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经方合方辨治疑难杂病
41245800000014

第14章 《伤寒杂病论》方(13)

杨某,女,55岁。有多年口腔疱疹病史,且反复发作,服用抗病毒类西药,以及肌内注射免疫球蛋白等,均未能取得预期治疗效果,近因口腔疱疹加重前来诊治。刻诊:口腔黏膜溃烂,水疱呈簇状,喜饮热水,食凉痛甚,口淡不渴,手足不温,心胸烦热,舌暗红边夹瘀,苔薄白,脉沉涩。辨为寒凝瘀阻证,治当温补阳气、化瘀止痛。给予茯苓四逆汤与失笑散合方加味:茯苓12g,红参3g,生川乌5g,生草乌5g,炙甘草6g,干姜5g,五灵脂10g,蒲黄10g,当归15g,黄连6g。6剂,水煎服(每剂第一次煎时,将药煮沸腾后改小火煎50分钟,第二、第三次煎约20分钟),每日1剂,每日3服。二诊:口腔疱疹好转,以前方6剂。三诊:口腔疱疹痊愈,以前方6剂。四诊:为了巩固疗效,以前方12剂。随访1年,一切尚好。

【用方提示】根据喜饮热水、口淡不渴、手足不温辨为寒,再根据舌暗红边夹瘀、苔薄白、脉沉涩辨为寒瘀,因心胸烦热辨为夹有郁热,以此辨为寒凝瘀阻证。方以茯苓四逆汤温阳散寒;以失笑散活血化瘀;加当归活血补血,黄连兼清郁热。方药相互为用,以奏其效。

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包括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导读】根据呼吸衰竭的病变证机是心肺阳衰,治以茯苓四逆汤温阳救逆;又因阳衰不能收敛,故与生脉散合方治之。提示辨治呼吸衰竭既要回阳又要顾阴,以此才能取得最佳治疗效果。

夏某,女,69岁。有20余年支气管哮喘病史,又有4年多肺间质纤维化,近半年咳喘加重,经检查又有慢性呼吸衰竭,数经中西药治疗,均未能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故专程邀余诊治。刻诊:咳嗽,气喘,呼吸微弱,四肢厥冷,神疲倦怠,面色晦暗,烦躁,舌暗淡,苔薄白略腻,脉沉弱。辨为心肺阳衰证,治当温壮阳气、回阳救逆。给予茯苓四逆汤与生脉散合方:茯苓12g,生川乌5g,生草乌5g,炙甘草6g,干姜5g,红参10g,麦门冬6g,五味子12g,蛤蚧1对,黄芪18g。6剂,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3服。二诊:咳喘减轻,手足转温,以前方6剂。三诊:诸症均有明显好转,又以前方6剂。四诊: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改用小青龙汤、海蛤汤与生脉散(麻黄10g,桂枝10g,细辛10g,白芍10g,姜半夏12g,五味子12g,干姜10g,海马10g,蛤蚧1对,红参6g,麦门冬6g)治疗40剂。之后,将小青龙汤、海蛤汤与生脉散变汤剂为丸剂,每次6g,每日3服,以巩固治疗效果。

【用方提示】根据咳喘、呼吸微弱辨为心肺气虚、浊气上逆,再根据四肢厥冷、神疲倦怠、脉沉弱辨为阳气虚衰,因舌暗淡、苔薄白辨为阴寒内盛,以此辨为心肺阳衰证。方以茯苓四逆汤温壮阳气、散寒救逆;以生脉散益心气、固心阴,兼防辛散药伤气。之后,改用小青龙汤等,以治病求本。

室性期前收缩

室性期前收缩是由希氏束分支以下异位起搏点提前产生的心室激动。

【导读】根据室性期前收缩的病变证机是心肾阳气虚弱,治以茯苓四逆汤温阳益气;又因病变证机有心肾不交,故与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方治之。

康某,男,61岁。2009年2月21日初诊。有多年室性期前收缩病史,经常心悸,头重脚轻,曾多次服用中西药,但未能取得预期治疗效果,近因心悸胸闷加重前来诊治。刻诊:心悸,头重脚轻,胸闷,耳鸣,腰酸,烦躁,口淡不渴,舌质淡,苔白腻,脉虚弱。辨为心肾阳虚证,治当补益心肾、温阳化气。给予茯苓四逆汤与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方:茯苓10g,红参10g,生川乌6g,生草乌6g,炙甘草15g,干姜12g,桂枝12g,牡蛎18g,龙骨18g。6剂,先以水浸泡草药约30分钟,然后以大火煎药至沸腾,再以小火煎50分钟,每日1剂,每日3服。二诊:心悸减轻,头重脚轻止,复以前方6剂。三诊:诸症悉除,以前方6剂。随访半年,一切正常。

