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重生之南宋雄起
4113600000142

第142章 广州战事

忽必烈其实真的不想打仗。这打来打去的,杀的都是成吉思汗的子孙。西北的海都、笃哇和东北的乃颜,都是黄金家族的人。草原上因权利之争,自家人打自人,死的都是蒙古子弟。而蒙古人本来人数就少,全凭着以暴压制各征服的的其它民族,尤其是汉人。现在草原上先自乱其阵,互相攻杀,其结果就是蒙古人越来越少,可用之兵越来越少。一旦其它的民族,尤其是华夏民族觉醒,对于蒙古人来说,就是灭族之灾。

但现在不打,自己草原大汗的位置不保。就是退一万步,自己只是退居中原,只做一个汉人的皇帝,但也不保证草原上为了大汗之位,黄金家族的其他人不会打来打去。最终黄金家族只能分崩离析,成为一盘散沙,被草原上崛起的其它游牧民族消灭而消失在历史的旋窝里。

所以,为了黄金家族的繁延,为了蒙古人的安危,他也必须要保持自己草原大汗的位置,保持蒙古人的统一,保持已有疆土的完整。而为了这一目的,他就得必须战斗下去。而战争的结果,不用想也是最终消弱了蒙古人的势力。

如果现在政局稳定还好,可南方的残宋蠢蠢欲动,时刻在寻找机会北伐。现在趁着西北和东北蒙古人内部的叛乱,已经开始向闽广两地进军。而赵昺更是借口复仇,亲自领军又一次攻占临安。虽说赵昺即时撤离,但造成的影响之大,对蒙元在南方的统治,都是无法衡量的打击。同时也在广大汉族人民心中留一个印象,蒙古人不可怕,只要在残宋的领导下,就可以打败蒙古人。

忽必烈真正开始头疼起来。

“陛下,臣知道陛下担心什么。”伯颜看着坐在台上龙椅中的忽必烈单手撑着下腭发呆,小声说道,“臣这就立即回和林去,绝不让海都东进一步。”

忽必烈抬起头来,看着伯颜问道:“丞相在西部抗击海都,东北乃颜谁来抗衡?”

伯颜答道:“可起用王昔帖木儿和李庭,分兵进击,即全球电信使不能全胜,也必阻断乃颜与海都合兵之计。如陛下亲征,可使人乱其内部,外攻险要。以陛下龙威,乃颜必败。”

忽必烈听从伯颜的建议,下旨令布鲁合罕总探马赤军三千先行出征。布鲁合罕三千人马本是前出做防预措施,不想,正碰上乃颜因追击伯颜派出的军队。这只军队因追击伯颜而深入到大都附近,当时也没有及时再撤回去,况且乃颜好容易把部队前置到敌人的前沿了,也不想着再撤回去,反正以后还得重新过来,就下令这支五千人的部队先驻守在此地,寻找了一个背风的坡地,建立营寨,筑土为城,建起了监视忽必烈的前哨。

布鲁合罕做为前锋是个好前锋,作战勇猛,能身先士卒。可作统帅,那就是一个不考虑全局的勇士了。他看着自己的地盘里竟然有别人的部队驻防,当然不会给予好颜色,直接冲到寨门,就要赶走对方。

而带领这只部队的是乃颜的一个远房侄子,也是一个如布鲁合罕一般的人物。两个鲁莽勇士碰到一起,那还用说?先打一仗再说。

于是,在新年到来的前一天,忽必烈的先锋和乃颜的前哨营在一个没有名字的坡地上来了一场硬碰硬的大战前演练。

乃颜的这个远房侄子叫巴图鲁合,少年好胜心强烈,可也知道自己肩头上的重任。按乃颜的命令,他必须占据这个道路上的前进哨所,为将来乃颜进军上都打通道路。但布鲁合罕的命令是占据此处,为将来忽必烈进军乃颜,在前进的路上建立一个前沿支撑点。两人谁也不让谁,只好兵戎相见。

一时寒冬的草原上,两军毫无战术地开始撕杀。枯黄的草地上到处都是尸体和断肢残肉,流淌的血被迅速冻结在冰冷的沙土地上,形成一滩一滩暗红色的小冰块,马踏上去都要发滑。折断的枪杆和破损的刀剑,七零八落地散布在整个战场上。

巴图鲁合因为是乃颜的远房侄子,有幸领到几个赵昺送来的手雷,关健的时候,点燃了投入敌人阵中,一时,炸得人仰马翻,布鲁合罕的手下从来没有经过如此的手雷轰击,人马都胆颤心惊。那马更是被这腾起的烟火吓坏了,胡冲乱撞起来,把布鲁合罕冲锋的阵形冲得乱七八糟。

巴图鲁合一看敌人阵形大乱,大开寨门,亲领将士冲杀出来。自己这边人多,敌人那边人少,再加上阵式大乱,巴图鲁合这一冲锋,追杀出十几里路远,杀得布鲁合罕手下魂飞魄散。

布鲁合罕虽说打仗勇猛,但比起巴图鲁合还是多个心眼。他提前派了一小支部队绕个大圈潜伏到了巴图鲁合的营寨后方。此时看到巴图鲁合全营皆出,趁势从坡上向下冲来,一下就冲破了营寨。

