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共产党执政问题简论
4214500000007

第7章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2)

在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上:应当看到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邓小平理论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还将在实践中继续下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便在邓小平探索的基础上开始了进一步的探索并取得了重大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走向共产主义的基本途径。从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看,都曾程度不同地出现过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错误。在深入总结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基础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全党同志既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信念,以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鞭策自己,更要脚踏实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地做好现阶段的每一项工作;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目标任务的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要努力实现“三个文明”全面发展、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的论述等等,把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进一步阐明了检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标准原则问题。这就是看我们所采取的措施、所做的工作是不是符合“三个代表”的要求,符合的就毫不动摇地坚持,不完全符合的就积极调整补充,不符合的就勇于实事求是地纠正,从而充分体现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时代精神,以利于我们的改革和建设不断向前迈进。

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围绕生产力、文化、人民群众的历史发展辩证法展开并建立了自己的科学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归结为社会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多种因素中的根本因素,指明了中国共产党必须把发展先进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把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视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指明了中国共产党必须把发展先进文化放在重要位置;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指明了中国共产党必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动因。因此,只要中国共产党始终做到“三个代表”,党的执政能力就会大大增强,党就能以自己的执政来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认真学习、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统一的科学体系,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是这一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一个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同时,它又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是对马克思主义一系列原理的创造性继承和运用。因此,要学习好、贯彻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与深入学习领会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密切结合起来。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要始终坚持与时俱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身就是坚持与时俱进的丰硕理论成果。这一成果的内在品性,决定了我们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必须同样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才能搞清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与时俱进的,是重大的理论创新,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才能把自己的思想从故步自封、僵化保守等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思想枷锁中解放出来,才能创造性地运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目的在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科学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证明,每一次重大的理论飞跃,总是带来革命或建设的崭新面貌。列宁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带来了十月革命的胜利;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带来一个社会主义的新中国;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带来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光明前景。因为理论是行动的指南,也因为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面对新世纪新阶段新任务,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目的就是使中国共产党更好地领导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因此,必须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之中,开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广阔道路。

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正确的思想路线是制定和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基础。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思想路线。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十二个大字中蕴含着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艰辛探索,也饱含着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成功经验。

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党的思想路线的突出贡献在于把党的思想路线确立为实事求是,并明确了实事求是的基本含义。毛泽东指出:实事求是中的“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因此,实事求是就是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找出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是要求全党必须从中国革命的全部“实事”及其固有的联系中,从“实事”内部的不断发展变化中,去探求和把握中国革命的内在规律性。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是党的思想路线,也是党多年来执政的思想方法。“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党的思想路线强调物质第一性的马列主义基本原则。不从实际出发,就容易犯主观主义的错误。关于理论联系实际,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必须使各级党的领导骨干都懂得,理论和实践这样密切地相结合,是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就要坚持做到“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反对“唯上”、“唯书”,反对“自以为是”,强调理论必须与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党的思想路线强调理论对实践的依赖作用,用最精确的话讲就是与时俱进。坚持这一点,就要把一切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放到实实在在的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中去检验,促进社会发展的就是正确的,阻碍社会发展的就是不正确或有待完善的。对于改革、发展和稳定方面的有关实践活动,实验的成效如何,要以人民群众的满意与否为第一标准,以人民的态度为第一信号。在实践中发展真理,对经过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先进的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就要规范下来,使之不断完善,以丰富人类的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宝库,并使其指导当今的社会实践活动,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

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党的思想路线的突出贡献在于把党的思想路线发展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邓小平针对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党因思想僵化而导致的“左”倾错误,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邓小平指出:所谓解放思想,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所谓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邓小平还指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本含义及其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他指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可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本质上说是密不可分的。没有实事求是的解放思想会变成胡思乱想,没有解放思想的实事求是会变成因循守旧。

我们应该始终注意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统一起来。一方面,要坚持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因为“实事”总是处于不断地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之中,实事求是中的“是”也必然随实事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如果我们的思想不是随着实事的变化发展而得到解放,总是墨守成规,总在已有的或旧有的框框里循规蹈矩,就会对新情况、新问题或者视而不见、不闻不问,或者当成异端、大批特反,这都不可能“求”到新情况、新问题。这些“实事”的“是”,即就不可能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去深刻地研究事物内在的、必然的本质和规律,那么,社会就只能陷于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停滞甚至衰败的状态。从这个角度来看,思想越是解放,就越能够做到实事求是。另一方面,要坚持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相对于实践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往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它总是表现为一定的思维定势。所以不能从已有的思维观念出发,不能思想僵化、固守成见、沉迷于本本和教条之中,而应该从不断变化的“实事”出发,以“求”到其中之“是”为目的。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党的思想路线的突出贡献在于把党的思想路线进一步发展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与时俱进”源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词义上看,“与时俱进”出自《易经》的“与时消息”或“与时偕行”,其基本含义是人的行动随着时、世的推移而“消息”、运行。与时俱进的“时”,就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时代和实践,就是世情、国情、党情和民情,就是实事和时机;与时俱进的“进”,就是奋进、进取、前进、推进,这反映出人们对待时代和实践的根本态度。民心是最大的“时”,也是最大的“进”。它要求我们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与时俱进,就是要始终保持执政党在重大问题上的先进性,即党在对国家和社会所起到的整合、凝聚、引导方面保持先进性,在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制定落实上保持先进性,在党与历史发展规律、时代发展方向、国民命运关系方面保持紧密的吻合性。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不同条件,事物的发展属性和特点都会有所不同。人们要正确地认识事物,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就必须根据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坚持与时俱进。进入新世纪,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这种形势要求我们从理论到实践都要与时俱进,而不能停留在已有的水平上。江泽民同志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的不断发展,把与时俱进提到了党的思想路线的高度,把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升到了新的水平。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也指出: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按照这一要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必须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呈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就必须以创新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去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使党的各项工作建立在对规律性的把握上;就必须始终把着重点放在开拓创新上,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使党的事业发展富于创造性。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使人们的主观认识更好地符合客观实际。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才能站在时代前列引领时代潮流,才会有深远的历史眼光和宽阔的世界视野,才会有思想的真正解放,才会在实际工作中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因此,与时俱进既是一种精神状态,又是一个实践要求。

在党的思想路线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既各有特定的内涵,互相之间又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因此,贯彻党的思想路线,必须紧紧抓住实事求是这个核心。实事求是一词,古已有之。然而毛泽东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从哲学的高度对这一成语作了创新性的改造,赋予其科学的内涵,并把其高度概括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之所以成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一是因为实事求是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的、实践的、发展的观点。二是因为实事求是既包含着解放思想的内涵,又包含着与时俱进的要求;解放思想和与时俱进,目的都是为了实事求是。三是因为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推动事物健康发展。过去我们进行革命和建设所取得的一切胜利,靠的是实事求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靠的也是实事求是;在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仍然要靠实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