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重生之南宋雄起
4113600000131

第131章 狙击

天衣寺前的小坡下面,草从中轻轻一动,王元达探着个头来向前面看去。

天衣寺大门前挂着两盏灯笼,发出惨白的光线,映得庙门前的那两个拴马桩顶上的小动物雕像发出幽幽的光来,显得更加渗人。院子里也点着许多灯笼,把整个庙的轮廓照得通亮。庙里四墙角上来回走动的哨兵,不停地往黑夜深处看着,半天转一下身子,视线又转向了另一方向。院里不时传来走动的声音,还夹杂着小声的咒喊声和刀剑的轻微碰撞声。

天衣寺的侧院里,一个小院落显得在这些居住僧人的区域里格外引人注目。因为只有这个独立的小院里挂着几盏灯笼,把个小院照得亮堂堂的。

院里的正房间窗户上,几个人影一会儿出现,一会儿消失,屋里不时传来一顿嘻笑和打闹声。这么晚了,这些家伙还不睡。如果能进了屋里,那一定会让来人大吃一惊的。因为这屋里两个衣衫不整的人,正在吃喝着,还不时和几个一丝不挂的女子调笑打闹一番。看那两个吃喝的男人,都是光光的脑壳,一看就是僧人出身。

佛门禁地,竟然酒色齐聚。

不过,躲在远处的王元达可看不到这番**图。他观察一番,再按照平时侦察来的情报,应对了一下路线和地形,轻轻向后一挥手,几个人身穿夜行衣的人就从后面现出了身影。

“都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就按计划行动。”王元达看着几个人影轻声下达了命令。

几个人略微点一下头,然后,身影重新隐入夜色中,向四周静悄悄地分散离去。

庙墙四角的巡视人员还在不停地转来转去,察看着夜色里四周的景象。突然,一道轻微的破空之声传来,其中一个墙角的哨兵,喉头****着一根弩矢,嘴里发出低沉的声响,用手把着弩矢尾部,慢慢萎倒在墙角的站台上。

同时,其他三个墙角的哨兵也都先后倒了下来。但不幸的是其中一个哨兵略微挣扎了一下,在站台上一滚动,向着院里一头栽了下去。

院子里几声狗叫,顿时传来叫嚷声。一时脚步声伴着刀枪碰撞声和大声的斥责声,响成一片。

然后,几息间,四面的墙头上已经站立起几十个人来,个个手持兵器,四面警惕地张望着。

一个特种兵举起了手中的火枪。王元达用手一压:“别开枪,用弩箭解决。”

一时,从四面的草丛和石头后面,响起一片飞矢声。顿时,墙上传来一阵痛叫和斥骂声,眼看着栽下几个身影。

这时,墙头上又上来两个**着上身的僧人。其中一个勾鼻鹰眼的西域蕃僧,正是杨琏真珈。

王元达看得真切,接过旁边战士手中的弩弓,瞄准杨琏真迦的腿,右手食指轻轻一扣,一道芒光向着墙头激射而去,眼看着杨琏真珈就要着了道,不想,这蕃僧急挥手中的刀,腿同时上抬,那道芒光带着不甘,偏离了线路,正扎在身旁的一个护卫的腿上。那人痛哼一下,立足不稳,一头栽下高墙。

而同时,其他的人立刻奔向杨琏真珈,把他围起。

杨琏真珈虽躲在众人身后,依然大声叫嚷,似乎说的是蕃语。马上院中又有许多人响应,顿时墙头上又跳上了许多人,依着杨琏真珈的手势,向王元达的方向跳下墙来,快速飞奔过来。

王元达眼看着行动暴露,再坚持下去也得不到好处,立马嘴里一声急促的鸟叫。一扯身边的战士,身子已经隐在草丛里,弓身往后一弹,早已奔出十几丈远。等那些叫嚷的护卫追赶过来,王元达早已去得远了,连个影子都没有留下。

王元达急行一里路,静听了一下四周毫无动静,才止了步,对跟着身后的战士说:“先去汇合的地点查看一下,看看大家都到齐了没有。我留在这里掩护一下。”

那个战士忙说:“队长,还是你先撤,我留下掩护。”

王元达一挥手:“你的技术比我的好吗?执行命令吧。”

半个时辰后,一丛小树林里,王元达静静地滑过来,看着伏在四周的黑影问道:“人都到齐了吗?有没有伤亡损失?”