巴图鲁合正领人肆意追杀,听得营寨被破,赶紧收拾人马回头救护营寨,却被布鲁合罕看到了机会,也领了收拢来的残兵随后反冲锋过来。

可惜巴图鲁合就那么几颗手雷,再无吓阻敌人的有效杀器。而忽必烈以举国之力,那将士的武器性能可是比独居一方的乃颜部下强了不是一个档次。这两军正式交锋,即便人马少了点,但占着武器的优势,布鲁合罕反败为胜,直接追杀下去,一路把巴图鲁合全部“礼送”回原来的地盘上。

试想一下,两方人马刀剑互砍,人家的刀好好的,自己的刀却断成了两截,那胆气马上就没有了,只有挨砍的分,谁还敢战?一箭射上去,人家身上的铁甲一点事也没有,自己的皮甲却被箭给射穿个窟窿,连命都保不住,谁还敢再往前冲?忽必烈占领了金国后就把金国的工匠全部“笑纳”了,占领了江南后,得到了许多汉人的工匠,那武器就更是日渐完美,况且现在都开始铸火炮了。当然,那火炮比起宋军的来说,就是个样品。但在草原上,这样的火炮,那可就不仅仅是吓人的东西了。

所以,布鲁合罕以三千人马,反败为胜,大败巴图鲁合五千人马,并把他给追赶到原来的地盘上,那也就不足为奇了。

再说广州城里,已经禁夜了几日,大街上静悄悄地没有几个人影,偶尔有事的行人也是行色匆匆,急急地往自个家里走去。只有那巡视的兵丁,来往于大街小巷,看见谁不顺眼,先抓回去审问一番,基本上是有去无回。

将近年底,沿街的各店铺,却是冷冷清清,而且有许多店铺根本就没有开门,都用厚厚的隔板封死了店铺的门窗。

城里的许多有钱人已经开始收拾细软,准备逃出城去,找个乡下亲戚或自己设在乡下的庄园躲避一下。而一般的贫民老百姓们更是慌慌不可终日,不知该如何才能躲过这次战火。

按照以往的战乱经验,百姓是受害最大的群体。广州自从元军占领后拆去了城墙。只是后来赵昺占了海南岛,而广州的元军水师又被宋军全歼后,驻守的元军才开始重新筑城。

这城墙说拆就拆还容易点,但重新垒城墙,那可是个大工程,并不是说建就能建起来的。元军下令筑城,当然苦的是城里的老百姓和周边乡村的农民。在元军的棍棒淫威下,花了一年的时间,才把广州四面的城墙垒起。不过,那城墙因为时间紧,资金缺乏,只是原来旧城墙的一半高,宽度也是原来的一半,刚刚能安排守城的士兵有个站立的地方。具体那些城墙上的腰墙,只能说防个弓箭的进攻还行,如果对待宋军的火炮轰击,那就是一个笑话。

广东宣慰使页特密实整军备,迎接宋军攻打广州,但他心里一点底也没有。战况情报早已派人送出去了,也听说了史格亲领重兵从江西南下韶州,不日就可抵达广州。但对于页特密实来说,还是远水不解近渴。现在广州城马上就要被攻打,史格还有南岭的群山中转悠,自己作为宣慰使,有守城之则,看来是跑不掉了。

海军陆战队一师从香港出发,乘船北上,逆珠江而上,直抵广州城外,借助南海舰队的舰炮,封锁了广州城南和城西元军的出入,而马南宝从东西进,一路势如破竹,根本就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不是没遇到,是遇到了也无法抵抗马南宝广东挺进师的强大火力。

新年前一天,海军陆战队一师和马南宝广东挺时师完成了对广州城西、南、东三面的包围,攻打广州的初步战略目的达到。

对于中国人来说,除夕和新年元旦,在传统中是不宜动刀动枪的,这也是图个吉利。但对于赵昺来说,这样的说法虽然在平时也要遵守,但现在他只是想着痛打落水狗,而且,战机稍损即失。如果不及时占领广州,史格的兵马南下增援,那时又会有许多的不定数产生。于是,赵昺在近段时间内提早就给这两只部队下达了年前必须拿下广州的命令。

而马南宝提出的口号就是“到广州城里过年去!”。对于这些长时间四处战斗的部队,他们风餐露宿,也早想着快点结束了战斗,找个地方好好休整一下。所以,“到广州城里过年去”的口号正是他们最需要的,也是他们最想做的事。所以,当除夕的第一声炮声响时,攻打广州的战斗就在宋军充满了高涨的战斗情绪中开始了。

