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重生之南宋雄起
4113600000059

第59章 东赢使者

别人放假了,赵昺可不能自己给自己放假。他还得召重要大臣进宫接待东赢使者。这次随着刘师勇回来的,除了那个东赢使者外,琉球国王也派了个使者跟随而来。

东赢从隋唐时就自改为日本了,只是有些中国文人习惯于叫他们东赢、扶桑之类的名称。此次日本派来的使者叫北条乙男,本就是北条时宗的家臣。

赵昺对日本这段历史并不清楚,他也是通过几次和北条乙男的接触,侧面打听到的。这个北条乙男的汉语说的相当流利,这也是当时日本上层阶级的一种时髦。而赵昺做为特种兵出身,因为需要,也会点日语。这两个人交谈起来,反而不存在沟通的问题。

这个时候,正是镰仓幕府统治的时代。当时的实际上的执政者是北条时宗,今年已经二十八岁了。而天皇龟山在第一次日本抗击蒙元侵略后,在镰仓幕府的的支持下,龟山天皇让位于皇子世仁亲王,开始院政。世仁亲王也就是后宇多天皇。不过,天皇只是一种象征,其实就是幕府的傀儡。

镰仓幕府的阶级基础是御家人制度。所谓“御家人”就是与源赖朝有主从关系的地方上的土豪、武士。平氏时代,武士们在各自的土地上已经具有了开发领主、地主、名主三重身份。为了维持自己在庄园内的地位,他们将所领寄进于中央贵族名下,并从寄进的庄园领家那里获得管理原属自己所领的实权。赖朝起兵后,支持赖朝的武士成为了赖朝的御家人,被授予守护、地头职。

说白了,幕府有自己的一套班子,不受天皇的管辖,据有独立政府机构。

镰仓时代日本同宋朝一直保持了睦邻友好关系,进行了正常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直到蒙元开始大规模向江南用兵后,这种关系才因战争而中断。

不过,对于北条时宗,赵昺还是很好奇的。此人的命运也很有传奇色彩,主要体现在蒙元两次对日东征。

蒙古人对日本的进攻起因于日本不肯臣服于蒙古帝国。忽必烈多次派使者赴日本要求日本称臣纳贡,高丽国王也致书日本人要求他们向蒙古人屈服,但每次日本人都轻蔑地拒绝了忽必烈的要求。日本远距海外,眼里的大国只有大宋,听也没听说过元朝这么个国家,谁还认这样的蛮夷之族,而且还要臣服,只能杀了使者再说。面对这样的冒犯,君临天下的蒙古大汗当然不能容忍,于是武装攻日遂不可避免。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次进攻日本时,南宋尚未灭亡,忽必烈仅控制了北方中国,当时元帝国正集结重兵准备南征,用以进攻日本的军队并不多,汉人也不是此次侵日的主力。

忽必烈执意要控制日本,除了显示大可汗的权威外,还有许多更实际的考虑。蒙古大汗虽富甲四海,可因为蒙古贵族对奢侈品的旺盛需求,再加上蒙古人拙于理财,蒙古帝国的财政时常捉襟见肘。忽必烈之前的两位大可汗贵由和蒙哥都以挥霍无度著称,他们购买奢侈品主要以贵金属支付,对部分拖欠的债务甚至以未来的战利品做抵押。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为争夺汗位激战四年,这场蒙古人之间的内战无利可言,自然使蒙古帝国的财政状况进一步恶化。而日本在过去数百年来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银产地和出口国,这个富裕的岛国在急需硬通货的蒙古贵族眼里无疑是块肥肉。

于是便有了公元1274年的第一东征日本“文永之役”,当时进攻日本的远征军共两万五千人,残烈的战斗进行了二十多天,却因为一场暴风雨,失败而归。而这场战役就是北条时宗一手主导的。那时的他年轻气盛,虽也慌乱,却侥幸取胜。

当蒙古人在江南节节胜利,一举俘获了南宋的皇帝恭宗,谢太后也投降了,其实南宋名义上已经灭亡。再后来,又有了崖山海战,日本听到的消息也不确定,可突然又听到了南边的琉球国来了宋军的军队,到底是宋朝灭亡了?还是仍然与蒙元在作战。于是,北条就派了使者过来探个究竟。如果宋朝还在抗元,那就与宋结为同盟,怕蒙古人还要再次侵入日本,那时也好有个后应。这样,北条乙男就先坐船到了琉球国,然后跟着刘师勇又来到了海南岛。