黑影中一个回答:“到齐了,没有伤亡损失。”

王元达舒口气:“那好,大家抓紧时间休息一下。这恶僧功夫还挺不错的。天亮前,执行第二套方案。”

天衣寺的灯火亮了一夜,杨琏真珈再也没敢睡觉。一直等到天色发亮,天衣寺再也没有遭到第二次袭击。然而,外面守卫却进来报告,说有两个僧人过来报信。

这两个僧人是泰宁寺和演福寺来的僧人。

原来泰宁寺的僧人早晨起来功课,不想没有了宗恺、宗允的消息,接着就看到回来报信的那个未被杀死在村里的胖僧人跟随,一通说法后,赶紧派人赶往演福寺报信。不想,演福寺一早就发现了那个被杀了的小僧人,而允泽却不见了踪影,现在一听报信的话,知道出大事了,赶紧也派个人,随着泰宁寺的报信僧人跑到天衣寺,向他们的主子杨琏真珈报信。

杨琏真珈一听,知道自己的事犯了,有仇家来寻仇。看来这天衣寺不可久留,马上集起二十多个护卫随从,备好轿子,就向着临安的方向赶去。

一个高起的坡地上,有一片不算很大的树林。但前去临安的路正好要爬上这个坡地,然后在树林边上拐一个弯才能下坡继续往前延伸。王元达他们这时就伏在这片树林间的草丛里,静等着猎物上勾了。

早晨的时候,抓捕允泽和宗恺、宗允的两组人员后脚跟着前脚来到了汇合地点,他们的共同点就是队伍中之多了三个麻袋。把麻袋往地上一扔,麻袋里传来一阵痛苦的呜呜声。

王元达看一眼麻袋,刘明和孙小正点一下头。王元达也不说话,只是示意在此休息,自己一个人爬上树林边的小坡顶部,找一棵树,靠着棵杆坐了下来。

半晌时分,果然远处走来一队人。一个前哨观察人员弯着腰快步跑过来汇报情况。王元达拿出望远镜来,可以从镜中看到这队人马,前面是两三个僧人打扮的人在前面探路,然后是一队蓝衣的僧人,中间两个人抬着一顶小轿,轿后又是一队蓝衣的僧人跟随护卫。王元达数了一下,一共二十个人。

虽不敢保证轿中的人一定就是杨琏真珈,但王元达抱着赌一把,宁可杀错,也不放过恶僧的想法,暗中下达了截击的命令。

顿时,随着王元达的手势,林中二十来人特种兵分散在路边各自早已确定好的掩体中待命,更有几个手持着火枪,从树林间快步绕个圈子,准备堵住这帮人的退路。

一会儿的工功夫,这队人急匆匆走到了离树林不到二百米的地方,那轿子突然一顿,停了下来,前面打头的两个僧人快点向着树林里跑来了。大家一下紧张起来,纷纷举起手中的枪,瞄向两个跑过来的僧人。

可惜这两个僧人,虽说也是个中高手,却还差了几百年现代化的隐蔽经验。树林里早已没有了人,连那三个麻袋也扔在了沟里,上面盖好了枯草,一点痕迹也看不出来。而埋伏在路两侧的人,更是身着吉利装,身上还插满草枝,连枪上都缠着土黄色的破布条。别说这两个人离得远,就是走到跟前,也不一定知道这些路边枯草下面还爬着一个要命的杀手。