页特密实也知道宋军围三缺一,就是想着让敌人别有与城共存亡的决心,快速占领广州。这只是宋军的一个战略意图中的一步,并不是要和蒙元守军非得拚个你死我活。

但页特密实不这样想,他总是认为自己是广东宣慰使,对广东的战事应该负起责任来,尤其是广州城,那是自己的总部,不应该从自己的手丢失。所以,我严令守城的将士们,要以死报国,以城共存亡,不能让宋军一人入城。

这样,就给攻城增加了一点点的难度。

当宋军的火炮响起后,后续进攻的队伍已经排成整齐的队伍往前挺进了。但是宋军的炮火还在集中轰炸着城墙,重点是放在城头门楼和城门上。城头门楼只要还有防护能力,那隐藏在上面的敌人会给进攻的将士们以大量杀伤,城门不破,第一没有强大的威摄力,难以给敌人的士气以致命人打击;二是城门的攻破,更有利用进攻的队伍更加容易进入城内。

广州城的城门是新修的,木制的厚重大门上布满用来加固的大铁钉,里面的门闭和门栓都是用铸铁造的,粗大而笨重,同时也很坚实。但这些都无法遮挡宋军的铸铁炮弹,那实心的炮弹只要打砸在木制城门上,不但坚实的木门摇晃个不停,连门栓都扯动的摇晃不停。所以,等第三发实心的炮弹再次实实在在地砸在城门上时,那城门连一点犹豫都没有地倒在了城门洞里。

而城头的门楼上的守城将士更是倒霉,那门楼被十几发炮弹砸得破烂不堪,而且还遭到两发臼炮发射的开花弹轰击。于是,整个城楼在令人牙酸的吱呀声中,朝着城墙上的一侧压倒过来,顺带着还压死了一队躲避在城楼下的元军士兵。

广州新筑的城墙还未来得及包砖,再加上广州雨水多,空气湿润,所以,夯土筑成的城墙并不坚实,被宋军集中了炮火轰击的几段,不到半个时辰就塌了。

宋军并不急着进攻,而是站在元军的弓箭射程之外,把所有的火枪都集中在轰塌的城墙缺口外,以防元军反扑。同时,急忙忙地调集步兵炮和佛郎机前进至缺口处。因为缺口处元军补充很快,而且缺口两侧没有被轰塌的城墙上还有许多防守的元军。

等步兵炮和佛郎机调到前方后,在步兵火炮的掩护下,这些火炮先轮流发射霰弹,轰击还活着的防守元军,等一刻钟后,步兵才开始发动集体冲锋。一时,排枪阵阵,硝烟弥漫,遮蔽了双方的视线。不对,应该是遮蔽了进攻宋进的视线,因为那些缺口处和两边城墙上几乎没有能站立的守城士兵了。

就这样,宋军轻松就进入了广州城。

马南宝的广东挺进师大部分负责警戒任务,只有一小部分随海军陆战队一师进入城内,准备他们熟悉的巷战。

接下来的战事就容易得多了。元军对阵上这些专门进行过巷战的并进行过此类战斗的海军陆战队将士,那就是只有拚打的份了。

海军陆战队对于巷战的总结很有一套,也知道在哪些地方是最容易伤亡的地方。对于街角或转弯的地方,不管有没有人,先扔一颗手雷,等炸过之后,才在互相掩护下冲过去消灭残敌。或者干脆就在转弯处,先把双筒短筒猎枪升过去放两枪,也不管那地方藏没藏着敌人,放完了枪才互相掩护着向前挺进。

当然,压顶战术就更不用说了,制高点一旦被海军陆战队占领,那些个米尼枪射手的子弹决不会让敌人露头,也决不会让街道上隐藏的敌人活着离开。

页特密实虽说抱着与城共存亡的必死决心,但手下的人知道,一旦页特密实战死,按元军的条律,这些人无论如何都是要被处死的。所以,他们连抱带拖,也不管页特密实如何的恐吓和谩骂,强行把他架出了广州城。

等少部分的元军从没围困的北门冲出去后,尾追的宋军将士才开始后悔。这样容易攻破的城市,何必还玩什么围三缺一的游戏,干脆就来个利利索索地全歼就可以了,省得以后还要费事去消灭这些个元军。

其实,广州城里大部分是新附军,只有极少数的蒙古兵和探马赤军。这些人都是死顽固,当然了,死顽固的结果就是死。这些人一旦失了战斗力,剩余的新附军哪里还有战斗意志?再说,连页特密实都跑了,谁还再想着拚命?能跑得动的全跑了,跑不动的或来不及跑的,早早就投降了。

后来在审讯俘虏的时候,才知道这些人之所以这么容易就投降,还是那些早些时候被放回去的降兵们说的话,宋军优待俘虏,只要缴枪是决不杀的,还给俘虏发放路费回家。所以,这些个元军的新附军,打个顺风仗还可以,一旦看到宋军火力如此之猛烈,早就做好了投降的准备。

海军陆战队一师和广东挺进师在城中胜利会师,终于在除夕之夜来临前,拿下了过去宋军曾几次攻打又撤走的广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