,他们中间绝大部分都是使用的各式各样的步枪,还有一些少量的冲锋枪和轻、重机枪。

“砰砰砰!”

“哒哒哒!”

无论是步枪、冲锋枪,还是机枪,子弹射在了盾牌上以后,都发出了“嘭嘭嘭”的响声,并留下一个深度不到一厘米的弹孔,对于有差不多半米厚的盾牌,根本就难以穿透的。

不出几分钟的时间,山谷下边敞篷车厢,以及敞篷汽车四周的盾牌上,所留下的弹孔密密麻麻,就跟一个个庞然大物的刺猬一般,但躲藏在盾牌后边的南朝鲜伪军的士兵们,都在为他们找到了一个强有力的庇护,而一个个的暗自庆幸。

除了开枪射击以外,两侧高地上的志愿军战士们,当然在鸣枪射击打不开局面的情况下,也是要银行股投掷手榴弹的办法,争取打开四周被盾牌威龙起来的南朝鲜伪军的突破口。

可是,这手榴弹的数量毕竟是有限的,投掷完了以后,那接下来去往温井跟大部队会合,并与大股的南朝鲜伪军部队和美帝主导的联合国军作战的话,那他们到了那个时候,恐怕就没有手榴弹可用了。

“嗖嗖嗖!”

投掷完了三分之一的手榴弹以后,发出一阵阵“轰隆轰隆”爆炸声,并随着滚滚的浓烟,哪些个被炸到的南朝鲜士兵,无论是被当场炸死,还是身负重伤,立马就会有其他的南朝鲜伪军士兵顶替上,这个缺口依然是打不开。

鉴于迟迟打不开局面的情况下,志愿军的两个团长才合计着采纳了孙一鸣这个众人眼中的“新兵蛋子”,所提出来的“拦头、截尾和斩腰”的战术,争取在半个钟头内解决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