这两个僧人离着埋伏的王元达不过二十多米,四周看看,又去树林里走了一圈,然后,跑回轿子旁边,似乎对着轿子说了些什么,那轿子的前门帘略微掀起一点,轿里的人也不知说些什么,那轿子又在一帮人的护拥下往前走去。

王元达刚才虽没有看清掀开轿帘后面的人脸,但按着这些人的行为,已经断定十有八九是杨琏真珈本人。他悄悄发个信号,让大家做好准备。

立时,从草丛间探出四五只枪来。这些枪比一般的枪略长,枪口还套着一个粗大的黑色筒子。没错,这就是赵昺发明的最原始的消音器。

自从米尼弹后膛枪的大量使用,赵昺就开始注重对枪的膛线拉制。但先期木头镗车,报废率很高,而且效果并不是很好。就这样,士兵们都对有膛线的火枪爱不释手。因为这样的枪射程远,打得更加准确。后来,车床复制过程中,后期的车床升级更快,镗车出现后,又有了蒸汽机做动力,动力的稳定,对膛线的拉制就变得方便多了。这样,米尼弹后膛枪现在已成为各部队的主流武器。

赵昺为了让自己的特种兵威力更大,专门挑选那些枪法精准的战士,组成狙击手,自己亲自训练。当然,特种兵常常需要到敌后进行特种作战。赵昺可不想让他的这些心肝宝贝有所损失,就和林熙彤、林大虎父子三人,做了一些消音器。虽说这玩艺儿和后世自己用的差得太远,但总算是把声音压下去了,只不过牺牲射程太大,搞得二百米之内,这些狙击手才有把握杀敌。而且这些枪也没有什么瞄准镜,当然,二百米的距离,凭这些神枪手,也可以不用瞄准镜。就算是这样,这东西在古代,那可就是大利器。二百米的距离,人不知鬼不觉,暗杀人于无知之中,那种威摄力真是太大了。

这次抓捕行动,赵昺下狠心把仅有的几枝带消音器的狙击枪都让王元达带着,可见赵昺对这几个被抓捕人的重视程度。

却说那一队人马很快就进入了射程之中,王元达一手举着望远镜,一手轻轻举起来,然后往下一压,就听见身边传来几声“朴朴”响声,远处的轿夫和轿子两面的人立马倒下了四五个。

如果按后世保卫人员的经验,如果在路途中遇到伏击暗杀,看到自己的同伴被狙击,第一行动是马上扑过去保护重要人物,而其他的人马上会卧倒,并观察狙击手位置,发起反攻。但这些人可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攻击,看到轿夫被杀,轿子歪倒在路边,第一时间赶紧去围着轿子,却没有一个人卧倒寻找掩护的。都傻愣愣地站在那里,四面环顾。有两个精悍之人,也只是拔出刀来,站在了轿子的前面。

当然,这些护卫也不是一般的人,有人也看到了远处冒起的烟雾来。看来,现在的狙击枪,就是减弱了声音,也不能避免**燃烧后的黑烟。但是,这些人就是看见了黑烟也不会想到这么远的地方会有如此精准的利器能杀死人,只不过心里有所警觉:这地方大约埋伏着杀手。

就在护卫们愣神寻找杀手的位置的时候,这几个神射手又已经换好了子弹,刹那间,又是几股黑烟升起,刚才那几个拿刀警惕环顾的人,又全部栽倒在地上。

这下,剩下的人终于知道自己的那些个或头颅粉碎、或胸口洞穿的同伴是怎么回事了,马上大叫着用手指着狙击手的位置。还有两个也顾不得安慰轿中的人,马上抬起轿子,回头就要跑。

只可惜现在发现也有点太晚了。

王元达一挥手,路边的一些掩体枪声四起,那两个抬轿想跑的护卫扔下轿子,一头裁倒在路边。剩余的四散奔跑中,也被打倒了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