赵昺还从北条乙男的口中得知,北条时宗皈依、笃信禅宗,受教于父亲北条时赖的朋友兰溪道隆(宋人,临济宗)及兀庵普宁(宋人,临济宗)、大休正念(宋人,临济宗)等禅宗大师。兰溪道隆去世后,又在1279年向中国派遣使者邀请了无学祖元(宋人,临济宗)大师赴日。此人还支持过律宗忍性的慈善活动。1282年,建圆觉寺,形成武士热心参禅风气。

祖元大师为镰仓圆觉寺(镰仓市山之内)的开山祖师。北条时宗将圆觉寺作为关东祈祷所,并将尾张国富田庄捐赠给了圆觉寺。北条时宗很听祖元大师的话,有什么政治上的事务,常去找北元大师商量。而北元大师不忘自己是宋朝人,常怀思国之心。赵昺认为这一点是以后自己可以利用的地方,或许通过祖元大师,谋取日本的佐渡岛相对要容易得多了。

如果赵昺知道北条时宗1284年出家,出家之日就去世了,不知他现在如何感想。

北条乙男怀揣着打探宋朝的使命,一路上都细细观察刘师勇的舰队,还为东海舰队的装备惊叹不已。但他可不知东海舰队的战斗力如何,刘师勇也没有义务告诉他。刘师勇灭海匪,截高丽、蒙元的商船,那都是偷偷玩的游戏,生怕别人知道,过早暴露了宋朝的军力,对这么一个外人,就更是一声也不吭了。

所以,北条乙男刚来到海南岛,赵昺也不限制他的自由。在他这段时间的观察下,才发现,所谓的大宋早已不是传说中的大宋了,现在只偏居一隅,独占个孤岛,实力大不如从前,早被蒙古人赶到海里去了。而日本却打败了入侵的蒙古人,保卫住了自己的国家。于是,他开始改变自己的态度,对着陪伴自己的宋朝官员,鼻子自然朝向了蓝天。

虽说,这几日被赵昺的一系列“重大事件”搞得他晕头晕脑的,也看到了海南岛的富强,但他看着赵昺这个小皇帝,总觉得这个国家算是没落了。

因此,当赵昺正式招他入宫商谈两国国是时,口气已变得有点不恭敬了,而且在朝堂上也不说汉语,反而满嘴的日本话,搞得他自带的那个翻译一愣一愣的,还没有从这几天的清闲中缓过劲来。

各大臣看着着北条乙男的嘴脸,满膛的怒气,只是出于秧秧大国的优良传统与礼节,没有当堂发怒而已。但赵昺却一点也没显出生气的样子,反正这是送来的一盘菜,就看你如何的吃法。赵昺算是吃定他了,何必要和这样的人生气?

赵昺先追述了两国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的传统友谊,然后又讲了现今宋日两国的文化和商业往来,最后又展望了两国的各方面合作发展的前景,总之,都是外交辞令。虽说赵昺在这方面不精通,可后世看电视新闻看多了,那上面的套话听也听会了,说这么几句,还是觉得难度不大。

赵昺的话,听得下面的大臣都觉得新奇,这种说辞可是历朝历代也没有如此的表述过。看来这人呀,脑子一进水,就变得不可思议了。

等套话都说完了,言归正传。赵昺先从两国的合作入手,讲述了第一次日本抗击蒙元的英勇无畏,再讲北条时宗运筹帷幄之中的大智大勇,接着又谈可能的第二次蒙古人入侵日本:“朕断言,明年的五月份,蒙元就会第二次东征日本,最晚战事不会晚于六月。”

这样的话更是让众大臣和北条乙男吃惊不已,难道这个小皇帝真能未卜先知?

“陛下危言耸闻了吧?陛下怎么能如此确定蒙元必会二征我日本国?”北条乙男放下心中的疑惑,还是问了一句。

“这事是早晚的事,对吧?”赵昺压低声音说道:“蒙元在高丽和大宋本地沿岸多地大造战船,不就是为了东征吗?再说了,以忽必烈的性格,上次东征失败而归,扫了他的面子。蒙古人征战大半个世界,无往而不胜,偏偏在你这里失败了,这能让他的面子上好看吗?况且,他几次三番地派使者劝降你国,你国不但不听从,还斩杀使者。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日本国已违反了这一规定,忽必烈能放过日本?”

