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重生之南宋雄起
4113600000021

第21章 试炮

第二天,赵昺领着禁卫军早训完毕后,就专心坐在屋里开始绘制地图。这绘制地图本在大学里就是他的强项,进入海军陆战队后,为了训练,更是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后来进了特种部队,上级要求就更加严格了。基本上中国乃至世界上著名的城市、港口,各地种种特殊地形地貎,以及各地矿产资源,农牧渔业概况,工业特点,交通情况,海洋状态,全都得记熟记牢,还要精确到经纬度。特种部队为了训练,就近充分用海南岛的资料做实例。赵昺本来就对家乡很熟,又是特优生,这方面他可是样样全优。

所以,赵昺先挑重要而又首先要用到的海南岛矿产分布图画了出来,还在旁边用文字做了详细说明,指出矿区分布的具体位置和附近的特征。他不想在找矿上过多地浪费时间了,只好想出一个根本就不会让人信服的理由:昨夜做梦,上天托梦告知他这些东西。

他找来宫勇,挑选好有找矿经验的师傅和有一技之长的相关能工巧匠,把这一个月来训练要准备淘汰下来的四百多人,选派了二百人,押着那些俘虏先开发长昌的瓦窑矿区。一则这里离海口只有一百四十里路,既有保密性,又有防守的战略纵深;二则,这里共生有耐火粘土、高岭土等,为以后建设高炉炼钢提前做好准备;三则,这里可露采,开采难度小,能在短时间内解决燃料问题。当然了,这矿区周边的石灰石和粘土也不少,适合就近建炉烧制水泥。炼铁炼钢,看来还得等等了。

打发走了开矿的人,赵昺又把另外二百人让宫勇带走,算是大宋兵器研发所的安保人员。这些士兵本来是要被淘汰下去回到原来的部队里的,但赵昺舍不得把他们就这样打发走,而且这些人虽达不到赵昺所谓的精兵要求,可也是全军里选出来的优秀人员。况且,这些人将被淘汰,也觉得面子上过不去。现在,皇上要重用他们,当然乐得屁颠颠地跑去执行命令去了。

赵昺还计划要淘汰下来一百人,这些人,赵昺更舍不得发还回去,打算派他们到船厂去做安保人员。

安顿好了采矿的事,赵昺又马不停蹄地赶往港口去送杜浒和江璆。

对杜浒来说,让他干这样的事,赵昺总觉得是大材小用,可自己手上真地缺少可用之材。而且,这次他还专程派刘师勇作为东海水军都统,跟随杜浒一起去。这次,赵昺专门把一架望远镜交到了杜浒的手中。

“杜司农,朕对你只有一句话,早去早回,注意安全。”赵昺对杜浒安顿完,又转过来对着刘师勇,“刘将军,你可能对这次任务不乐意,但朕对你寄予厚望。东海水军,听名字你就明白了。这次只是前去熟悉情况,以后,朕的东海就全靠你了。”

刘师勇一听赵昺如此说法,当时就心潮澎湃,马上向皇帝谢恩。

看着杜浒和刘师勇的船队越行越远,赵昺回过头来,严肃地对江璆说道:“这次你的任务一点也不轻松。等到了广州、福建一带,重点联系邓荣、何时和赵若榉兄弟、林桂芳、赵良马、马南宝、黎德、欧南喜等人,还有璋州的陈吊眼和许夫人,告诉他们,朕很挂念他们,让他们就在陆地上搔扰敌人,分散敌人的注意力,但要保全自己。这本书你要抄送他们,让他们按朕书所说的游击战、麻雀战之战法,重点扰乱敌人布署,积小胜为大胜,消灭敌人有生力量,呼应海南岛的抗元战争。对了,那些投降元军的官员和富户,你也不用对他们客气,该杀的杀,该抢的抢。要多抢铜银,朕要用来制造新式武器。”