【用方提示】根据心悸、胸闷辨为心气虚,再根据耳鸣、腰酸辨为肾气虚,因口淡不渴、舌质淡、苔白腻辨为虚寒,以此辨为心肾阳虚证。方以茯苓四逆汤温补心肾、宁心安神;以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温阳益气、重镇安神。方药相互为用,以奏其效。

扩张型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原发性心肌病,伴有心室收缩功能减退,伴或不伴充血性心力衰竭。

【导读】根据扩张型心肌病的病变证机是阳虚,治以茯苓四逆汤温阳益气;又因病变证机有痰湿,故与茯苓泽泻汤合方治之。

徐某,女,42岁。1年前出现气急,呼吸困难,胸痛胸闷,下肢水肿,经检查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在当地某市级医院住院治疗半月余,又转到某省级医院住院治疗40余日,病情仍未明显好转,后经人介绍特来诊治。刻诊:气急,倦怠乏力,呼吸困难,胸闷,颜面及下肢水肿,手足冰冷,遇凉加重,舌质淡,苔白厚腻,脉沉虚弱。辨为阳虚痰湿、水气浸淫证,治当温补阳气、温化痰湿。给予茯苓四逆汤与茯苓泽泻汤合方加味:茯苓24g,人参3g,生川乌6g,生草乌6g,炙甘草6g,干姜5g,泽泻12g,桂枝6g,白术9g,生姜12g,薤白24g,枳实10g。6剂,水煎服(每剂第一次小火煎50分钟,第二次小火煎25分钟,合并两次药液),每日1剂,每日3服。二诊:气急,呼吸困难减轻,以前方6剂。三诊:手足冰凉好转,以前方6剂。四诊:颜面及下肢水肿减轻,以前方6剂。五诊:诸症得到有效控制,又以前方治疗80余剂,诸症悉除。之后,为了巩固疗效,以前方变汤剂为散剂,每次3g,每日3服,每周服6日,长期服用。随访3年,病情稳定,未有明显不适。

【用方提示】根据手足冰冷、遇凉加重、苔白厚腻辨为寒痰,又根据气急、倦怠乏力辨为气虚;因颜面及下肢水肿辨为水气浸淫,以此辨为阳虚痰湿、水气浸淫证。方以茯苓四逆汤温阳散寒、宁心利水;以茯苓泽泻汤渗利水湿、消退水肿;加薤白行气宽胸通阳,枳实行气解郁降浊。方药相互为用,以奏其效。

应激障碍疾病

应激障碍疾病是以心理因素引起的异常心理反应,导致精神障碍的一种疾病。根据临床表现分急性应激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

【导读】根据应激障碍疾病的病变证机是寒凝致心神不安,治以茯苓四逆汤与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方;又因病变证机有痰阻,故又与二陈汤合方治之。

洪某,女,45岁。6年前因精神受到强烈刺激而患病,之后在某精神病医院诊断为应激障碍疾病,从此多次服用中西药,但症状表现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近因病情加重前来诊治。刻诊:噩梦频繁,梦中惊醒,反复出现创伤性梦境,头沉,肢体困重,错觉,幻觉,抑郁,手足不温,口淡口腻,舌质淡,苔白厚腻,脉沉滑。辨为寒痰侵扰证,治当温补阳气、醒脾化痰。给予茯苓四逆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与二陈汤合方加味:茯苓12g,人参3g,生附子5g,炙甘草6g,干姜5g,桂枝6g,牡蛎12g,龙骨12g,姜半夏15g,陈皮15g,远志15g,石菖蒲15g,生姜18g,乌梅2g。6剂,每剂水煎50分钟,温服,每日1剂,每日3服。二诊:噩梦略有减少,错觉明显好转,以前方6剂。三诊:手足转温,头沉减轻,以前方6剂。四诊:心情抑郁好转,以前方6剂。五诊:诸症基本得到控制。之后,以前方因症状变化而加减用药治疗90余剂,诸症悉除。为了巩固疗效,以前方变汤剂为丸剂,每次6g,每日3服,断断续续治疗约1年。随访1年,一切尚好。

【用方提示】根据手足不温、舌质淡辨为寒,再根据头沉、口腻、苔厚腻、脉沉滑辨为痰,因噩梦频繁、梦中惊醒辨为痰阻心窍,以此辨为寒痰侵扰证。方以茯苓四逆汤温阳散寒、益气安神;以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温阳益气、重镇潜阳安神;以二陈汤醒脾燥湿化痰;加远志、石菖蒲开窍化痰安神。方药相互为用,以奏其效。

肾衰竭

肾衰竭是指多种原因引起肾功能下降和代谢紊乱所产生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根据肾衰竭发病情况又分为急性肾衰竭和慢性肾衰竭:急性肾衰竭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功能在较短时间内(几小时至几周)突然下降而出现氮质废物滞留和尿量减少的临床综合征;而慢性肾衰竭是以肾功能持久性减退,代谢产物滞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引起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临床综合征。