赵昺喝了一口茶润润嗓子,接着说道:“况且蒙古人的本性就是侵略掠夺,而他东征的一个很大原因,就是要获取日本的黄金白银,来满足王公贵族的奢侈生活,缓和国内的经济问题。怀璧其罪呀。”

“可是,我国已打败了入侵的蒙元,他们不是不知道攻打日本的困难。”北条乙男虽同意赵昺的分析,但还是分辩道。

赵昺深深看了一眼北条乙男:“你们打败了蒙元,不如说是台风打败了蒙元。你不会认为下次你们日本还有这样的机遇吧?再说了,蒙古人大量造船,你们不会一点消息也听不到吧?要不,北条时宗干嘛领着那许多的人加强防守,大建石墙?”

说到这里,赵昺又加重了语气,给北条忐忑的心再加点份量:“实话告诉你吧,如果不是两次海南岛保卫战毁去了元军的一部分战船,我大宋牵制了一部分元军,说不定今年他们就会派兵攻打你国了。”

北条一听赵昺的话,连自己国内大建石墙以防蒙古人二次时攻这事都知道了,果然如大宋朝的人传言的,这个小皇帝自“脑子进水”,真的变得聪慧无比了。他小心的试探性问了一句:“如陛下所言,我日本国如何做才好?”

赵昺一看,你终于上勾了:“也好办,只有你我两国联手,共同抗元,才能让蒙元再不敢打你国的主意。”

说完,赵昺回过头来:“小杜子,拿地图过来。”

小杜子早就等候着,一听赵昺招呼,立马就捧着地图上前,就在北条乙男的面前展开了一幅地图。原来是一幅日本地理地图,那地图画的精细,比日本自己画得还完美。

赵昺一边看着地图,一边故作沉思状,嘴里还念念有词:“蒙古人第一次攻打日本就是从高丽出发,占领对马海峡后再进攻日本。朕想来想去,这第二次进玫,如说路远近,还得从高丽出发进攻。”

然后他又手在对马海峡之间故意划来划去:“最好的截断地点就应该是这济州岛。只不过高丽虽现与我大宋为敌,但他曾是我大宋藩属国,取之不义呀,取之不义。那么,还有哪里呢?”

他的手指又划向了日本海和日本本州西部:“你看,北条先生,这个佐渡岛,岛小人少,你们现在住在上面的人也不应该多吧?你可以回去和北条时宗和你们的天皇商量一下,把这个小岛割让给我们,我们在上面驻守一支强军,选派一批战舰。如果蒙古人还从高丽出发攻打你国,我大宋军队可以绕其背后袭击,咱们两家两头夹击,必能使蒙古人葬身海中。”

北条乙男一听,就这么个办法呀:“那不行,佐渡虽小,也是我国领土,哪里能随便割让他人?”

赵昺微笑着看看北条乙男:“如果不同意割让也行,我们可以花钱买下这个小岛。反正这也不过是个荒岛。我军驻守后,只能对日本的国防有好处,对我朝来说,还得格外花费许多的金银,并不合算。如果不能购买,你们出租给我朝也行。”

北条乙男和下面的大臣都想不通,就这么一个荒岛,赵昺却想着占了,不知有什么好处?难道是银子真的多了没处花?

当然赵昺不会告诉他们,这个佐渡岛到十七世纪初才被发现有金矿。那上面的金山可是开采了有三百年的历史呀。

所以,他只是从战略上忽悠北条乙男:“其实,我这样考虑也不仅仅是为了帮助日本防守,能限制住一部分元军,对我大宋的防守和反攻大陆也是有极大的帮助,所以,咱两家都不吃亏。”

关于国土的事,北条乙男可不敢轻易答应,这事他还得回去和上面商量一下才行。

赵昺也没有想过今天就拿下佐渡岛。他现在还没有这个精力和能力占据那么的一个小岛,只能等到明年东海舰队或黄海舰队成立后,才有精力占领它。反正那上面的金子也不会自己跑丢了。

而且他这次也就是想让北条乙男回去捎个话,说明自己有这个想法。然后再给北条乙男加点猛料,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把这个小岛划拉到自己的怀里。这猛药就是带着去观看一下攻打泉州的战役,让他深深感受一下大宋的坚船利炮是如何打败敌人的。以此来展现自己的肌肉,用大宋的军事威力来说话,为将来占领佐渡岛铺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