赵昺喘口气,想了想,又说道:“朕听说南海有许多的疍人,他们世代居住在水上,使船弄潮个个都是好手。你传达朕的旨意,从此疍人与汉人地位一致,所有汉人不得歧视欺辱疍人。你一旦发现,就要替朕好好教训那些人。希望他们能加入朕的水军,共同抗击北元。”

赵昺终于把各项事都安排妥当后,他开始加大对禁卫军的训练强度。除了常规训练,又加上了过障碍,越野。他想着再从中挑选一百人,训练一支大宋版的特种兵,为以后真正的特种兵先打下基础。而武器训练,也一反常态。对于那些舞刀耍枪的,他只留下来了两种,一种长枪兵,一种盾牌兵。只不过这两种兵都要装备新研制的弩弓,以备远程打击。而近战,也只有前排的盾牌兵做掩护,后排两列长枪兵为一组做防守和进攻。

一些自认为武功不错的将士对赵昺的这种改革内心不服,赵昺也没有说什么,而是强行训练,要求长枪兵每人都要能熟练地刺中草人画定的几处要害处的红圈。要求战时,要听队长的口令,集体统一出枪刺向前方,不管面前有没有敌人,都必须完成突刺动作。而盾牌兵只练两个动作,一是举盾低身,右手刀从下面砍向敌人腿脚,二是顺势起身,右手挥向空中划出半圆后砍向敌方脖子。其实就是二十九军大刀队的那一势刀法。

经过几天训练后,觉得长枪兵的突刺和盾牌兵的劈砍都有点模样了,赵昺把人集中在一起。

“今天咱们做个对抗训练。平时,有些人很不服气朕的这种训练方法。现在,咱就看看朕的方法有没有效果。有谁觉得自己武功不错,可以上前来?”赵昺抬头挺胸,做出一副天下无敌的样子,环视着站立在自己面前的队伍。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禁卫军真地有模有样了,队伍无论是横看竖看还是斜看,都是笔直的一条线。

看有几个人跃跃欲试的样子,赵昺理所当然地把他们拉了出来,然后随意点了二十个人,分前后两排站好。

赵昺大声地说:“现在,咱们换木枪木刀,枪头包裹上布,上面粘上白色粉沫。刀刃上也涂上白色粉沫,试验一下朕的训练方法如何。你们这些人去挑自己趁手的兵器,然后向这两队人发动进攻,朕按训练的要求指挥这两排人和你们对抗。好,现在准备好了,你们开始发起进攻吧。”

这些人兵器各一,耍着套路就向前冲了过来。两排战士看到对方攻上来,眼中不由露出惧意。赵昺也不管对方如何,只是对方冲到枪阵的杀伤范围时,开始发令:“刺!”

第一排听到命令,本能地一齐举枪前刺,瞬间只听一片闷哼声不断。有几个侥幸躲过第一排的枪头,插入到枪林间,正想痛下杀手时,不想第二排枪已从第一排两人肩膀的空隙里向前刺出,接着就又是几声闷哼声发出。

赵昺接着发出令:“前进,刺!前进,刺!”防守方开始转入进攻方,整齐的步伐里,传出与枪同时刺出时发出的“杀”,似乎二十声如同一个人在高声叫喊。

赵昺大喊一声:“停!”

所有人都停在了当地,一动也不动。看来平时的训练已经让这些战士们学会绝对服从命令的本能。

然后,大家都看向对抗的两队,只见开始自由进攻的一方,胸前布满点点的白色粉沫印。而两队长枪兵只有两位的胸前和左肩上各有一道白印。

赵昺看着大家反应强烈,大声问道:“我们口号是什么?”

一声整齐的声音传来:“集体的力量!”

赵昺马上接过话来:“对,集体的力量!只有集体的力量才是最强大的力量。无论你武功再高,千军万马的冲锋中,你只有一次进攻,这一次进攻,你如果把握不好,那就是死人。所以,只有集体的力量,才能战胜敌人。现在,大家明白了吧?”

大家都齐声答道:“明白!”