【导读】根据肾衰竭的病变证机是阳虚气虚,治以茯苓四逆汤;又因病变证机有湿浊,故与苓桂术甘汤与泽泻汤合方治之。

叶某,女,67岁。有20余年肾小球肾炎病史,3年前病情加重,服用中西药且症状改善不明显,在1年前又出现肾衰竭,近因病情加重前来诊治。刻诊:腰酸腰痛,心悸,胸痛,憋气,呼吸困难,头晕目眩,嗜卧,下肢水肿,口淡,倦怠乏力,舌质淡,苔白腻,脉沉弱。辨为心肾气虚寒证,治当温补心肾、通阳散寒。给予茯苓四逆汤、苓桂术甘汤与泽泻汤合方加味:茯苓12g,人参3g,生附子5g,炙甘草6g,干姜5g,桂枝9g,白术6g,泽泻15g,黄芪18g,山药24g,蛤蚧1对,沉香3g。6剂,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3服。二诊:心悸好转,以前方6剂。三诊:仍然腰酸腰痛,以前方加杜仲15g,牛膝24g,续断15g,6剂。四诊:腰酸腰痛减轻,以前方6剂。五诊:下肢水肿好转,以前方6剂。六诊:呼吸困难基本解除,以前方去蛤蚧,6剂。之后,以前方治疗20余剂,病情稳定,以前方变汤剂为丸剂,每次6g,每日3服,继续巩固治疗。随访1年,一切尚好。

【用方提示】根据腰酸腰痛辨为肾虚,再根据心悸、胸痛、倦怠乏力、头晕目眩辨为气虚,又因下肢水肿辨为水气浸淫,更因舌质淡、苔薄白辨为寒,以此辨为心肾气虚寒证。方以茯苓四逆汤温壮心肾、宁心利水;以苓桂术甘汤健脾益气、温阳制水;以泽泻汤利水消肿;加黄芪、山药补益心肾,蛤蚧、沉香摄纳心肾、固守元气。方药相互为用,以奏其效。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低甲状腺激素血症或甲状腺激素抵抗而引起的全身性低代谢综合征。根据病变特征分为原发性、中枢性和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

【导读】根据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病变证机是阳虚,治以茯苓四逆汤温阳益气;又因病变证机有瘀血,故与生化汤合方;更因病变证机有痰湿,故又与二陈汤合方治之。

何某,男,41岁。在4年前出现皮肤干燥发凉,手足不温,肌肉进行性萎缩,经检查诊断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多次服用中西药,可症状改善不明显,近因病症加重前来诊治。刻诊:心悸,腰酸,因劳累加重,肌肉疼痛如针刺,嚼肌、胸锁乳头肌、股四头肌和手部肌肉进行性萎缩,易疲劳,手足厥冷,嗜睡,皮肤干燥发凉,粗糙脱屑,眼睑和手皮肤水肿,倦怠乏力,肢体困重,舌质暗淡瘀紫,苔白厚腻,脉沉涩。辨为心肾阳虚、寒瘀痰湿证,治当温补心肾、温阳化瘀、燥湿化痰。给予茯苓四逆汤、生化汤与二陈汤合方加味:茯苓12g,人参3g,生附子5g,炙甘草6g,干姜5g,当归24g,川芎10g,桃仁3g,半夏15g,陈皮15g,生姜18g,乌梅2g,乳香10g,没药10g。6剂,水煎服,每剂药第一次煎50分钟,第二次煎25分钟,合并两次药液,每日1剂,每日3服。二诊:肌肉疼痛略有减轻,以前方6剂。三诊:心悸减轻,腰酸好转,疼痛基本解除,以前方减乳香为5g,没药为5g,6剂。四诊:手足厥冷转温,以前方6剂。五诊:诸症均有好转,以前方6剂。六诊:病情稳定,以前方治疗6剂。之后,以前方因病症变化并酌情加减用药70余剂,诸症得到有效控制。为了巩固疗效,以前方变汤剂为散剂,每次6g,每日3服,治疗6个月,诸症悉除。随访1年,一切尚好。

【用方提示】根据心悸、腰酸、手足厥冷辨为心肾阳虚,再根据易疲劳、倦怠乏力、因劳累加重辨为气虚,因疼痛如针刺辨为瘀血,又因肢体困重、苔白厚腻辨为寒痰,以此辨为心肾阳虚、寒瘀痰湿证。方以茯苓四逆汤温补心肾、通阳散寒;生化汤活血化瘀;二陈汤燥湿化痰;加乳香、没药活血行气止痛。方药相互为用,以奏其效。

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结节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属于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而分化型甲状腺癌则属于恶性肿瘤。

【导读】根据甲状腺结节的病变证机是阳虚,治以茯苓四逆汤温阳益气;又因病变证机有气郁,故与四逆散合方;更因病变证机有瘀血,故又与蛭虻归草汤合方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