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共产党执政问题简论
4214500000009

第9章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首要和根本的是确立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回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的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强调,要“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这个总体目标,既与以往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党的建设目标相衔接,又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一、改革开放以来。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执政党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坚持不懈地进行着探索和实践

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上明确提出,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根据这一思想,党的十三大、十四大都明确了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强核心这一目标。十四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及其总目标,十五大把这一总目标进一步确定为: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十六大明确提出,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保证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上这些关于党的建设的总目标,都是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从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从中国共产党肩负的历史任务这样的视角确定的。

二、“四个成为”的总体目标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关于“四个成为”的总体目标,则是着重从中国共产党执政这个角度提出来的。展开来说,党要“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主要讲的是党的执政宗旨,回答的是为人民群众执政、靠人民群众执政的问题;党要“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主要讲的是党的执政方式,回答的是怎样执政的问题;党要“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主要讲的是党的执政作风,回答的是如何保持良好的执政形象的问题;归根到底党要“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主要讲的是执政能力建设的落脚点,回答的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怎样才算合格的问题。就是说,这“四个成为”的执政党建设的总目标,与中国共产党以往确定的党的建设总目标相统一,同时突出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必须具备的品格和素质。

三、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意识

执政是世界上任何政党都追求的目标。但为人民群众执政,不同的政党有不同的回答。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各族人民实现自己利益的工具,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正如《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所指出的:“党只有一心为公,立党才能立得牢;只有一心为民,执政才能执得好。”我们讲增强执政意识,根本的就是要增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意识。我们讲提高执政能力,根本的就是要提高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的能力。我们讲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根本的就是要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尤其需要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第一次鲜明地提出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并将此作为执政党建设的一个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科学执政,就是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理念、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民主执政,就是党要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依法执政,就是党要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领导人民制定法律,自觉带头遵守法律,采取措施保证法律的实施,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实践表明,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的重要保证,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基。

四、加强完善执政党的工作作风

执政党的作风,关系执政党的形象,关系执政地位的巩固。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精神,在新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要进一步为人民执好政,从作风上讲很重要的是做到四条:一是要求真务实,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力戒浮躁浮夸;二是要开拓创新,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建新机制、增长新本领,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三是要勤政高效,对党和国家的事业高度负责,坚持以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优质、高效地做好工作,切实履行职责,坚决反对敷衍塞责、奢侈浪费;四是要清正廉洁,坚持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严于律己,廉洁奉公,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坚决反对脱离群众、以权谋私,自觉同各种腐败现象作斗争。始终做到求真务实、勤政高效、清正廉洁,中国共产党执政就会永远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中国共产党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始终保持先进性,始终经得住各种风浪的考验,就必须始终做到“三个代表”。否则,党就会落后于时代,落后于世界进步潮流,落后于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就有丧失执政资格的危险。历史经验证明,始终做到“三个代表”很不容易,尤其是在党的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更为不易。中国共产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是要不断提高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的能力,在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实践中更好地做到“三个代表”。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的“四个成为”的总体目标,是一个全面反映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性质和纲领,全面反映时代要求的目标,是一个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博大胸怀、深远眼光和雄心壮志的目标。按照这个总体目标的要求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不断地完善自己、提高自己,中国共产党就一定能够更好地肩负起执政为民、执政兴国的历史使命。