然后又试验了盾牌兵的防守和进攻,第一下削腿脚是在躲避中的进攻,第二下砍脖子是进攻中的防守。果然效果良好,大家一下都服了这个天天逼着众人往死训练的小皇帝,而且这个小皇帝还亲自参加训练,并没有几次是让别人能超过的。

禁卫军看到小皇帝的方法很有效果,训练的劲头更足了,自信心也有了提升,更加专心致志地刻苦训练起来。

赵昺在皇宫和军营两头客串着,这样的时间过得很快。其间不停地传来一些不好的消息,元军在阿里海牙的统帅下,做出随时再次渡海攻打海南岛的准备,而且海上时不时有元军的哨船和小股的部队与大宋的水军发生交战。看来,时间真地不等人了。

赵昺正在书写着禁卫军军制改革的计划书,小杜子悄悄走了时来:“官家,宫勇等在外面求见。”

赵昺一听宫勇来了,知道一定有要紧的事,马上宣他进来。

“臣见过陛下。陛下,火炮有进展了。”宫勇拜见完赵昺,开门见山说道。

赵昺一听,脸上一片惊喜。这是这一段时间来听到的最好的消息了。他马上说道:“火炮试验成功了?”

宫勇拉过身后的孙照,孙照上前一步,行礼说道:“陛下,按您的要求,火炮算是达到了较为理想的程度。今天臣来,就是想请陛下去观看试炮效果。”

赵昺二话没说,马上让小杜子通知一众朝中要员,随他去看试炮。

一群人跟着宫勇、孙照来到一座小山后的一片缓坡上,那里大宋兵器研发所的安保人员早在四周布置了警戒线。几个试炮员正在一根粗大黝黑的大铁管后忙碌着。赵昺也没有说,只是过去仔细查看了一下火炮的各部位,然后询问了几个简单的问题,就退到后面的安全线外,开始下令发射。

几个试炮员早已把各项参数**好了,一人装添发射药,用一根前端装有塞子一般的木棍夯实火药,另一人抱起一个大铁球装入炮口,宫勇一声令下,点火队员用手中的火把往炮身后面的引线上一按,只见一股浓烟冒出,夹杂着震耳欲袭的炮声,眼瞅着一团黑色的铁球快速飞向远方。远处地上腾起一股烟尘,炮弹离目标不远处跌落下来。

一行人赶紧随着赵昺跑向炮弹的落地点,看见炮弹把地表的草皮完全掀起一大块,砸出一个大大的深坑,然后又滑出一条深深的沟槽,离落弹点有十几丈的地方停下来。

大家看见火炮打击的效果,一个个目瞪口呆,都在想着,这么大威力的炮弹,如果砸在人身上,不知会是什么结果。

赵昺看看炮弹的落点,离目标才不到两米,心中虽有遗憾,但也为火炮的试制成功而高兴。他回过头去问宫勇:“这炮弹的落点距发射点有多远?”

宫勇回过头看了一下发射点说道:“从这里到火炮的距离略微不到二里路远。如果只是远射,最远可以打到四里多的路程。今天只是按陛下的要求试射一下准确度。”

赵昺心里没说什么,各位大臣嘴一下张开了好大。二里路就能射这么准,远得可以射到四里远处,这利器也太有点不可思议了吧?

赵昺一边领着众人往回走,一边拉过孙照问道:“现在,这炮试制出几门,一个月能造出几门来?”

孙照早以胸中有数:“回陛下,现在象这样的炮已造出十几门了,除了两门炮有问题回炉处理外,别的经过试射,都没有问题。如果陛下的原料能供应充足,工匠们加班加点,一月能造出二十门吧。只是我们人手不够,料也不多。”

赵昺一听,马上对着宫勇说道:“宫所长,你马上想法多增人手。上次杜浒带回的工匠,你优先挑选人员,加强火炮研发和制造。对了,这火炮研发也要独立出来,和枪械科成为并行的两大重要部门。孙照,你现在就是火炮科的科长。明天朕派一百军士过来,作为火炮科和枪械科的保卫人员。记住,火炮是大宋打败元军的重要利器之一,一定要做好保密工作。一切有关火炮研发的机密都不得外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